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 下载本文

是孔夫子一生过程中证实,而教于弟子,故学而第一之中,便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之言说,及其主忠信,益友损友之论,过错之说,“过则勿惮改”等等,皆是其求学时之证实,而后教之于弟子也。

因此孔夫子至于三十岁便可立志行道了,处事就有一个不变的原则,确定了人生非走一个“道”字不可,便开始寻道了,到了四十岁不疑不惑的体会到大道的真诠,宇宙的原则,有形无形的原理,甚至任何细微,不可言不可道的妙理,通通的了解了。

到了五十岁时柱下问礼得到老子的印证,而受了天之明命,删诗书,定礼乐,以至作春秋,传一贯真传于颜渊,曾子而至子思孟子,而留四书之典范,以作未来作为白阳之经书了。

至于六十而耳顺者,自十五岁求学至七十二岁之归空之过程六十年间,尽管人家,说什么话,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毫不动心,不生气,不怨恨,心里能够平平静静的接受的。

至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出生至归空七十二年间,心之动静,皆由天心所发,没有作出一点不规矩的事情出来,因为孔夫子自十五岁之前,得母之好家教前生又是水精子,前后没有不良坏种子作来生的无明,故一生七十二之中间,皆能自由从心所发,而不超过天理范围,故最终方能成为大成至圣先师了。

护法堂保生大帝 孙降

保护黎民固善根 生生化化为人勤 大中至理通天窍 帝德皇恩涤俗尘

今宵九天司命真君到堂欲述人生真谛,愿诸善信勿失礼仪,排班接驾,余退。

九天司命真君 张降

九气清风摒品竞 正道无私秉权衡 天降一策仁者得 得指拳拳表虔诚 司居北斗乾坤地 三畏九思认理明

命中秀气天理在 固然常寂如水清 真性圆陀无私欲 君德无亏善子度 张篇警世开觉路 笔挥粗理言句劣

坚志修道复性灵 修身立德向前行 护法心灯接原灵 隐有珠玑须究精

论人生真谛

咳!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宿夕青云志,蹉跎一老翁,莫笑他人老,终思烦到老,马知万里速,云世不及尧,人间求足无时足,天上算多一字多,千算万算不如天一画,莫非一之大,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圣,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万物生化,皆一之妙用,“天”字则“一”之“大”,“土”字上下皆一,上“一”得天之气,下“一”地之气,“1”天理一贯成为“土”,“土”者中央戊己,戊己“土”得“一”则“王”,人之性也,明师一点“、”其主人现矣,此主人是大地众生见性之主人翁,本来纯善,则有理走遍天下,不得一点“、”,主人不现,无理寸步难行,自古圣人作字,象形作字,字字含意,包罗万象,流传至今。

人之灵性皆得天之理,此理至大至刚,至虚,至静,至神,至明,至尊,至圣,故儒所学,为“学而第一”作为学之始,不学无知,诚可知也。

孔夫子勉励大众,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于求之者也,古是什么,是古道上有“十”字下有“口”字,此古之道悟之其理无穷,天下有学而未能成者、未有不学而能成者,故古如是吾人今也不得不黾,勉步圣贤之后尘,自有光明之可见,圣人之言,如日月之中天,人之升,皆以践迹圣人之步履,人之坠,则步愚人之行事,关键出于人之心,能找出人生之真谛,或者不能而已矣。

人得天赋之命而谓性,该何行事可达人生之真谛,试思世道昏沉,是人心之自昧,着迷流浪生死孽海之中不识生乃死之源,死乃生之根,轮回六道转变不停,故须寻回人生本源,达乎人生真谛,本源者,天命之性,欲率本源之性,当晓知其止处,至善之地,否则盲修瞎炼,自以为行善是道,不知天地之根,失乎人之真谛也。

古圣曰、能知一二三则可学神仙,天地万事万汇,从一而始,至于九,归于○,复始为一,天地间无一之动,怎可知○之妙,故一为体,三为用,由三继而至九辗转盘算,三之中有一二,知到三者,天地万物无有不尽知者也。

天地真理三百六十度,度度玄奥无穷,无穷之理周于人生一身,由一而九归其“○”,又复始,中医诊脉亦以三部九头可察阴阳之虚实,由一而三,三而九,浮中沉,寸关尺,三部各三按而察之则可知其人各脏是否有疚,故天地不失其度,人亦不可失其度,度不失则有规,合行事之矩,规矩不紊,真谛不失也。

