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 、试管丙中是将镁粉降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uSO4==MgSO4+Cu b、经讨论后,甲实验可证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铁,乙实验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故该方案可以优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Fe>Cu
c、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即至少含有铁,而 铜是肯定存在,因为在两试管溶液倒在一起之前,就已经生成了铜,故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铁(或Cu Fe)考点: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16.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
所指仪器名称.a_____;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将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②_____.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①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E中导气管口应接近瓶底(①②所填写内容可互换) (3)CO2(或O2)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
试题分析:(2)①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②E中导气管口应接近瓶底,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3)C装置属固液在常温反应的发生装置,E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组合装置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4)装置B中可把固体放在隔板上,当打开止水夹时,发生反应,关闭止水夹时,固体液体分离,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基本实验与原理分析: I.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能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性质。
II.现有固体混合物(硝酸钾、少量氯化钠、泥沙),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把硝酸钾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步骤为:①_____________;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再过滤;⑤洗涤晶体;⑥干燥晶体; (2)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 (3)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锥形瓶 2KMnO4
ΔK2MnO4+MnO2+O2↑ ②④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熄灭,
则满 不易溶于水 加热溶解 漏斗 防止硝酸钾析出,被过滤出来 除去硝酸钾表面残留的氯化钠杂质 【解析】 【详解】
I(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装置①是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故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
ΔK2MnO4+MnO2+O2↑。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的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发生装置选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④,故组合装置为②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熄灭,则满。装置③是排水法收集装置,能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II. (1)运用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低温度就可大量的结晶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降低温度不会结晶析出,所以先得到高温下的二者的混合溶液,趁热过滤将泥沙过滤除去,然后降温硝酸钾大量结晶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再过滤得到硝酸钾晶体。洗涤干燥晶体即可得硝酸钾。故填:加热溶解。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填:漏斗。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降低会析出,因此要趁热过滤,只除去泥沙。故填:防止硝
酸钾析出,被过滤出来。
(4)得到的硝酸钾晶体表面混有少量氯化钠,要通过洗涤除去。故填:除去硝酸钾表面残留的氯化钠杂质。
18.请结合下列给出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D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组装制取装置时,若选用了所给仪器中标号为C、F、H、L、M、N、O的仪器,还可选用所给仪器中的____。
(3)选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开始反应后,有气泡冒出就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4)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O2,若需制备32gO2,理论上需消耗_____g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长颈漏斗 A(或BE) ①③ 680 【解析】 【详解】
(1)标号为D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组装制取装置时,若选用了所给仪器中标号为C:集气瓶、F:单孔塞、H:橡胶管、L:玻璃管、M:玻璃管、N水槽、O毛玻璃片的仪器,若组合固液发生装置,还可选用所给仪器中的A:锥形瓶;若组合固体加热装置,还可选用所给仪器中的:B、试管和E铁架台; (3)选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选项正确;
②开始反应后,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③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防止气体泄漏;故选项正确; 故选:①③;
(4)解: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2H2O268xMnO2=2H2O+O2?32 32g6832? x=68g, x32g理论上需消耗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小明称取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杂质仅为氯化钠)12.4g,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12.5%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得: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7.3%=7.3g。 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68?680g。 10%Na2CO3106+2HCl=2NaCl+CO2↑+H2O73117y44z
x7.3g1067311744===x7.3gyz解之得x=10.6g,y=11.7g,z=4.4g。 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12.4g-10.6=1.8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1.8g=13.5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13.5g×100%=12.5%
12.4g?100g?4.4g故答案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