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诗歌古诗鉴赏(修订版) 下载本文

所立异于众,非以要名,特睹故君之憔悴,未免心悲,故宁甘燕雀之卑栖,不随时黄鹄之肆志也。\

阮籍的《咏怀诗》虽不只具有讽寓现实的功能,但以现实来阐释也同样有力。所以,陈氏以西日之颓喻魏之将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至于他为何\宁甘与燕雀之卑栖,不随黄鹄之肆志\,却不一定是念魏之余恩而不愿追随司马氏集团。阮籍对司马氏集团固然没有多少真实感情,但对曹氏集团恐怕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依恋。

沈约云:\若斯人者,不念己之短翮,不随燕雀为侣而欲与黄鸿比游;黄鸿一举冲天,翱翔四海,短翮追之而不逮,将安归乎?为其计者,宜与燕雀随翔,不宜与黄鹄齐举。\沈约的观点不拘于史实,或许更接近阮籍的本意。与黄鹄齐飞是阮籍的理想人格,而他之所以不能实现与黄鹄齐飞的逍遥梦想,是因为有感于自己\短翮追之而不逮\。短翮象征着阮籍有感于乱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所以,虽有鸿鹄之志,也不能作出鸿鹄之举。因为鸿鹄之志难以实现,所以才会有\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的愤激想法。

不过,虽然是愤激的想法,但毕竟也是真实心态的写照。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每个知识分子都面临着安身立命的问题。当儒家济世理想和道家逍遥梦想均告破灭后,阮籍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而喻,所以才会有\穷途之哭\。在这种情况之下,放弃自己的追求、志趣,与世同流合污的想法难保没有在他脑海中出现过,这首诗大概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阮籍似乎在为自己 \与雀随翔\找一个更充足的理由。他似乎在庆幸:幸好自己选择与燕雀同游而不是与黄鹄齐飞。否则,黄鹄一举冲天,横及四海。而以自己的短翮,中途追之不逮,又将归于何方呢?无处可归、无路可走,那是彻底的绝望与虚无,而与燕雀随翔,虽然违背自己本来的追求,但毕竟还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咏怀诗》四十六云:

鸴鸠飞桑榆,海鸟运天地。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这首诗可说是对\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的一种注释。阮籍再次力图为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让自己相信,与燕雀随翔是自己正确的选择:并非自己没有鸿鹄之志,而是\羽翼不相宜\,自己也无可奈何。对鸴鸠而言,集蓬艾、游圃篱,也可自足了。

一面是想随波逐流,与燕雀随翔,安于现状;另一面却与燕雀鹑鴳之流坚决决裂,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咏怀诗》二十一云:

于心怀寸阴,羲和将欲倾。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抗志发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鴳游,连翩戏中庭。

49

\岂与鹑鴳游,连翩戏中庭\,阮籍在魏晋移代的纷乱时代下,志不能舒、梦不可圆,为了生存,虽也曾想过随波逐流,与鹑鴳燕雀同游。然而,他的志趣、个性、追求决定了他不可能真正这样做,在他内心深处,与鸿鹄齐飞的高迈之志从未完全熄灭过。因此,一方面是对理想的坚持,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存原则的逼压,两者的冲突使阮籍内心无时不处于矛盾之中,而这种内心无休止的斗争则使阮籍的人格形象具有一种悲剧性的壮美。

人格是文化理想的承担者,魏晋人格以一种\冲突\或\痛苦\的方式,以一种\悲剧式\的发生,承担着悲慨而厚重的魏晋审美文化与魏晋艺术精神。\透过魏晋人格在心路历程中与心理建构中所有的悲剧性的冲突与裂变,我们看见的是人格主体对美的执著、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对自由与自然境界的痴迷。\阮籍的《咏怀诗》,以多种飞鸟意象,建构了自己复杂、矛盾、冲突的多重人格,透过其诗文,我们看到的是他对世俗的厌恶、对尘世的难以忘怀、对生命的嗟叹、对理想的坚持、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对自由的痴迷,这种复杂的人格形象是魏晋名士风度之最动人处,也是魏晋文学艺术精神之最动人处。 参考文献

[1]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2-166页(下引阮籍诗文皆同) [2]房玄龄等.晋书[M]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引自魏晋风度及其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91.

[5]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96. [6]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7]引自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216. [9]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