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实验进行到22m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
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当实验进行到17m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 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
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 (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凝固实验。(1)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11℃;(2)从实验数据中可知,当混合液的温度等于-6℃时开始凝固且温度不变,所以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6℃;当实验进行到17mn时,该混合液体正在凝固的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是姑爷混合态;(3)混合液有固定凝固点,所以该混合液属于晶体。(4)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就越低。
答案:(1)B -11 (2)-6 固液共存 (3)晶体 (4)低 越低
专题四 力 学
一、探究摩擦力 命题点: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木块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此
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木块的摩擦力)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在同一木块上增加法码,用测力计拉着木块在同一表面上做勾速丨 运动)
4.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用测力计拉着同一个木块在不同表面上做勾速运动)
5.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速直线运动,如图,可以使弹簧测力计固定,拉动物体.
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力越大,与物体的滑动速度和接触面积没有关系。
精练: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②简述改进方法: 。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
解析:(1)摩擦力的测量原理是二力平衡,根据测力计的示数进行比较摩擦力,由于左侧的示数大,因此左侧摩擦力大,又因为测力计固定,拉动木板,因此不需要匀速运动,便于操作。分别放在左、右手,此时摩擦力为动力,当木板向左运动,说明则木板左面更粗糙。(2)①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
②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 1 和x2,(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 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
答案:(1)①左、不需要 ②左
(2)①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
②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 1 和x2, ③b 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命题点:
1.实验依据的原理
2.测量工具(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
3.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和读数
4.金属片的作用(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
5.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宜太大的原因(坡度过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时速较大,其运动时间较短,因而不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6.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不是做勾速直线运动) 7.平均速度的计算或大小比较 ^
8.实验方案的评估(①误差分析;②实验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精练:小明在实验室做“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I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 ·
⑵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4)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道,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5)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下表数据记录并进行相应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I cm)
运动时间路段 距离/cm /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2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是 。 (3)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通过的路程相等,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2:3,由 可知,路程相等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是6:3:2;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是成反比(或速度与半径的乘积不变);
(3)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成正比。 答案:
(1)6﹕3﹕2 (或3﹕1.5﹕1)
(2)成反比(或速度与半径的乘积不变) (3)与横截面积成正比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命题点:
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或 固体的密度
4.浮沉条件的应用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6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人同种液体 的目的(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 体中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 的不同深度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 7选用不同液体并进行多次试验的目的(一次实验具 有偶然性,多次实验更为严密) 8实验步骤
9判断物体是否空心或计算空心体积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 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精练:1.同学们在认识和研究浮力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小华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后,发现乒乓球竖直上浮,这说明了什么?
(2)小帅利用水、弹簧测力计和带有标记线的长方体物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他在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的关系?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