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专业论文:浅谈父亲角色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下载本文

社会性发展研究很少,而1986年以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比例下降,社会性发展研究迅速增加(董奇等,199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了不少专著、译著,如薛素珍的《儿童社会学研究》(1984),E.齐格勒等著、李凌等译的《社会化与个体发展》(1988)等。近年来,我国心理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在数量上已接近甚至超过认知发展的研究,其范围涵盖了道德认知、意识及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包括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合群、从众、适应、独立性、自信心、攻击—挫折和亲社会行为)以及独生子女等课题。

近些年我国心理学学者曹子方、刘金花等作了父母教养态度与幼儿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庞丽娟等作了婴儿亲子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关于父亲角色的话题一阵热过一阵,尤其在1996年、1997年,几乎形成了一场全国性大讨论。常常会见到各种醒目的大标题:“今天的父亲失去了什么”、“父亲为何淡出家庭教育”、“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发展心理学家)逐渐关注起家庭成员的角色、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尤其是父亲角色,他既要“养家糊口”,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健康发展,父亲需挑起肩上的重担。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证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只处于次要地位的假说。

孟育群在《少年亲子关系研究》一书中提到,父亲若对子女的管教态度为干涉型的,那么子女表现出的人格特征为:心身发展的迟缓,情绪不稳定,遇到挫折容易失去心理控制,忍耐力差,总想推卸责任。因受大人过多照顾、保护、影响了和同龄孩子的接触,因而社会性成熟也较迟缓、依赖性强,易于冷淡、孤僻、对社会不适应,做事权宜敷衍,缺乏远大目标和理想。溺爱型的父亲易使幼儿人格发展受阻,影响情绪发展,易动感情,缺乏挫折耐力,有较大的依赖性,经常期待他人的帮助,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社会学研究表明父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增强,在儿童时期(3-11岁),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母亲,就会使孩子的情绪波动和不安宁。而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幼儿期,父亲对子女的成长作用不亚于母亲作用。 1.

幼儿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性的发展,心理需求

扩大,他的

需求从对自己的吃、喝方面转向外界,他们向往参与外界活动,这时母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他就希望从父亲身上获得。

2. 在我国具有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以至在现实社会中,多数家庭中父亲一般比母亲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对外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父亲的意见举足轻重。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父亲比母亲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更显著。

当然,每个家庭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也有部分家庭,母亲文化教养高,以身作则,教育思想、教养态度比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比父亲大。这说明父母对幼儿成长影响的大小,关键在于父亲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对子女的教养态度。6

尽管父亲对于孩子性别角色发展和父亲身体的缺失之间的关系已有广泛的研究,但很少有致力于父亲心理缺失(父亲健在,但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使孩子从心理上感到好像没有父亲一样)的研究。Lamb(1981)指出“父亲在心理上缺失的孩子(冷淡、难接近)与父亲在身体上的缺失的孩子所受的影响相似。”

基于以上国内外研究,关于父亲角色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在有的资料中偶

然提到,提醒大家重视父亲角色行为的文章书籍也不少,然而针对父亲角色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研究则极少见。 3 分析思考

直到20世纪60—70年代,父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才被研究者所重视,之前仅把父亲作为养家糊口的人,并未给予重视。因此关于父亲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年来父亲角色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另得出以下几点: 3.1 父亲角色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要言传也要身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最早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场所,每个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的发展、品质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当《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这些书目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可能联想到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角色——父亲。子女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父亲有着重大的责任。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的父亲把智力偏低的卡尔·威特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甚至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天才;美籍华人刘墉成功地培养了一对出色的儿女;我国赏识教

6

孟育群 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10 P87

10

育倡导者周弘给予双耳失聪的爱女周婷婷神奇的教育,帮助婷婷成为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留美硕士生。这些都体现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父亲这一角色行为,父亲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也至关重要。父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无穷的动力。父亲这一角色从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父亲这一角色行为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

有研究表明,幼儿从2岁开始,就偏好于与父亲一起游戏,且在与父亲一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得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他们玩得更加活跃和愉快,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而父亲这一角色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2 父子关系与子女的社会化

良好的父子关系对促进子女的社会化,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早期家庭教育中父子关

系,对子女的社会化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就父子关系,家庭教育同3—9岁儿童社会化的关系。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父子关系,对子女社会化发展也必将产生不同的结果。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因其家长将子女视为附庸,对子女的行为给予过多的干预,压制了子女的独立性、创造性。家长多采取强制手段让子女听命于父亲,无视子女的兴趣和意见,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对子女违背家长意愿的行为采取训斥、惩罚等粗暴态度。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家庭教育促使父子关系淡漠。父亲与子女各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范围,家长任凭子女自由地、无拘束地发展。父亲对子女的思想、情绪知之甚少,对于子女的行为没有规范要求,放任自流,不负责任。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使父子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父亲视子女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注意调动子女的主动精神,培养子女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子女的期望、要求、奖励、惩罚较恰当,注意使子女明达事理,尊重子女的意见,并能及时纠正个人在家庭中的失误。

3.3 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影响的区别

当幼儿在玩一种跨跃障碍物的危险性游戏时,可能会因感到害怕而使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或寻求成人的帮助,母亲可能会对孩子说:“宝贝,别怕,妈妈在这边接你,做个勇敢的孩子!”等一连串的话来劝导孩子或干脆不让他玩了,而父亲面对这一情境,可能并不会说太多的话,只是站在障碍物的另一端伸出双手迎接孩子,只说:“过来!不怕!”此时父亲的坚毅和果敢已经给了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11

上述不同也导致父亲和母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不同,母亲易于以家庭为中心,而父亲的人际交往范围较广,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父亲常会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带领孩子去野外欣赏大自然,开阔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同样父亲认真工作,较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等均会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此外,父母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双方角色要配合默契,做到严中有慈,慈中有严,严慈相宜。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刚柔相济的家庭中一定会获得良好发展。 3.4 父亲角色行为的缺失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卢梭在《爱弥尔》中也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既提到了母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影响,也提到了父亲对孩子应尽的职责。他认为,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7一个合格的父亲对孩子不应该只有生养的义务,也

应该有教育孩子的义务。而现实中父性教育的缺失并不少见。

父亲将社会带入家庭,也将家人带入社会。幼儿可以从父亲身上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规则,同时可以学到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从而在新的环境里更从容地适应。早年失去父亲的幼儿,在幼儿园更倾向于独处,在同伴交往方面出现障碍,而成年后则有可能较难保持与人的良好的关系,自我概念不如正常家庭的儿童。而与父亲的交往能使幼儿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产生满意的态度,并使其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具有更大的信心。

据调查,父亲角色行为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尤其是对男孩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在妈妈带男孩的单亲家庭中,缺乏父亲的榜样作用,孩子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性格自卑、畏缩,有的儿童感到母亲及周围人对自己期望过高,产生较大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孩子优秀品格的形成,孩子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难以形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缺乏人际交往技能,不利于其以后社会性的发展。父亲的作用不在家庭内部,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他的责任是带领孩子从家庭的小天地走向社会的大舞台,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4 几点建议

7

卢梭著;李平讴译.爱弥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11月,第23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