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受保护的村舍和社区做好防范措施,同时通知应急监测小组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若泄露或火灾爆炸事故十分严重,威胁到受保护区域人的生命安全,应当由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立即通知镇或者县有关部门,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安排该区域的人员疏散,同时划定隔离区。具体应急措施如下:
1、现场应划定警戒区域,派员警戒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现场;
2、使用防爆抢险、回收设备、器具,进入现场人员需穿着防静电防护服、鞋,释放人体静电;
3、切断泄漏气体波及场所内电源,控制一切火源,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导致化学物料燃烧,应首先明确燃烧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疏散周围居民,针对燃烧的化学物料采用水或者泡沫灭火,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污染物。
4、现场人员必须配戴相应有效的呼吸防护器具; 5、现场浓度较大时,视情用喷雾水稀释;
6、有影响邻近企业时,及时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7、需要时,向邻近企业请求设备、器材和技术支援; 8、必要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增援; (3)基本防护措施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5.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
29
恶化。
6.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4)受影响区域人群疏散方式
当环境事故发生后严重影响到了厂内以及受保护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应当组织人员疏散,疏散时,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通畅,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
2.明确疏散计划,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出疏散命令后,疏散小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3. 疏散小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
4.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公安消防队)进行疏散工作,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
5.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
6.正确通报、防止混乱。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防止不分先后,发生拥挤影响顺利疏散。
7.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
8. 广播引导疏散。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9. 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疏散组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10.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11. 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要
30
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 (5)紧急避难场所
1.选择合适的地区或建筑物为紧急避难场所;
2.做好宣传工作,确保人人了解紧急避难场所的地址,目的和功能; 3.紧急避难场所必须有醒目的标志牌; 4.紧急避难场所不得作为他用。 (6)交通疏导
1.发生严重环境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安排好交通封锁和疏通;
2.设置路障,封锁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防治车辆或者人员再次进入事故现场;
3.配合好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小队,确保应急救援小队进出现场自由通畅;
4.引导需经过事故现场的车辆或行人临时绕道,确保车辆行人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
7.2.3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一)中毒时的处置方式
1)吸入化学品气体中毒时,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场所,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冬季应注意保暖,送医院治疗; 2)沾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 3)溅入眼睛时,用清水冲洗后,送医院治疗;
4)口服中毒时,如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误服强酸强碱者,不宜催吐,可服牛奶、蛋清等(误服石油类物品和失去知觉者及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的患者不能催吐),送医院治疗;
5)急性中毒时为防止虚脱,应使患者头部无枕躺下,挣扎乱闹时,按住手脚,注意不应妨碍血液循环和呼吸,送医院治疗;
6)神智不清时,应使其侧卧,注意呼吸畅通,防止气道梗阻,送医院治疗;
7)呼吸微弱或休克时,可施行心肺复苏术,恢复呼吸后,送医院
31
治疗或请求医院派员至现场急救。 8)食物中毒时 (1)立即送医院治疗;
(2)封存所食用的食物,送有关部门化验;
(3)妥善处理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理,需要时留样送化验; (4)报医疗卫生部门消毒处理现场。 (二)外伤急救处置
1)一般外伤:脱离现场,清除污物,止血包扎,需要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包扎,移动护送时应平躺,防止弯折,送医院治疗。
3)遇静脉大出血时及时绑扎或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救治。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7.3 应急监测
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报告市、区环保局,由市、区环保局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件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检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率、项目和方法),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仪器对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出现的危害做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做及时、正确的处理。 7.3.1 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
(1)根据加气站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建立全公司应急监测网络,组织制定全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
(2)通过初步现场及实验室分析,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确定污染范围。根据不同形式的环境事故,确定好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质控要求。同时做好分工,由小组组长分配好任务。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