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师的敬爱之情,这节课我们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 板书:我心中的老师 二、自主实践

1、谁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为什么有教师节呢?

2、你最喜欢哪位老师,说一说你和他之间难忘的事。 3、阅读教科书第52—53页,说一说有什么感想?

4、个人制作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制作小礼物,送给我们心目中的老师。说明要求:第一,选择一位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里工作的其他人都可以。第二,网上选择图片、花边,注意构图,大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贺卡。第三,除了用电脑制作贺卡,自己动手制作也可以,想做其它礼物也可以,但一定是自己亲手做的。第四,在礼物上,写上一句话,应当是自己最想对这位老师说的。学生为老师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可以与学生交流并提出带有导向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教师注意指导合作分工。 三、合作交流 1.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礼物在网上进行交流。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若干,准备全班展示。 2.由同学们推荐的“最佳创意”作者介绍自己制作的礼物。 3.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们评价。

4.总结:同学们一件件精美的制作代表了你们一颗颗真诚的心。我想,老师们要是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5.想像一下,20年后我们的理想都已实现,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候,我们会对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说些什么呢?四、家庭作业把自己为老师制作的礼物拿给家人欣赏,讲一讲你和这位老师的故事。

四、家庭作业。把自己为老师制作的礼物拿给家人欣赏,讲一讲你和这位老师的故事。 教学反思:

三、生活中的你、我、他 主题一 我们生活在一起 课题一、邻里之间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课的内容。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58—59页。提问:书中乐乐和小文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邻居,还有他们邻里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实际上,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邻居,不知道与书本上介绍的是不是一样。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自己家的邻居吗? 在你和你的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在你居住的地方,邻里们互相来往吗?发生过什么样的联系?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邻居。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 3、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4、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1、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1、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邻里,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邻里间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些故事发表了很好的看法。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邻里之间,邻里之间相处得怎么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邻里之间应当怎样相处。” 2、小组讨论。

邻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在交流或交往中应当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3、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鼓励其它同学补充。鼓励和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彼此谦让等。 4、小组制作。

在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公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课题二、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属于公益类设施和公用设施,哪些属于个人或他人财产。

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从小要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 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邻里之间有哪些交往、邻里之间的交往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等问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61—62页。请大家边看边想,在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自由讨论。

(1)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2)人们(包括自己)有什么感受? (3)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4)问题得到了解决了吗?

学生自由发言,对课本第61—62页所表现的事情做出说明。

3、模拟表演。“人们的家居环境,还要靠自己来爱护。可是就像书上所呈现的,邻里之间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该怎样办?下面我们要开始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寻找爱护家居环境、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活动就是,模拟表演。” (1)选择情境。

(2)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表演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什么。 (3)各个小组表演给全班同学看。

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活动。

4、教师总结。表扬和鼓励学生,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书本第62页“我的看法”。 教学反思:主题二 为我们和生活服务的人

课题一、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教学目标:

1、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2、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的关系。 3、懂得感激从事各种职业的人。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1、大家都很喜欢猜谜语,对吧?请大家来猜猜看,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课件出示:农民、纺织工人、医生、交警、厨师等不同职业的人的图片,学生猜。) 2、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如果生活中没有他们,行吗? 3、师小结:对呀,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生活确实离不开他们。 二、介绍身边熟悉的人的职业。

过渡: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老师让大家回去调查,你们调查了吗?请把你们调查到的材料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三、学习小组交流调查材料,师巡视了解学生调查情况。(自己熟悉的人的职业、他们一天中做了哪些事。) 四、全班交流。(可请家长自己介绍)

五、师小结:我们身边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他们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 六、学习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过渡:老师让你们学习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去观察叔叔阿姨们是怎样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有收获吗?赶紧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七、各小组准备汇报材料。

八、以小组为单位详细汇报、展示调查情况。 九、学生表达愿望。

过渡:这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你们准备怎样赞扬他们,感谢他们呢? 十、各小组按自己的打算做准备。

十一、各组以不同方式感激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唱歌、诗朗诵、快板、作红花等。)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十二、拓展延伸: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二十年后,你们都长大了,走上了工作岗位,到那时侯你们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哪些服务呢?请大家回去以后写一写“二十年后的我”或用自画像的形式画下来。

课题二、人们的职业和劳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不同劳动。

2、能够区分生产和服务两大类职业,理解人们通过不同职业的劳动满足他人的需要,同时也为自己获取相应的报酬。

3、养成尊重各种职业的态度,懂得感激从事种劳动的人们。 教学过程: 1、启发。

教师提问全班学生:“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谁知道什么是职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解释:“职业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名称。人人都要工作,但大家从事的职业不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劳动。比如我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教育学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的人的职业是交通警察,交通警察这个职业的劳动就是保障马路上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行人的完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2、讲解。“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他们从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别人又从他们的职业和劳动中得到了什么?”

3、讨论:书本上提到了两类职业,谁能说一说是哪两类? 4、懂得职业和劳动之间的关系。 5、畅想: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们长大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 学生自由发言,肯定他们选择的各种职业及其劳动。 教学反思:

主题三 爷爷、奶奶好 课题一、我爱爷爷、奶奶

教学目标:

1、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事情,既可以通过他们本人,也可以通过爸爸、妈妈了解。 2、培养学生收集和发表的意识和能力。 3、增进对爷爷、奶奶的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指名朗读乐乐的作文。“每个同学都有爷爷、奶奶,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很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