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吃晚饭,夜晚让娃娃睡觉,星期天带娃娃去公园游玩……。在孩子已有的认知时间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按照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来排序,则有助于促进孩子时间顺序认知的发展。家长在引导孩子时应有意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的生活中的事件应是孩子熟悉的、亲身经历的、感觉得到的。家长可以先将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的典型事件画在图上供孩子排列先后次序。
2、选取的事件顺序应由近及远,由短周期到长周期,家长可先由一天中的事件发展到一周之内的时序,最后发展到对一年之内季节的认识。
引导孩子按照生活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来排序,既能帮助孩子认识时序,又可以加强孩子对序列的感知和理解,一举两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92.“小红比小明高,小红比小强矮……”,孩子为什么说不出谁是三个人中最高的?
也许对孩子来说,你的“比高矮”的问题和“a>b、a 作为家长在询问孩子时一定要考虑所提的问题是否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您的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您可以试着降低难度,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如:“小红比小明高,小红和小明谁高?”(小红高),“小红比小强矮,小红和小强比谁高?(小强比小红高),谁最高?(小强高)。通过两两比较逐步递进,帮助孩子认识量的传递关系,感知系列中的一个客体。 93.“守恒”是怎么回事? 想要知道“守恒”是怎么回事,请先跟我做个小游戏:我们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拆成两个三角形并剪开,然后再将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想一想,这个大三角形的面积和刚才那个正方形的面积一样大吗?答案是一样的。虽然两个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你仍然能正确地判断出它们的大小,这就是守恒!当然,守恒涉及的面是比较广的,它包括: (1)数目守恒。有10只小鸟停在树枝上休息,一阵风吹来,小鸟都飞上了天,请问是树上的小鸟多还是飞上天的小鸟多?其实,树上的是10只小鸟,飞上天的还是这10只小鸟,它们是一样多的,不同的是这10只小鸟的姿态发生了改变。 (2)量的守恒。量的守恒中又包括了三种不同的内容:面积守恒,就是我们开始做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小游戏。长度守恒,两段一样长的线,一根拉直放,一根弯着放,想一想,它们还一样长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们仍然是一样长的两段线。体积守恒,在一个细细长长的容器里倒入水,把它再倒入一个粗粗短短的容器中,这两个容器中的水一样多吗?其实水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化的不过是容器本身,因此水是一样多的。这三种内容就组成了量的守恒。 无论是数目守恒还是量的守恒,它们的本质都是能不受物体外部形式变化的干扰,正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多少。它不是一种数的概念或量的概念,而是一种逻辑的概念。 94.为什么我不能教会孩子正确地完成“守恒”任务?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孩子的“守恒”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学前期的孩子,他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信任自己的眼睛,第一眼看到什么,往往会认为物体就是这样子的,很少能主动地透过物体表面去思考它的本质。因此你会发现,当孩子面对排列得很紧的5个苹果和放得较松散的5个苹果时,孩子就认为放得较松散的苹果比排得紧的苹果多。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不要急着去批评孩子,而是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学会去观察。通过观察,发现两列苹果 之间不一样的地方。接着,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每列苹果是几个呢?让孩子去数一数,通过数,明确苹果的个数。然后,再让孩子去判断倒底哪列苹果多呢?相信这次孩子一定会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我们还必须让孩子回过头来再想一想:为什么我开始认为是放得松的苹果多呢?关键就在这最后一步,我们并不是满足于让孩子得出一个守恒的结果,而是想通过守恒的活动让孩子逻辑思维得到发展。孩子在想一想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明白,一眼看上去排得长的物体、大的物体、放得松的物体并非就是多的物体。 另外,在量的守恒中,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作为中间物的物体,让孩子去比一比,试一试。例如:孩子在探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否一样大时,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小三角形,让孩子比划一下正方形可分成几个小三角形,大三角形可分成几个小三角形,分得的个数一样,那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就是一样的。同样,在孩子为不知如何判断两个容器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勺子,看看每个容器中的水各有几勺,是不是一样多。 要知道,只有孩子亲自尝试过的东西他的记忆才深刻,只有孩子思考过的知识他才能真正学会! 95.为什么我的孩子能够做到“数目守恒”,却不能做到“量的守恒”? 我们都知道,“数目守恒”涉及到的内容是数量,而“量的守恒”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了长度、面积、体积。两部分的内容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数目守恒与孩子的生活更接近。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问他们:“宝宝,这里有几个呀?那边有几个呀?它们一样多吗?”我们还会引导他们去数一数,比一比,这无疑之中让孩子掌握了判断数目守恒的方法。因此孩子在进行数目守恒活动时,不是去学习一种全新的办法,而是去概括和提炼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对于量的守恒的内容,孩子平时接触的较少,因此在活动时,他首先要熟悉守恒的要求,即他要明白是比较什么东西,什么地方是否一样。这对孩子来说,这要花一定的气力才能弄清楚。其次,他还得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这可不象数目守恒,数一数就可以解决了,而是要去比一比,说不定还要借助中间物才能完成。从理解到操作上的难度差异,当然会导致孩子能做到“数目守恒”却不能做到“量的守恒”。 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进行量的守恒时,可做一些相应的铺垫工作,比如让孩子用一个小三角形去测量一个大正方形,量一量大正方形是小三角形的几倍;又如用火柴棒排成不同弯曲方式的形状,让孩子用一根火柴棒去比一比,得出每种形状有几根火柴棒长等。让孩子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进行量的守恒活动,孩子就不会觉得困难而无从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