10、什么是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全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哲学史上的巨大贡献。
(2)这一理论体系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专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1、概述唯物史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源泉。
(一)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准备了物质前提;无产阶级的成长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源泉
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体系;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自然科学的发现;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提出的阶级斗争史论。
1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本内涵)
1)、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活动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为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着辨证关系。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息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制度和机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社会形态: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人类现实的物质生活。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实践及其前提自然条件、生产
1
力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应,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结局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度。
13、唯物史观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
(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一方面,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历史的偶然性终究受到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也完全取决于历史的必然性。 (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喝阶段性:
连续性和阶段性: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特征。 (四)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作用:
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历史作用,同时,也积极评价杰出人物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和个人崇拜的思想。
28、西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代的史学特征、著名史学家及其史学贡献。
一、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史学
1)、荷马与《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它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腊史学。
2
2)、希罗多德与《历史》
被后人称为“史学之父”。《历史》又名《希波战争史》,被公认为十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
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详述其始末的历史叙述体)。 3)、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足以代表希腊古典史学的最高水平。《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采用历史叙述体,记述了延续了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构严谨,内容集中。 4)、波里比阿与《通史》
波里比阿,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大史学家。《通史》是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
波里比阿被誉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5)、李维与《罗马史》
李维,古代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及《罗马史》一书,是古代欧洲第一部时间跨度久远的通史著作。 6)、塔西佗及其著作
塔西佗,古代罗马历史学家。在史学史上他是以“道德史家”著称的。《历史》和《编年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二、中世纪的欧洲史学
1)、攸(you)西比乌斯及其成就
攸西比乌斯被称为是“教会史学之父”,他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攸西比乌斯的《编年史》起于公元前2015年,止于公元324年。 2)、比德及其贡献
比德被尊为“英国历史之父”,他用拉丁文完成巨著《英吉利教会史》。几年方法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基准。 3)、基督教史学的特征
a) 宗教史观为指导,宗教传说代替了信史实录。宗教内容支配着一切,而把世俗的历史摆
在从属的地位。
b) 合理的地方:它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并指出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是善与恶,上帝的信徒与魔鬼之间的斗争。 c) 基督教史学使用基督教纪年方法,也简化了纪年方法。
3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1)、马里雅维里(利)的史学观念
马里雅维里,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著有《佛罗伦萨史》和《论李维的<罗马史>前十卷书》,具有了某种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朦胧意识。 2)、罗伦佐·瓦拉及其求实精神
意大利史家罗伦佐·瓦拉是近代史料批评的开创者,瓦拉确立了一套科学的史料考据方法。 瓦拉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当属1440年发表的著名的《关于康士坦丁堡的赠与辨伪》。 3)、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特征: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家提出西方历史三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划分的新方法;史作大体类型:按编年顺序叙述的国别和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对古典作品的标注,古物研究与鉴赏,史学理论。
四、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
1)、伏尔泰及其著作
伏尔泰,法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政论家。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泰斗。也被称为“启蒙主义学大师”。他的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 2)、爱德华·吉本及其著作
《罗马帝国衰亡史》,凡七十一章,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至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理性主义思想,为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代表作。 3)、启蒙时代史学观念的特点:史学学科具有综合性,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理性主义态度日益强烈;积极的进化的历史观念;历史研究出现以古喻今,要求政治变革,用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29、论述西方十九世纪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史学思想、特点。
1)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是对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逆反,浪漫主义史家研究历史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浪漫主义史学的思想核心是历史主义。
浪漫主义史学在法国的主要代表是米什莱。他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浪漫主义历史学家”。 2)德国兰克学派
指19世纪上半叶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
4
主要思想:思想核心是客观主义——“据事直书” 研究方法是“史料高于一切”
兰克坚持历史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即历史的特殊性;兰克信宗教,不可避免的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
