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赏析(文学原典导读) 下载本文

伤逝

一、爱情、婚恋

【找细节】

什么时候爱情萌发? 什么时候转折?

什么细节、什么现象表现涓生的转变?

什么时候、什么契机让涓生突然对子君失了兴致? 【相似家族文本】 《娜拉出走》(玩偶之家) 《黑夜温柔》 《上海宝贝》 《来访者》 《沉香屑》 张悦然《家》

【涓生的悔恨】非常无力

“但我的心却又觉得沉重。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要这样急急地告诉她真话的呢?……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如果真实可以宝贵,这在子君就不该是一个沉重的空虚。谎语当然也是一个空虚,然而临末,至多也不过这样地沉重。”

这里悔恨的指向非常值得捉摸,在涓生的内心深处,他并不为自己对爱情的失落、无法维持家庭的生计等忏悔,而是为一个“时机”而忏悔——悲哀社会的险恶,悲哀子君的软弱,悲哀命运生不由己 前提:两人的爱情已经死亡

关键:悔恨操之过急,将一个 “是否爱”的命题处理成了一个“说不说真话”的问题 男权中心主义的冰冷:一种自我辩解,甚至又对子君的一种责怪“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坚强?”

“真实”是涓生心中最高的律令:文中有很多地方看得出。这是最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

有两次爱情动摇过他的“真实”,但很快就折败了: “我知道我近来的超过她的冷漠,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只得也勉力谈笑,想给她一点慰藉。然而我的笑貌一上脸,我的话一出口,却即刻变为空虚,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我要明告她,但我还没有敢,当决心要说的时候,看见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暂且改作勉强的欢容。但是这又即刻来冷嘲我,并使我失却那冷漠的镇静。”

所以依时代氛围来看,涓生也不能被简单地理解成一个薄情薄幸的人。他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了五四“真实”的理念——尽管他的背后有冰冷和残忍的因素。 也反映了鲁迅对五四运动的一个反思。

牟钰慧 (11300120117)(2014-11-05 2:04 上午)- 被读:4标记为已读回帖回复 涓生的忏悔

初看《伤逝》的时候,心里认定涓生一定是爱子君的,曾经那么相爱,排除艰难险阻要在一起的人,怎么可能说不爱就不爱。涓生的忏悔一定是真诚的,反复出现的“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看似平淡话语读来却是缠绵无比,一颗忏悔的心在颤抖、在备受煎熬。选择说不爱,是因为想要减轻失去子君的痛苦,想要麻痹自己。 二看《伤逝》,看出一份虚假与浅薄,每一次“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总觉得突兀和惊心,这么直白而随意的把忏悔和自责提在嘴边,那么多有意无意对子君的责怪,一再的证实着他的懦弱和虚伪。 三看《伤逝》,品出其中的无奈。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涓生同样也是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结合。他谈破除封建制度、谈自由,不希望子君变成一个世俗的家庭主妇,希望有个灵魂伴侣,但也是他道出“人只有活着爱才有所依附”,个人觉得其内涵跟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致的。美好的恋情如果整天为婚姻的柴米油盐、一地鸡毛所累,终将破碎。就像《雷雨》中周老爷对梅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因为他的确爱着梅萍,那是心口的一粒朱砂痣;但是有时虚伪的,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东西妨碍到他的经济、社会地位。涓生的忏悔也是如此,既真诚又虚伪,更是一介书生面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同学解读】

关于爱情——对于《伤逝——涓生的手记》的一些感想

周雪妍 (13307080065)(2014-11-04 2:34 下午)- 被读:6标记为已读回帖回复

开篇第一句,便是涓生的悔恨,但不仅仅为死去的子君也更为放在句末的自己。而通篇下来,我所看到更多的却是涓生对子君的悔恨的稀释,渐渐地将重点转向涓生替自己所乞讨的悲哀。子君作为一个被涓生灌输或者启蒙新思想的女性,可能从他们爱情萌芽的伊始就从来没在涓生心中存在一个与涓生平衡的位子。涓生改变了子君,爱上了子君。子君从甘愿被改变开始就爱上了涓生,并且在我看来从来便是自卑着的。

这场爱情最让我产生疑问的便是关于爱情的平等以及爱情的能力。 爱情在我看来从来都是世界上最迷蒙最有魅力的未解之谜。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不仅仅是五四时期自由恋爱追求平等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仍是爱情最普遍存在的状态未有太大发展。也就是说,这场爱情在我看来虽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但从爱情的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特例。从涓生的第一视角里,子君的出现把虚空与寂寞带走,她的死亡又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寂寞与虚空。然而,如果我们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尽量从涓生的思维中跳出来,属于自己的那个子君,涓生爱上的那个子君也正是涓生自己启发出来的。而在后来的同居生活中,渐渐粗糙的子君,不再青春的子君不再注意自己的精神发展进步之后,却再也无法吸引涓生。我们可以想到,因为原来的子君,本质的子君并不是涓生会爱上的人。那么,这场爱情从开始到涓生说出了真实,子君的死,两人之间本就是不平等的。然而,爱情的不平等是否真的会导致爱情的死亡,我们谁都说不清。

