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笔记完整图解版(编导自习室) 下载本文

事诗

特作品 作品,下部则突破狭隘的爱情主题,成为后来人文主义文学的萌芽。

13

西方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ct)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表现为:①用人权反对神权;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是人本主义和基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教精神的结合。 ·人文主义文学 2、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优良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其文学特征表现为:①在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以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积极传播人性、人权、现世幸福、科学知识和国家统一等新的思想观念。②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③文学形式上丰富多彩:戏剧成为最完美的艺术形式;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主要体裁;抒情诗也大大繁荣,十四行诗成了欧洲重要的诗体。④具有民族风格。 代表国家/文学 意大利 代表作家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发展概况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祥地。诗人但丁、彼特拉克、短篇小说家薄伽丘是意大利和欧洲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他们为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法国 代表作家 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 包括366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歌颂了诗人对劳拉的爱情,而且表达了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 运用框架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第一次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广泛反映了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全书贯穿反腐败罗马教廷、反意大利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禁欲主义、宣扬幸福在人间以及要求国家统一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奠定了欧洲短篇小说创作的基础。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酝酿于15世纪末,形成于16世纪,涌现出以七星诗社和拉伯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文学。七星诗社——贵族倾向;拉伯雷——民主倾向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抒情诗《歌集》 拉伯雷 龙沙 蒙田 西班牙 代表作家 通过塑造巨人国国王及其子两个巨人形象,赞美了从宗教束缚中走出来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和人的力量。神瓶上的启示“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艺术上运用了讽刺、夸张手法。 爱情诗《给爱兰娜的十四行【七星诗社】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位诗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革新。诗社提出的关于建立统一的民族语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诗》 言和提倡诗歌改革的主张,为法国文学革新作了贡献。诗社的宣言是《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中心人物是诗人龙沙。 法国16世纪后期的散文家 《随感录》 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16世纪后期-17世纪初,西班牙、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产生了维伽、塞万提斯、斯宾塞、马洛、莎士比亚等一批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全面兴盛,欧洲文艺复兴文学达到了高峰。 法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小说家 长篇小说《巨人传》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无名氏 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 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作家,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先驱 《小癞子》 塞万提斯 维伽 英国 代表作家 历史悲剧《奴曼西亚》 《惩恶扬善故事集》 《唐吉诃德》 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 代表作《羊泉村》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以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这类小说往往具有“出身-教育-浪游”的情节模式和“货运列车”的结构模式,通过主人公的流浪,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它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特别是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方法,产生过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称该集为“社会的变形”,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西班牙封建社会各阶层生活面貌的短篇小说集。可分为意大利小说型和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型两大类。 写羊泉村村民集体抗暴,国王最终无奈赦免青年农民和姑娘劳伦霞的故事。维伽主张戏剧创作应“和自然一样”。塞万提斯称他为“自然的奇迹”。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乔叟 托马斯·莫尔 司宾塞 马洛 英国诗歌之父 英国都铎王朝重要人文主义作家 发明独特的诗节——斯宾塞诗节 莎士比亚前戏剧界最重要人物,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莎士比亚同时代重要剧作家 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戏剧家、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代表,近代欧洲文学奠基者之一。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生称誉他为“时代的灵魂”。 本·琼生 《坎特伯雷故事集》 幻想小说《乌托邦》 《仙后》 《帖木儿》《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马尔他岛的犹太人》 《个性互异》《伏尔蓬奈》《炼金术士》 一、历史剧、喜剧时期 1、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 2、9部历史剧 框形故事,含24个。栩栩如生地勾勒了一幅当时英国社会绚丽多彩的风情民俗画卷。 通过一个回到英国的水手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的高峰。 文学天才。29岁被谋杀。 主要成就是喜剧,而他的喜剧又主要是根据他的气质理论创作的。他认为不同的气质产生不同的性格、心态与行为,并对此在第一部剧作《个性互异》中进行了详细探讨。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期。全国上下的爱国主义热情普遍高涨。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进步思想,形成了人文主义世界观。该时期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 早期所写的两部长诗是《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和《鲁克丽思受辱记》(1594)。前者突出爱情的力量;后者歌颂鲁克丽思的清白纯真,谴责荒淫强暴行为。十四行诗歌颂友谊爱情和美的主题。 均以帝王的名字命名,再现王权确立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封建制度逐渐崩溃的趋势,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以《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喜剧形象塑造得最成功。他是一个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没落骑士的典型。厚颜无耻、幽默乐观、浑水摸鱼,滑稽乖巧,使人觉得并不讨厌。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4 莎士比亚