天地循环之理,一周身悟可知也,万物合乎人身,各应其度,五行顺其生,生克有制,犹如,居诸迭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顺乎天理,人与天地合,三

才不失其位,在佛慈悲,在儒忠恕,在道感应,皆是不失其位之故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天地定理,君子守其谛、以和其定理而可知远,天地循其理,故能高明博厚,人能循其理,则可致远成圣成佛。

一切万汇由天,天能胜人,而人怎胜天,是可学天,该尽人事以效天命,天地旋转万古不息,人生亦可攸攸长存,万世不朽,方合人生之真谛也。

本堂观佛祖 廖降

观看人间祸劫延 音声震动九重天 佛神仙圣凡人做 祖指玄关三六传

今宵清虚府昭烈大帝降临本堂,诸生排班迎接,余退。

清虚府昭烈大帝 降

清风明月降临堂 府内藏玄无二法 烈盟当记桃园迹 帝德巍峨多得福 又诗

护道三期化俗尘 心思无恶修身子

虚实伪真悟性空 昭光映彻三期宗 大慈大悲莫怕惶 降鸾济世挽颓风

法则无畏三施臻 灯照人间度众真

天上天下求道好 灯光指引善良人 著书立说行功果 造就金篇化迷律 词

灯光照耀 修子诚虔 著书立说 普化大千 不争名利 道气参天 大限时刻 消遥无边 聊陈几句 参赞金篇 矢志不怠 道运绵绵

论谈人生

夫人之生也,万有动物之中,最为殊胜,为万物之灵,高贵无比,其五官百骸之聪明,较诸一切生物,有过而无不及,孝经云:天地之性,惟人为贵,其贵为万物之灵之外,俱有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及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可云是万善俱备,惟人也。

人仁也,其天地之德也,阴阳之交,鬼神之会,秉五行之宿气,故有仁义礼智信,其谓万灵之首,非一切异类之可及,即在于此。

人之异于它者,有苦有乐,有善有恶,此乃秉后天之气,非原来之天德,思想敏捷能干,启发原来之天德,是诸佛菩萨所之由径,人类修行,修六度万行,是弃其苦乐及善恶之心,乃是恢复本来之面目,人之成道,是重回本来之体在,非由外来之成也。

人之修道,须弃其善恶之心,不足补之,有余者损之,虽有牺牲,乐在其中,以众生之心相比,虽无诸天之乐,亦少三涂之苦,实则修道子其有特殊之好处也。古人云:诸天耽乐,修芦方慎。地狱沉休,愁愁之苦。鸟兽怀戒,戒之悲,可以整心虑趣。菩提者惟人道之为臻耳。是人之仁,人本仁,是与异众有特别之处,而人以糊糊涂涂而过一生,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而不明生有何义,死有何哀,故欲发大胜心探讨人生奥妙,方不负今生之为人也。

人类之价值,是知与不知,智与不智之分别,圣仙佛神,均是人也,是知智之与凡夫之不同,凡夫徒丧光阴,惟利是图,迼成轮回种子,及浩劫之由来,是故人类最高之思想,莫过修道寻回本来之面目,与圣仙佛神之同在也。

夫人类之受生,是以因缘之果报,起于惑业苦,演变于如佛之所言,十二因缘,由无明乃至老死,轮回不息,乃是人生之一切善恶业因,皆由无明之念也。

无明之惑而造业,由业而结果即是苦,众生无明之心不去,谁能逃过因果之苦乐,实则科学家亦不能否认,实有因果之定律也。

不思议,业力虽远而必常牵果报,成熟之时,欲避难脱,试思因果之牵连,以致人类之富贵贫贱不均,谁不思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只因业力所拘而不能如愿,借引佛家所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谬也。

世人应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未有有因而无其果,亦无无因而得其果,故众生同于莳种所得之结果,汝自莳之,亦自食之,由此便知人生之一切富贵贫贱,顺逆寿夭穷通等等,莫非是自作自受,非神之滥加祸福,更非天之不公也。

是诸佛能明斯理,是诸圣能透其中,以道为中心思想教诸世人,慎勿造因,有因必有果,决不能免,业力所造其结果,谁也不能转,除非悟道成佛仙,终须必由其因而果报。

孔夫子叹颜回之短命,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云,又对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乎,回云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由此之“命矣夫”之言,足见一切皆是因果之相成,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