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下载本文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就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把丰厚的礼物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国。 ⑤通“鑕”,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鑕上向大王请罪,那还许侥幸能够免罪。 (3)形容词,质朴

本之《书》,以求其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根据《尚书》来寻求文章的朴实。 (4)副词,正,刚刚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的时候,在竹林中躲避哨兵。 113.治,zhì (1)动词 ①治理,管理

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 ②整治,训练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和您在东吴会战。 ③整理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准备车辆,整理行装,装好债券契约就出发了。 ④医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一致,恐怕会更厉害。 ⑤对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 ⑥惩处,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不能完成任务,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2)形容词,太平,安定,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文臣武将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了。 114.诸,zhū (1)形容词,众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冯婉贞于是带领众少年整理好行装出发了。 (2)兼词

①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 穆公访诸蹇叔。(《殽之战》) ——秦穆公向蹇叔询问这件事。 ②代词兼语气助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49

——您曾经把您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了庄暴,有这件事吗? 115.贼,zéi (1)名词 ①祸患,祸害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铺张浪费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 ②作乱叛国的人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敌人。 ③强盗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两个强盗抓住了我,我侥幸把他们都杀掉了。 (2)动词 ①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墨子·非儒》) ——这是害天下人的做法。 ②杀害

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两个人互相仇恨,想要互相杀害。 116.族,zú (1)名词

①家族,指同姓的亲属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那首诗用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立意。 ②种族,民族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计数千年。(《少年中国说》) ——我们这些黄帝的子孙,这一种族聚集居住在这个地球之上已有数千年。 ③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士大夫之类一听到谁称谁是老师,谁称谁是弟子等,就聚在一起讥笑他。 ④(筋骨)丛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庖丁解牛》)

——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看它难以解剖,就很小心地警觉起来。 (2)动词,灭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使秦王室灭族的人,其实是秦代帝王,而不是天下的人。 (3)形容词,众,一般

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砍(骨头)。 117.卒,zú (1)名词 ①步兵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明天早上犒劳士兵,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50

②古代军队编制,百人为卒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

——使整卒的士兵降服为上策,攻破这一卒的策略是差一些的。 ③差役

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狱中杂记》) ——牢房的看守住在中间,墙上开了窗户来透光。 (2)动词

①死亡。古代大夫死称卒。又年老寿终称卒。后为死的通称。 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 ②完毕,结束,到……止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磐石又方又厚,能够坚持千年才完结。 (3)副词,表终结,终于,始终,到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最终在正殿接见了蔺相如,完成了礼仪之后送他回赵国。 读音二:cù

副词,通“猝”,仓猝,突然,匆忙

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赤壁之战》)

——五万士兵难以在仓促之间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了三万人。 118.走,zǒu (1)动词

①古代指疾行,即跑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两只兔子并排地跑,怎么能辨别哪是雄哪是雌呢? ②逃跑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老翁跳墙跑了,老妇人出门来看。 ③使之逃跑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曹操的军队刚好把船舰用铁链串连起来,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使他们溃逃。 ④奔向,趋向

窃计欲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私下打算从赵国逃跑奔向燕国。 (2)名词,仆人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愿意像牛马一样为您奔走的仆人司马迁再次拜言。 (3)形容词,快,赶快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抄录完了之后,赶快就送还给人家。 119.左,zuǒ (1)名词 ①左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51

——可是看洞的左右两边,到这里来并留下标记的人已经很少。 ②东面,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会蒋于中计》) ——我到了江东,一定要成功。 ③较低的地位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我被贬官为九江郡司马。 ④车上的尊位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面的座位,亲自去迎接东门的侯生。 120.坐,zuò

(l)名词,座位,通“座”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项王就接过宝玉,放在座位上。 (2)动词

①古人席地取跪姿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项王项伯面朝东坐着。 ②坐守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守等死,哪如奋起拯救我们的村子。 ③犯法,犯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您就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犯了盗窃罪。 (3)介词,因为、由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停下车来是因为我喜爱这枫林的晚景,这里的霜叶比二月的红花还鲜艳。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