兰克学派研究历史的特点:
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
“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 3)实证主义史学
19世纪30至40年代兴起,到19世纪下半叶十分流行。代表人物主要有博克尔、泰恩等
实证主义的主要主张:提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并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建设历史学。 主张史学应研究常规现象,经过综合分析以发现规律;把统计学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生物学方法等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引入史学研究。 4)马克思主义史学
用唯物史观来解释历史运动的过程和中级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同时,运动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作了精辟的论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
A. 一唯物史观为指导 B. 实事求是,探索客观真理 C. 重视人类历史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
D. 力求详尽的占有资料,注意史料的原始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E. 历史研究的方法: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逆向考察法等多种史学和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
30、简述二十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
一、倡导新史学:
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历史人类学、全球史、历史哲学等都主张新方法、更新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不断扩大:
他们将工人运动史、独立战争史,内战史为研究重点。
5
三、历史学分支学科发展和跨学科史学方法的提倡:
二战后,出现一系列历史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史学、文化史学、人口史学、心理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20世纪也特别强调跨学科史学方法。 四、关注现实和历史研究问题意识的加强: 20世纪西方史学很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31、论述二十世纪西方重要史学流派的观念、方法及其影响。
1)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派”
鲁滨逊,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新史学》一书为其代表作。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几个特点:
a) 积极入世的态度。他们力主历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 b) 主张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充研究的方法 c) 既重视史料的搜集,又强调历史的解释 2)法国年鉴学派(重要)
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创建的学派。这些历史学家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
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公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年鉴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人文学科”的西方传统史学把历史归结为政治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的展现过程,认为普通人的状况才是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因素;反对把历史学限定在只能叙述以精英人物为中心的事件而不能探求法则的“人文学科”,强调历史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构”或“模式”的社会科学或“发展式的史学”;他们博采各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经济史、社会史、心态史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模式”和“结构”。
但是历史观的局限使他们既看不到那些“模式”和“结构”本来就是有他们刻意研究的那些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造成的,更看不到它们也是随着那些普通人的实际
6
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的。相反他们看到得只是“静止不动的历史”看不到变动的历史。
3)历史人类学
基于年鉴学派理论的新的历史思维,新的历史认识方法
从历史学的领域出发,研究和回答人类学提出的问题,历史学和人类学互相渗透、相互结合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历史人类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a) 着重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
b) 主要依据传统史学所忽略的档案、账目、原始记录、口述史料和考古发现
c) 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方法相互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既重视运用历史学的叙述和考证方
法,又采用了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 4)全球史
全球史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史学概念,也是一门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学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应。全球史在20世纪下半叶首先兴起于美国,然后扩展到世界各国。 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a) 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 b) 整体观。将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理解和考察。
c) 互动观。将研究对象置于互动网络集中体系中,从互动来理解历史,强调互动者互为主
体。
d) 反对欧洲(西方)中心论 e) 力求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5)环境史
什么是环境史?(重)
环境史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历史。环境史研究注重环境整体性和有机性。其研究内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a) 探讨自然生态的历史
b) 探讨社会经济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c) 探讨某一个国家的环境整治和环境政策的历史发展及演变,如资源保护运动的历史,环
境保护运动的历史等等
7
d) 研究人类的环境意识,即人类概述周围的世界及其自然资源的思想史。
环境史研究的特点:长时段视角;国际性视野;跨学科方法;问题式取向;新颖的立论 6)历史哲学
思辨的历史哲学(历史理论) 批判的历史哲学(史学理论)
a) 思辨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与汤因比 b) 批判的历史哲学家:克罗齐
c) 批判的历史哲学家:柯琳武德。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姐和哲学家,代表作有《史
学原理》、《历史的观念》等。他认为,除数学外,历史是人类求知的第二途径。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是过去思想的演进”历史是科学。 7)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1、后现代主义思潮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开始被一股思潮所缠绕,其代表人物是极具批判性的福柯和德里达等,他们的矛头直指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潮。
2、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
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的传统历史学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构成现代西方历史学的观念规律、客观、科学、理性,全被加以否定,而代之以解构、虚拟、知识考古学等等观念与话语。
3、如何认识后现代主义史学?
后现代主义史学对于现代史学的挑战以及对现代史学带来的影响应该说是很大的。不但明确的肯定了历史主观主义的存在,而且也对现代史学的主要基础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后现代主义史学对现代史学的冲击: a) 否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b) 否定了历史学的客观性可真实性; c) 否定了历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d) 否定了历史的主体——人的存在。 后现代史学的严重缺陷: a) 过分夸大了语言的作用;
b) 强调文本独立性、个体性,从而忽略了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关系; c) 根本否认或割断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