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 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 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在诵读中感悟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去二三里)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篇古诗诵 读。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 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 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 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 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 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

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 静。

49

[教学重难点l

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1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 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 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 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 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 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 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 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 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1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 “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 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 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 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

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

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 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 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 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 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