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探究实验经典考点分析 下载本文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 _____。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 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 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_____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实”或“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_______。

【解析】(1)透明玻璃板既能够反射光成像,也能够透光看到像,用它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需要研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所以需要测量距离的刻度尺;(3)蜡烛B与蜡烛A外形完全相同,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利用等效替代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即大小相同;(4)蜡烛A发出的光线在平面镜上被反射回来,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看到了物体在镜面中的像;用白板竖立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仍能看到像也说明了光线不是由像发出,而是由物体A发出的;蜡烛A的像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会聚而成的,不是真实光线的会聚点,为虚像,所以不能在白板上承接;(5)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与它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当物体靠近玻璃板2cm时,像也靠近玻璃板2cm,则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4cm;无论蜡烛A靠近玻璃板还是远离玻璃板,其像的大小不变;(6)若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根据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蜡烛A的像将不会成在桌面上,这样在桌面上的蜡烛B将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即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刻度尺 (3)相等 (4)反射 虚 (5)4 不变 (6)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或像与物不能完全重合)(叙述合理也可)

实验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命题点:

1.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作用) 2. 凸透镜的焦距测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3.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4. 蜡烛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代替(可使所成的像稳定并容易对比大小) 5.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像随物距或像距移动时的变化规律)

6. 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变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因为物体各个部位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总有一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另一侧,成像在光屏上)

7. 在凸透镜前加凹、凸透镜时像的变化(加凹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加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实验结论: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精练1.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紫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次数 1 2 3 材料 凸起程度 焦距/cm 玻璃 较小 玻璃 较大 8.0 水晶 较大 4.0

解析:(1)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时读数为10.0cm,即透镜焦距为f=10.0cm;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属于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答案:1)10.00cm,(2)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 (3)紫;(4)没有在成像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像距。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17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图17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1)由图可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透镜上半部分,透过透镜的光线减少,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大小不变,只是变暗,故D正确;(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需要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故选用近视眼镜。(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烛焰向下移动,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答案:(1)照相机(摄像机等合理即可) (2)D (3)近视眼镜 (4)将蜡烛向上调节,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答出一种即可)

3.根据人眼视物的原理。某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与凸透镜的材料和口径有关。他自制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

(1)将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上。

(2)实验中,“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化不宜过大,且厚度无法测量,可以通过注射器内水的体积间接反映“水凸透镜”的厚度。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实验中,调整好“水凸透镜”的厚度,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移动光屏找到焦点,测量出“水凸透镜”的焦距。请具体说明移动光屏找到焦点的实验操作: 。

【解析】考查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透镜与光源、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设计表格题中出现的物理量都要体现;具体移动光屏找到焦点:将光屏从离凸透镜较近的地方,沿着光具座,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观察光屏上的光斑,直到这个光斑最小最亮,然后停止移动,这就是焦点。

答案:

专题三 热 学

一 、探究水的沸腾 命题点:

1.烧杯上面纸板的作用及要求(防止热时水蒸发吸热,造成实验时间过长;如果加的是厚纸板会使烧杯内气压升高,从而沸点提高)

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气泡的变化(水的气泡在沸腾前先是少量,且是下面的大上面的小,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下面的小上面的大.撤去酒精灯,水中的气泡会慢慢消失,而 不 是 马 上 消 失 )

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 5. “白气”的形成原因(液化) 6.分析实验数据 7.绘制沸腾温度一时间图像,并分析图像

8.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 泡 在 上 升 过 程 中 体 积 逐 渐 增 大 9. . 沸 点 及 其 与 气 压 的 关 系( 不 同 液 体 的 沸 点 不 同 ;水 的 沸 点 在 一 个 标 准 大 气 压 下 是 1 0 0 ? ; 气压 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实验结论: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种类有关,还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液面上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精练:1.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 ,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2)通过分析图象信息可知:此时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 ,2不断吸热。 (4)a、b两杯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5)从开始加热到0时刻,a、b两杯水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和Qa,则Qa Q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压及水的沸腾实验。加硬纸板减小热量从上方的散失,98℃水沸腾,由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可知:本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必须达到沸点水才沸腾。b杯水后沸腾,说明该杯水的质量大,需要吸收的热量多。因用相同的加热设备加热相同的时间,所以0时刻两杯水吸收热量一样多。

答案:(1)减小热量损失 (2)小于 (3)达到沸点 (4)水的质量不同 (5)等于。 2.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

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n 温度/℃ 状 态 0 4 2 2 4 0 6 8 10 12 -6 14 -6 16 -6 18 -6 20 22 -8 -2 -4 -6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