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下载本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报告用纸

主要尺寸的选取:

d= 35;d1=21.5;H=100;h=40;d0=M24×2。 螺纹基本尺寸:

螺纹基本尺寸按GB 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选用。 公差:

公差按GB 197—81《普通螺纹公差》Ⅱ级精度。 材料:A3。

热处理:淬火硬度HRC43~48。 技术条件:按GB 2862.2—81的规定。

7 压力机设备选择

冲压设备的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将决定冲压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并与产品质量、模具寿命、生产效率、产品成本等密切相关。

冲压设备的选择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名义压力及其容许负荷、功能的核算、行程距离和行程次数、闭和高度和台面尺寸等。

3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报告用纸

根据传动方式不同,冲压设备共有曲柄压力机、液压机、电磁压力机、气动压力机四大类,其中曲柄压力机应用最广泛。

7.1 压力机选用分析

(1)首先选择压力机的类型,由于曲柄式压力机应用最为广泛,且造价较为便宜,结合厂家实际生产设备拥有情况,选用该类型的压力机。

(2)曲柄式压力机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压力机机身前面、左面和右面三个方向是敞开的,操纵和安装模具都很方便。但由于机身呈C字形,刚性较差。当冲压力较大时,机身易变形,影响模具寿命。由于本次所加工的零件为大批量加工,模具成本可大为降低,且冲裁力不大,适用此开式压力机。

闭式压力机机身两侧封闭,可以前后送料,符合本次模具设计的送料方式要求,但操作不如开式压力机方便。另外,闭式机床刚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具查阅资料,最小公称压力在1600KN以上,是大吨位的压力机型,不适合于此零件的加工。

(3)按照压力机上的连杆数目,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四点压力机。由于本次的模具体积较小,适于用单点压力机。由于制件本身无复杂的工序,所以压力机只要一个滑块,选用单动压力机即可。为了提高制件精度,所以压力机曲拐轴上应有偏心套。

(4)选则压力机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公称压力是表示压力机规格的主要参数。经过前面4.3节的计算可知本次冲压零件需要的总冲压力为313.15KN,则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该大于这个数值,而我国的压力机公称压力已经系列化,根据已有的系列,压力机公称压力值选定为400KN。

总结以上分析,所选用的压力机为曲柄式开式单点压力机,单滑块,曲拐轴上应有偏心套,公称压力值为400KN。

7.2 选用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所计算出的总冲压力,经估算,初步选用400kN的开式压力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名称 公称压力(kN) 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mm) 固定行程(mm) 滑块行程 调节行程(mm) 量值 400 7 100 100 10 3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报告用纸

标准行程次数(不小于)(min?1) 最大闭合高度 固定台和可倾(mm) 活动台位置 最低(mm) 最高(mm) 闭合高度调节量(mm) 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喉深)(mm) 工作台尺寸(mm) 左右 前后 左右 工作台孔尺寸(mm) 前后 直径 立柱间距离(不小于)(mm) 活动台压力机滑块中心到机身紧固工作台平面之距离(mm) 工作台板厚度(mm) 倾斜角(不小于)(。)

80 300 400 200 80 220 630 420 300 150 200 300 210 80 30 结合以上数据,据上海第二锻造机床厂、四川内江锻压机床厂、山东荣成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资料整理。选用机床型号:J23系列开式压力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400kN 公称压力行程:75mm 滑块行程长度:100mm 滑块行程次数:80mm 最大封闭高度:300mm 封闭高度调节量:80mm 工作台尺寸:420mm×630mm 主电机功率:3KW

8 模架闭合高度与压力机闭合高度校核

本次模具设计的厚度(或高度)尺寸及标准选用如下: 零件名称 模架 H 最大 最小

厚度(或高度)mm 260 220 标准代号 GB 2851.5—81 3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报告用纸

h1 h2 上模座垫板 下模座垫板 凸、凹模固定板 橡胶板 卸料板 冲压件材料 凹模 凸模固定板 凹模固定板

45 55 12 11 22 15 25 1 25 17 12 由以上数据结合所设计模具的具体结构,闭合高度计算如下:

H=45+55+12+11+22+15+25+1+25+17+12=240(mm)

而模架的最大高度为260mm,最小高度为220mm,而本次设计的模具在此要求范围内;抽选压力机的最大封闭高度为300mm,封闭高度调节量为80mm,符模具的安装要求,所以闭合高度设计合理。

9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主要是产品图样、生产纲领、现场加工设备及生产条件等;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其主要内容和顺序如下: (1) 零件图的研究与工艺分析。 (2) 确定毛坯的种类。

(3) 设计工艺过程:划分工艺过程的组成、选择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

工方法、拟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4) 工序设计:选择机床和工艺装备、确定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等。 (5) 填写工艺文件

在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往往要对前面已经初步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在执行工艺规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如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新材料、先进设备的应用等,都要求及时对工艺规程能够进行修订和完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