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下载本文

另据《报告书》,第六、四、二段,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页岩;第五、三、一段,以页岩为主,夹砂岩和煤层。部分地段,第六、五两段全被剥蚀。

各段地层的厚度和接触关系如下:

第六段:厚0~100米;与第五段呈整合接触。 第五段:厚0~113米;与第四段呈整合接触。 第四段:厚55~185米;与第三段呈冲刷接触。 第三段:厚42~124米;与第二段呈整合接触。 第二段:厚115~293米;与第一段呈冲刷接触。

第一段:厚13~230米;与下伏下三叠统嘉陵江组(T1j)或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呈假整合接触。

— — — — — — — —假整合— — — — —

— — —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

在泸州至永川一带全被剥蚀,向四周逐渐出露。被剥蚀后残存的下部,主要为石灰岩、鲕状灰岩、白云岩,夹少量钙质页岩;底部为黄绿色粘土岩——“绿豆岩”。厚0~100米。

——————————————整 合———————————

———

下三叠统(T1) 嘉陵江组(T1j)

出露于阴山、云雾山、巴岳山、小东山、大东山和中梁山等一系列背斜的核部。为浅灰色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和盐溶角砾岩。厚314~578米。按岩性,分为四个岩性段:

第四段:以白云岩和盐溶角砾岩为主。在泸州、永川至纳溪一带,基本上全被剥蚀,向四周逐渐增厚。厚0~138米。

第三段:为石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厚99~186米。

第二段: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与白云质泥岩、含钙质页岩的互层,夹细砂岩、盐溶角砾岩和石膏。厚35~128米。

第一段:以石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为主,夹竹叶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和钙质泥岩。厚104~194米。与下伏飞仙观组呈整合接触。

重庆天青石锶矿,主要赋存于下三叠统上部嘉陵江组以碳酸盐岩夹石膏为特征的沉积地层中,与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共生。

飞仙观组(T1f)

仅出露于小东山背斜北段和中梁山背斜的核部。为紫红、灰紫色钙质泥岩,夹泥质灰岩、鲕状灰岩和粉砂岩,底部多为泥灰岩。厚

500~547米。按岩性分为四个岩性段。与下伏二叠系(P)呈整合接触。

在该区东南部,二叠系(P)及其以下地层均为深部地层。

四、地质构造

㈠、大地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我国扬子准地台西北部的四川中坳陷区的中南部。

按照大地构造学说的一般理论,地壳上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内力地质作用强烈的地带,即活动性强的地带,称为活动地带;地壳上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内力地质作用微弱的地带,即活动性弱的地带,称为稳定地带。地壳上的活动地带称为地槽;地壳上的稳定地带称为地台。活动性相对较强的地槽称为正地槽;活动性相对较弱的地槽称为准地槽,如中国的天山准地槽褶皱带和祁连山准地槽褶皱带。活动性相对较弱的地台称为正地台;活动性相对较强的地台称为准地台,如中国的扬子准地台和华北准地台等。它们一般属于一个国家或大区域的亚一级大地构造单元。

四川中坳陷区的范围与四川盆地相当。它是一个中生代大型陆相坳陷区。其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从西北向东南,它分为三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它们是:川西北坳陷、川中隆起和川东南坳陷褶皱束(即一般所说的川东南褶皱带)。

该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属于川中隆起和川东南坳陷褶皱束。这就决定了该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征,特别是地质构造特征。这也是该区地貌分区的地质构造基础或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的四川中坳陷区,构造运动不很强烈,无深大断裂及与之对应的地震活动带发育,因而地震烈度一般在6度及其以下,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这是该区的一个优越的工程地质条件。

㈡、西北部地质构造特征 1、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该区西北部地质构造简单,构造运动微弱;褶皱形态类型为由构造盆地和穹窿构成的穹状褶皱,而以构造盆地为主;穹状褶皱由中、上侏罗统陆相沉积地层组成;褶皱时代为燕山期(侏罗纪末);构造断裂特别是断层不发育。

2、地质构造基本轮廓

穹窿仅分布在合川市东北部;轴向以NEE为主,个别轴向NE或NNE;规模小,长约3~11.5公里,宽约2~6公里。这些穹窿可分别命名为大石-临江穹窿、巷子穹窿、孙家湾穹窿、友谊(仁和寨)穹窿和农胜穹窿。