3、10部喜剧 《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悲剧时期 1、《奥赛罗》 2、《李尔王》 3、《麦克白》 4、《雅典的泰门》 5、《哈姆雷特》 三、传奇剧时期 1、《暴风雨》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艺术成就】 【莎士比亚化】

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表达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和抒情气氛。作品主人公大多数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男女青年。代表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二十一夜》等。 最富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喜剧。成功塑造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妨碍了他赚钱,于是他处心积虑设下一磅肉的诡计欲置其死地。 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但喜剧色彩较浓,具有悲喜混合的特色。 1、共创作悲剧7部,喜剧4部。莎士比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和不可调和性。创作中轻松愉快的色彩被悲愤忧郁的情调所代替,揭露批判的力度加强,即使写喜剧也带有深深的悲剧色彩。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 2、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悲剧中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或人物集团与人物集团之间的外部冲突,也有人物内心两种力量的冲突。主人公性格复杂,并在内外两重矛盾冲突中发展变化,最后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人物同归于尽。 奥赛罗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理想被丑恶现实毁灭的悲剧。 剧本写的不仅是一般的子女忘恩负义的故事,而且深刻反映封建社会关系崩溃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李尔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从一个刚愎、专横的暴君降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亲身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亲眼看见了民众的苦难。第三幕暴风雨一场戏,是全剧的高潮。李尔王经过人世间狂风暴雨的冲刷以及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变成道德完善的新人。李尔立场的转变,显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寄托了作者对在位君主的希望。 根据苏格兰历史编写,是四大悲剧中气氛最为阴暗可怖的一出悲剧,以情节紧张紧凑、文字精美简练和短小精悍著称。悲剧的主题是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如果不加克制,它会使一个好人变成恶人,小则自我毁灭,大则害国害民。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夫妇就是作者塑造的这方面的典型。 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以金钱为杠杠的炎凉世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揭露。其中最有名的是泰门在挖野菜根时找到黄金的一段独白,被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引用来解释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莎士比亚将其个人复仇的悲剧概括为饱含人文主义思想的社会悲剧,大大深化了故事的主题。这突出表现在: ①哈姆雷特在复仇上的延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复仇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哈姆雷特就必须超越复仇,对整个国家的命运作出全盘考虑。其次,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②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是否成功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拓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③ 莎士比亚创作晚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该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从现实中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出路,便转向了幻想世界。宽恕、和解是贯穿莎士比亚传奇剧最重要的思想特征。剧中人物和情节带有传奇色彩,情节离奇曲折,浪漫主义色彩浓郁。 该时期代表作,被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写仁慈的米兰公爵凭借魔法让恶人受到教育,恢复王位,宽恕弟弟的故事。全剧在大团圆中结束。 1、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如《威尼斯商人》和《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亚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或形势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2、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如哈姆雷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夏洛克一方面是个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等。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李尔王在位时的刚愎与失位后的痛悔等,这样就使人物更加内涵丰富,真实可信。 3、莎士比亚擅长用内心独白的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重要独白有6次之多,每次都推动剧情发展,为完成人物性格塑造起了关键作用。 4、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特征。他的剧本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贴合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他还善于使用恰当的比喻、双关语、成语和谐语,不仅丰富了表现力,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莎士比亚戏剧为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不仅非常欣赏莎士比亚,而且还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原则,这就是要求戏剧创作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15

