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句长歌慰母灵
(并代母丧祭文)
壬午年(公元2003)九月有七日午时,母不幸仙逝,哀痛之余,成四言古风百句,以泄思念傍徨之情。
(1908—2003)
鹤驾西归,月晦日阴。呼天抢地,不聆慈音。 跪乳未报,反哺岂盈。徒呼负负,救母无门。 蓼莪万唱,罔泣儿孙。养生千讲,亦若空闻。 音容宛在,相见无形。恨天不佑,奄忽辞尘。 欲报之德,何所追寻。养育之恩,能不萦萦。 贤良温俭,是母一生。坎坷半世。人所未经。 母之幼年,缘艰学门,从父家读,识古喻今。 十九归父,伉俪情深。家本式微,老少层层。 相夫教子,克己奉人。节衣缩食,桑麻织耕。 稍有润余,悯孤恤贫。和睦邻里,有口咸称。 讵世无常,天塌地崩。泾渭涌流,清浊不分。
在劫难逃,灾难频仍。翁殁姑亡,夫死冤沉, 糠菜度日,还添斗争,公差劳役,忍泪吞声, 非人折磨,孤雁谁怜。只工不酬,有理难申。 清白人家,竞成另民。乌云蔽日,犹报升平! 饿殍遍野,十室九零。子陷“莫须”,待罪边庭。 母携幼妹,自份无生。苟延残喘,几踏鬼门。 “浩劫”定论,急挽国倾,“左独”具批,公道有声。 痞极泰来,国渐复兴。全民皆乐,母也受荫。 孙念家苦,工学更勤。儿承母德,为公竭诚。 劫难之余,母健神清,五十孤霜,玉洁金精。 施衣施帛,遇难同情。吃斋把素,以酬神灵。 正奉甘脂,聊尽孝忱,期颐咫尺,一病归真。 儿孙泣血,匍地悲鸣。长歌代哭,母其有灵。 轮回有路,谁识幽冥,窀穸寒烟,怆恨怎平!
不孝子学诗
女学敏 学淑
十六字令
天,
堪叹人间事不全。 君不信, 谁见月长圆。
乌 夜 啼
(梦)
相携同入东楼, 眉含羞。 纵体投入郎怀, 抱肩头。 细细语, 深心喜, 衷情流。 点滴沁透心窝, 永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