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 下载本文

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 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7、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微动脉收缩 B、后微动脉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E、微静脉收缩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肺内DIC形成 B、急性肺淤血水肿 C、急性肺不张 D、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E、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9、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 D、先抑制后兴奋 E、改变不明显

10、下列何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的始动环节是血管床容量增加

A、大量失血 B、严重脱水 C、强烈疼痛 D、心肌梗死 E、挤压伤 11、休克I期选择性血管收:

A、心、肾、肝 B肝、脑、 肠 C、肺、皮肤、脑 D、心、肺、肝 E皮肤、肾、肠 12、目前认为休克的本质是

A、微循环障碍 B、血压下降 C、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D、神经调节障碍 E、局部体液因子分泌亢进 四、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休克肺的临床表现?

A、进行性氧分压降低 B、进行性呼吸困难 C、进行性高碳酸血症 D、肺部有湿性罗音 E、发绀 2、引起血管源性休克的原因包括:

A、过敏 B、感染 C、烧伤 D、高位脊髓损伤 E、剧烈疼痛 3、下列哪些是休克的临床表现?

A、尿少或无 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

C、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D、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 E、血压均下降 4、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主要表现在:

A、血管重新分布 B、自身输血 C、外周阻力增加 D、汗腺分泌增加 E、回心血量增加 5、休克发病的始动环节是:

17

A、血容量减少 B、血压下降 C、血管床容量增加 D、毛细血管数目增加 E、心输出量急剧下降 6、休克早期代偿的结果有

A、心脑血流量明显增加 B、血压正常或稍高 C、肾血流量减少 D、肾血流量明显增加 E、心脑血液供应暂时得以保证 五、问答题:

1、试述休克早期微循环障碍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2、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具有什么代偿意义?

[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

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2.休克肺是指严重休克出现进行性缺氧和呼吸困难,导致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属于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

3.自我输血:由于容量血管中的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以及肝脏“储血库”的动员,可使

回心血量迅速增加。

4. 自我输液:由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毛细血管后阻力高,使进入毛细血管

内的血流减少,流体静压随之下降,有利于组织液回流而增加回心血量。 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的和自我破坏的炎症。 6.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短时间内两个以上的器官相继/同时发生功能衰竭。 二、填空题

1.⑴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 ⑵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 ⑶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

2.⑴ 失血失液 ⑵烧伤 ⑶创伤 ⑷感染 (5)过敏 (6)急性心力衰竭 (7)强烈神经刺激

3.⑴血容量减少 ⑵外周血管床容量增加 ⑶心输出量急剧下降 4. ⑴高排低阻型休克 ⑵ 低排高阻型休克 ⑶低排低阻型休克 5. ⑴去甲肾上腺素 ⑵ 肾上腺素 ⑶ 多巴胺

6. ⑴速发单相型(原发型) ⑵迟发双相型(继发型) 三、单选题

18

1、D 2、C 3、D 4、A 5、C 6、E 7、D 8、E 9、C 10、C 11、E 12、A 四、多选题

1、ABDE 2、ABDE 3、ABCD 4、ABCE 5、ACE 6、BCE 五、问答题

1.1)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具体表现:①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不同程度开放。

2)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增多,作用于α受体,使微血管收缩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若作用于β受体,则使动-静脉吻合枝开放,加重真毛细血管内的缺血状态;血管紧张素Ⅱ、血栓素A2、加压素、内皮素、白三烯等亦有缩血管作用。

2.①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心脑血管扩张,皮肤、腹腔脏器血管收缩 ② 动脉血压的维持。机制:a. 自身输血,回心血量增加b. 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量增加c. 外周总阻力增加d 自身输液: 组织液进入血管。

第六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名词解释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裂体细胞 二、填空题

1、DIC的最常见的原因是(1)。

2、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包括⑴、⑵、⑶、⑷。 3、根据发展过程,典型的DIC可分为⑴、⑵、⑶三期。

4、根据凝血物质消耗和代偿情况,可将DIC分为⑴、⑵、⑶三型。 5、DIC的主要临床表现是⑴、⑵、⑶、⑷。 6、DIC引起出血的机制是⑴、⑵、⑶。

7、DIC时华-佛综合征指(1) 发生出血性坏死,席汉综合征指(2)发生坏死。 三、单选题

1、DIC最重要的特征是:

A、微血栓大量形成 B、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C、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亢进 D、凝血功能异常 E、出血和溶血

19

2、DIC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液凝固性

A、增强 B、降低 C、先增强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强 E、主要是纤溶活性的改变 3、哪项属于DIC的诱因

A、胎盘早剥 B、病毒性心肌炎 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D、恶性肿瘤 E、实质性器官坏死 4、DIC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A、低凝期和高凝期 B、高凝期和低凝期

C、高凝期、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D、低凝期、高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E、低凝期和纤溶亢进期

5、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

A、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B、DIC时产生的毒性物质所致 C、DIC造成微循环淤滞,缺血缺氧 D、交感神经兴奋,自由基产生 E、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6、DIC出血最主要的因素是

A、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B、血管通透性增高 C、多器官功能障碍 D、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7、DIC引起的贫血属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 中毒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8、红细胞大量破坏时释放哪种物质在DIC发病中起直接促凝作用

A、磷脂 B、纤活酶原激活物 C、凝血因子 D、凝血酶 E、激肽释放酶原 9、DIC的原发疾病中,下列哪种最为常见:

A、外伤 B、组织损伤 C、胎盘早期剥离 D、感染性疾病 E、过敏性疾病 10、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主要是由于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微循环血流汉滞 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加 11、下列哪项是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

A、凝血因子Ⅻ被激活 B、组织凝血因子大量入血 C、纤溶酶原激活和生成 D、凝血因子V被激活 E、凝血酶生成增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