此外是爱的能力。不论五四时期还是现今,人们拥有了正当的追求爱情的权利之后却从来鲜少谈论自己是否具有爱情的能力。就如同涓生和子君。爱情将他们维系在了一

起,让他们分别割裂了原来的生活将自己圈在了吉兆胡同里。他们在当时是最先进最自由的代表,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却并不仅仅因为现实更因为精神的渐渐不契合等等让这份爱情逝去。但更值得思考的是,他们是否具有维持这份爱情的能力?子君从来的处在被支配的位子,然而涓生却更是洒脱。然而爱情又是一种捉摸不透的东西。两个人在一起究竟是因为相爱还是因为占有?如果是因为相爱,那么只要精神永远契合爱情永不会消逝,那么两个人为什么要在一起?如果是因为占有,那么爱情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但亘久不变的是,爱情总是一种捉摸不透的也总是让人迷恋的东西。

二、关于家的故事

在五四个人主义话语的体系下,封建家庭是黑暗、压迫的一个象征,先进青年应该从这样的家中叛逃出来,以获得自身支配权,然后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事业。 【“父”之家】封建旧家庭,子君完成了这一层面的逃离 【“夫”之家】看似子君后来组建的家庭比较符合五四青年的向往。但在外部的社会制度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种家庭依然可能产生奴役、被支配的关系。 文中《玩偶之家》的意象

“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

“我和她闲谈,故意地引起我们的往事,提到文艺,于是涉及外国的文人,文人的作品:《诺拉》,《海的女人》。称扬诺拉的果决……”

第一次是劝勉子君逃离“父之家”,第二次是旁敲侧击希望子君也选择娜拉逃离“夫之家”,第二次对于子君来说是猝不及防的,从这种被动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一个男人的精于算计,但不得不说子君第二次的觉醒也是必须的。 鲁迅:“娜拉当初是满足的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

三、小说形式——长篇独白

赋予涓生非常强力的话语覆盖能力

需要注意到作者(隐含作者)和叙事者之间的关系: 1. 某些场合涓生和鲁迅是重合的(靠谱的叙事者)

“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下的一些对刘和珍君所代表的一批女性的赞誉

2. 有的时候鲁迅又是驳难、批判涓生的

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理性的设计还是自身的困惑与犹疑?——小说魅力之处 为什么不让子君开口说话:

既呈现涓生在热恋、结婚时的所思所想,又呈现涓生后期在悔恨和悲哀中的掩饰,以子君的沉默来成全涓生的独霸舞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窥见涓生的自私、窥见造人过程的冰冷暴力

? 不以第三人称或他人来左右读者看待涓生的眼光 ? 自白更能呈现鲁迅内心的反思和矛盾

女性的当务之急就是:从“解放”中将自己解放出来。

四、对“造人”神话质疑

涓生作为叙事者,整个世界、所有人物都是涓生创造的,他以上帝式的存在创造了子君,又因为“不爱”而割裂了创生物的生命:从创造再到空虚,包含了对启蒙运动意义的反思

被创造者中途的发展渐渐不受控制,创造主开始干涉,使得被创造者中途夭折 茅盾《创造》 路翎《谷》

五、“伪士”批判的形象化书写

最早出于鲁迅早期的文言论文《破恶声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新名词、新话语“扰攘”=“恶声”,因为伪士的存在 伪士之所以伪:跟新名词、新话语打交道的人,他们所讲的东西虽然是正确的、权威的,但是自身的精神态度和思维方式是缺失的。他们只是人云亦云,觉得大势所趋,即使不认同这个概念也要用。

真正的启蒙:新的知识+新的思维方式

鲁迅最担心:用旧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传播新的知识,“皮毛改新,心思依旧” “不相信从外部被赋予的救济” 鲁迅更大的质疑、批判的矛头是指向涓生的,甚至子君身上很多问题也都是涓生的问题。他们的革命注定是不成功的,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就是一批伪士。

六、在涓生看来,新思想斗士是完全与日常生活脱离的

当涓生和子君在聊天的时候,他觉得子君是可爱的;当子君操持家务、为阿随悲哀时,他渐渐不爱子君了。 伊藤:“鲁迅轻描淡写地交代狂人的痊愈,却不可不谓是??从内部??浪漫色彩??对世界负有真正的责任??走进复杂的现实当中,从而与他自身的环境恢复有机的联系。”

涓生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他的实践时无效的。 启蒙的结果反过来蛀空了启蒙过程的意义。

“屋子和读者渐渐消失了,我看见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8〕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的偷儿……。子君,——不在近旁。她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样瘦损……”涓生所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澎湃的生活,此处也是为他日后的离异埋下了种子;然后鲁迅在这里是持讽刺的、反思的(鲁迅自己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