除了合川市东北部以外,其余地区属于广大的潼(南)遂(宁)西(充)构造盆地的南部。岩层倾角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缓;其中大部地区特别是潼南、大足地区,可视为水平岩层区。

3、节理裂隙发育程度

在该区西北部,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微弱。例如,侏罗系泥岩裂隙率多小于1%。节理裂隙成因类型以风化裂隙为主。层面裂隙以及河谷谷底和谷坡表部岩体中的卸荷裂隙也比较发育。

㈢、东南部地质构造特征 1、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该区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构造运动比较强烈。褶皱构造形态类型为隔档式褶皱。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中断层以压(扭)性走向逆(冲)断层为主,并且与背斜伴生,向斜中断层不发育。褶皱和断裂构造的时代同属燕山期(侏罗纪末)。

2、褶皱构造特征

⑴、褶皱构造形态

褶皱构造形态类型为隔档式褶皱。隔档式褶皱由狭长陡峻的线状、长轴状背斜与开阔平缓的线状、长轴状向斜相间排列而成。其中,东部褶皱在平面上呈分枝状分布,为华蓥山主背斜的西南分枝;西部褶皱在平面上呈左行斜列(雁行)式分布。

褶曲形态,在平面上一般为线状或长轴状背斜和向斜,仅在南部边缘地带有少数短轴背斜和向斜。

在东部褶皱中,背斜南端大体上向南倾伏,北端与华蓥山主背斜或其干支背斜相连;向斜北端收敛,南端撒开。在西部褶皱中,背斜两端大体上分别向北东和南西倾伏,向斜两端均撒开。

从轴面产状看,一般为倾斜褶曲;没有倒转、平卧和翻卷褶曲。这说明该区东南部地质构造也并不十分复杂,构造运动并不十分强烈。

⑵、褶皱轴向

东部褶皱轴向一般为NNE。西部褶皱轴向一般为NE。NNE和NE是该区东南部褶皱的基本轴向。此外,江津市东南部,两岔-蔡家背斜

轴向NNW;南部边缘地带,短轴背斜和向斜轴向NNW,少数为NNE、EW和SN。

⑶、褶皱地层

背斜一般由三叠系(T)和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群(J1+2zl)组成,并分别由下三叠统飞仙观组(T1f)、嘉陵江组(T1j)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或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构成核部。向斜一般由中侏罗统(J2)、上侏罗统(J3)构成,并由中侏罗统沙溪庙组(J2s)和遂宁组(J2sn)或上侏罗统蓬莱镇组(J3p)构成核部。

⑷、主要背斜和向斜

现将该区东南部主要背斜和向斜,由东向西分别命名如下: ①、线状、长轴状背斜和向斜

A、江北-巴县向斜:仅南端西南部在江津市东部境内。

B、观音峡背斜:仅南段自北向南伸入江津市东部。该背斜北段称为天府背斜,南段称为中梁山背斜。

C、北碚-江津向斜:仅南段大部位于璧山县东南角和江津市北部。该向斜北段称为玉屏向斜,南段称为江津向斜。江津向斜以东,还有一个次一级的先锋背斜和白溪向斜。先锋背斜可视为江津市东南部两岔—蔡家背斜的北伸部分。

D、温塘峡(大东山)背斜:其北段称为青木关背斜;南段的北部称为水口背斜,南段的南部称为临峰背斜。温塘峡(大东山)背斜自北向南纵贯该部东面边界;仅临峰背斜自北向南纵贯江津市西北部。

E、璧山-三圣向斜:其北段称为璧山向斜;南段的北部称为广兴向斜,南段的南部称为三圣向斜。璧山向斜两翼发育次一级的丹凤背斜和太和向斜。

F、沥鼻峡(小东山)背斜:其北段的北部称为天池背斜,北段的南部称为九塘-岚槽背斜;南段的北部称为西泉背斜,南段的南部可称为云雾山背斜。

G、虎峰-板桥向斜:其北段称为虎峰向斜,南段称为板桥向斜。 H、箕山(东山)背斜。 I 、黄瓜山背斜。

J、九龙-河埂向斜:其北段称为石庙-大安向斜,中段称为石脚向斜,南段称为松既向斜。

K、巴岳山(西山)背斜:其北段称为罗井寺背斜,中段称为巴岳山(西山)中段背斜,南段称为玉龙背斜。

L、阴山背斜。

M、古佛山背斜:仅其东北部长约5公里的一段伸入荣昌县境内。 N、关门山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