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的对象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各级段各个因素,涵盖课程编制全程。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表现形式(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的评价;教师使用课程的评价;课程实施范围、实施人员、实施程序的评价;课程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实际效用的评价。 五、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模式是由课程评价所经历的程序等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包括确定课程的主要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根据行为和内容界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制订和选择评价技术、收集学生表现的数据材料、把数据资料与行为的目标进行比较、确定目标是否达到。
CIPP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目标游离模式 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预期效果转向课程的实际效果。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查阅文献,谈谈课程实施的环节。 课程评价有哪些取向?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目标】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 【学时数】3学时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第一节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2.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涵义
1.何谓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这一术语有多种理解。我们这里界定为: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理解这个定义需要注意,校本课程是一种课程产品;它更多基于课程管理政策的区分;在国内,特指在国家基础课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
2.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 有如下代表性定义:
A.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和家长,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
B.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
C.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
D.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变,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 E.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发的课程开发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中央与地方教育教育当局对权力、责任重新分配。
F.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校运用有关资源,通过合作、讨论、计划实验、评价来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G.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强调参与、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的课程开发口号;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也是一项需要课程领导与组织变革的技术。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选修课与活动课是以前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具有与校本课程相似的特征。所以,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选修课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局限于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程、学科课程或者其他类型课程都可以纳入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三级课管理程主体的权力有界限和分工。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常见的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方面,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方是学校和教师,是一种较为民主的课程决策机智;另一方面,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它作为一种课程开发的模式,在开发主体、开发范围、教师脚色、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均有自身特色。
也有人把校本课程这一根本特征理解为: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已形成一个普遍性的潮流。就我国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出现,首先是体制上的变革,走向课程管理的民主化,激发地方和学校办出特色;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三,最重要的,是促使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开发出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各色课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体制内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第四,也有利于民间社区的资源走进学校的课堂。
2.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同一性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它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它也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给教师提供一种实验机会。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2.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一、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校本课程开发怎么实施?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有其特殊性,但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可以作为参考框架:
1.课程目标的选择和界说
泰勒有著名的“三个来源”和“两个筛子”说法,即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以及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
目标界说即目标陈述,泰勒有行为和内容的二要素说。 2.选择和建立适当的经验 这是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 3.组织学习经验
从学习经验的纵向和横向组织关系看,应注意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原则。
从学习经验的呈现形式看分三级:第一层次是科目,包括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单元课程等;第二层次,按时间顺序组织的学程,如学年、学期等;第三层次是课、课题、单元的团块。
4.评价课程
检验课程的有效性,鉴别课程的长处和短处。 总之,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校本课程上午实施侧重解决谁来开发和怎么开发的问题。 需要有效的组织程序和恰当的方法。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收集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
第六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教学 、对教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的特征、教学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当代教学论几个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的特征 【学时数】6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第一节 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教学的本质及其论争。
一、教学的定义
教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最广义的理解,教学等同于生活实践;第二种广义的理解,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影响的活动,等同于教育;第三种,教育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是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第四种,教学等同于技能训练;第五种,具体的理解,指现实发生的具体的描述。
国内通行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这一定义的另一版本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主体中心不一样。
本课程定义: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三要素说: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