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部分 36. (20分)
(1)大桥主跨跨径大,技术难度大;当地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及大型建筑设备;多瑙河环境保护要求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对当地市场环境、建筑规范等缺乏认识。(每点2分) (2)地处平原,河道泥沙淤积,原料丰富;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适度抽取河砂,改善河道淤积状况;可以减少异地开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每点2分) (3)对塞方:为塞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带动其建筑相关产业发展;(4分) 对中方: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中方工人管理风险;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4分)
37.(26分)
(1) 该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每点2分) (2) 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每点2分) (3) 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0℃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每点3分) (4)差异: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海拔越低,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两坡的上限高度差异越大。(每点2分) 原因: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百米)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每点2分)
43.(10分)
时间特征:自驾游客夏秋多,冬春少;(2分) 原因:西藏海拔高,冬春寒冷,夏秋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3分)
空间特征:自驾游客主要兴趣点在南部,沿交通路网分布;(2分)
原因:南部城市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自驾游对道路依赖性强,游览兴趣点主要沿西藏现有交通路网分布,呈线状集中。(3分)
44.(10分)
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4分) 原因: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4分)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