西方文学·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代表国家/文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代表作家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和市民世俗文学。 2、、巴洛克文学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发展概况 1、40年代革命时期,出现了革命诗人弥尔顿,其创作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情绪; 2、60年代王政复辟时期,宫廷古典主义风行一时,代表人物是屈莱顿; 3、、来自下层的清教徒班扬,在创作中则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民主倾向。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约翰·屈莱顿 约翰·班扬 理论著作《论剧体诗》 梦幻寓意小说《天路历程》 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主要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魔鬼撒旦的诱惑下,违背了上帝的戒规,偷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长诗《失乐园》 故事。在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魔鬼撒旦。作者赋予这一形象以双重的性格:既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又骄傲自大,为非作歹,成为堕落天使。透过他的这一性格,诗人暗示了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 17世纪英国最杰出诗人,他的创作,表现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叙述了耶稣不为撒旦所诱惑的故事。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犯罪而失掉乐园,人类处于灾难之中,人子耶稣抗拒了撒旦的种种约翰·弥尔顿 了资产阶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 长诗《复乐园》 诱惑,经受了种种严峻考验,从而得以布道,为人类恢复乐园。通过耶稣这一坚贞不屈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资产阶级革命者坚定的意志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取材于《旧约·士师记》。写力士参孙为报仇最后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在王朝复辟时期所受迫害的悲愤心情,以及宁死不向复辟势力妥诗歌悲剧《力士参孙》 协的决心。 1、17世纪的古典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并在法国得以繁荣,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戏剧的成就最高,出现了以高乃依、让·拉辛为代表的悲剧家和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家。 2、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3、【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2)思想上崇尚理性;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 4、【三一律】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也加以规范化,形成了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的主要规则之一。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 代表作家 地位影响 代表作品 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英国古典主义奠基人之一 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高乃依 让·拉辛 布洛瓦 让·拉封丹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法国古典主义繁荣时期悲剧家。多写被情欲淹没理智的人物,以其悲惨结局从反面强调理性的重要。 古典主义理论家 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 《熙德》 《安德洛玛克》 诗体文艺理论《诗的艺术》 《寓言诗》 1、创作奠基时期 2、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 《妇人学堂》 3、创作全盛时期 通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的冲突中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表现了理性战胜感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写特洛亚英雄赫克托耳的妻子成了阿喀琉斯儿子的战俘。由于她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统一,结果既保住了自己的名节,又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提出了理性原则,被誉为法国古典主义的美学法典。 收有239篇寓言故事。通过动物世界反映现实生活,批判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和缺乏理性,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 主要是滑稽剧与情节喜剧。 主要是社会风俗剧 提出了妇女地位、女子教育、家庭关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它的问世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同时又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时期。通过一系列讽刺喜剧,塑造了一群不同性格的贵族、教士和资产者,揭露了没落阶级腐朽堕落的内幕和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态。 取材于罗马喜剧家普图劳斯的《一罐黄金》。主人公阿巴贡是个高利贷者。为了金钱,要儿子娶又老又丑的有钱寡妇,女儿嫁给富有的老头。生活上吝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作品运用夸张讽刺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 1、5幕诗体讽刺喜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剧作写流落巴黎的没落贵族答尔丢夫伪装成虔诚的天主教徒,骗取了富商奥尔贡和他母亲的信任,霸占其家产。后阴谋败露,被国王逮捕的故事。答尔丢夫是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诚、伪教士的典型。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其社会意义在于它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2、《伪君子》在艺术上遵循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在24小诗之内;地点在奥尔贡家客厅。全剧只有一个布景,人物上场下场,幕换而景不换,重要情节都安排在同一地点而不显牵强,充分显示出精巧的艺术构思。 3、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开场和第1、2幕间接表现答尔丢夫,3-5幕正面表现答尔丢夫。答尔丢夫通过第1、2幕的烘托,他的行为、欺骗、影响和权威被摆在了两派争论的焦点上,收到了单刀直入、一举数得之效:既提出了喜剧的基本冲突,又表现了中心人物和其它人物的基本性格,还为剧情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被歌德誉为“象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 4、喜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如打耳光、隔墙偷听等民间闹剧因素;栢奈尔夫人与子孙们的吵闹等风俗喜剧因素;奥尔贡几乎家破人亡的悲剧因素等。这种独具风格的喜剧手法,使作品既有滑稽戏谑的情趣,又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 5、剧中人物的语言高度个性化,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如答尔丢夫的语言矫揉造作,堆砌辞藻,长篇大论地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道丽娜的语言犀利,明快、生动、朴素,显示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主要是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 莫里哀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采用民间闹剧手法,赞扬了仆人史嘉本的智慧与胆识,嘲笑了上等人的昏庸与愚蠢,显示出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民主倾向。 莫里哀 (1622-1673)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最重要作家。一生创作近30个剧本,大部分是反封建反教会的讽刺喜剧,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其创作基本上遵循古典主义法则,善于运用高度集中概括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性格,遵循生活的逻辑而对“三一律”有所突破,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和现实主义特征。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欧洲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剧家之一,把欧洲的喜剧提到了真正近代戏剧的水平。 《吝啬鬼》 《伪君子》 4、创作晚期 《史嘉本的诡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