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认识实习报告(大理-丽江-腾冲) - 图文 下载本文

澎湃,险滩处浪花翻腾,气势磅礴,奇险壮观,是与我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5382米)等齐名于世的世界大峡谷之一。

丽江地区自三叠纪以来经历了三期主压力为东西向的应力场,行程近南北向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复式背斜和双剪逆冲断层带,致使玉龙雪山断块强烈隆起,尤其在早期第三纪和中更世抬升最快。在复式背斜核部发育两组呈北北西向的共轭节理。断块强烈隆升,河流追踪下蚀作用显著,形成了现今呈北东向的虎跳峡。

二、湖泊地质作用(洱海地质作用)

(一)、洱海的地质作用

由于湖盆两侧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幅度具有明显差异,苍山东麓断裂垂直差异活动明显,洱海断裂相对较弱,使得湖盆西侧和东侧结构不对称,呈现西岸陡,东岸相对较缓的特点。加之气候冷暖的变化和近代人类活动影响,致使洱海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地质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 (二)、洱海东岸的剥蚀作用

在洱海东岸,湖水受下关西南风的影响形成波浪,湖浪冲击和磨蚀东岸,形成了湖蚀洞穴、湖蚀凹槽、湖蚀岸等湖蚀地形地貌。随着剥蚀作用的加强,湖蚀岸垮塌后退,形成湖蚀平台。湖蚀平台微向湖心倾斜,且有湖岸基岩碎屑堆积(如图)。在湖岸基岩上见有大小不等的由

湖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小溶沟。湖蚀作用使岩石表面多孔,湖蚀崖近地面部位颜色发白,侵蚀作用较强烈;湖蚀平台上有未胶结的砾、石,松散结构沉积。

21

(三)、洱海西岸的沉积作用(喜洲沙咀)

苍山强烈隆升,快速剥蚀,为洱海西岸快速堆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在苍山十八溪和洱海湖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从山前缘带向下到湖盆呈NNW向带状分布的洪积扇、老扇三角洲、现代扇三角洲平原和近岸水下扇沉积。沉积区地貌以喜洲沙咀甚为有名。

三、冰川地质作用(玉龙雪山的冰川地质作用)

第四纪以来,大理-丽江地区出现过多次冰川活动,其中晚更新世的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在地形地貌、沉积物特征及生物种群的变化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丽江冰川是发生晚更新世早期(10-20万年)的一次山岳冰川,推测其雪线高度为3500~4000m,在中甸、丽江等地区可观察到各种冰川特点及古冰川遗迹,如角峰、刃脊等水蚀地貌和冰碛砾石等冰碛物。在丽江冰期和大理冰期之间为下关间冰期,大理冰期之后为现代间冰期。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在海拨约5000m左右的雪线

以上,冰雪终年不化,白雪皑皑,加上海拔约4200m以上有季节性积雪,形成了现代冰川,可以观察到冰雪覆盖着的各种冰川地貌,如冰斗、角峰、刃脊、槽谷(“U”形谷)、冰蚀湖。本世纪末,随着全球大气环境效应的影响,冰川在不断退缩。

四、地下水地质作用(腾冲热海、塘子铺温泉、蝴蝶泉)

(一)、机械沉积作用

地下水的机械沉积作用主要是地下河流达到平缓、开阔的地带,使地下水的

22

流速降低,水动力减小,其携带的机械搬运物便沉积下来。温泉泉口处,堆积有砂砾、粘土。与地表流水相比,其地下水机械沉积物的磨圆度、分选性都差。其堆积或角砾岩是由砾、沙、泥形成的混合堆积。 (二)、过饱和沉积

过饱和沉积是地下水化学沉积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通常是地下水流出地表,因压力降低导致CO2的逸出,地下水中的溶解物产生过饱和,使搬运物沉积下来。

五、构造地质作用(向阳断层、禄丰县恐龙山红层中小断层)

(一)断裂构造

此区断裂发育较多,现以向阳断裂为例说明之。向阳断裂出露于合山顶西坡,向北北东至北北西,呈弧形转折,地貌表现为冲沟,断层面倾向250°~325°,倾角78°~82°,上盘为上志留统五福组地层(S3w),下盘为下奥陶统向阳组

(O1X)地层。断层破碎带宽10~15米,构造角砾岩发育,可见少量断层泥。向阳组粉砂页岩见有小褶皱,据局部断层段分析,为一高角度正断层,具有张扭性特征。

23

(二)、禄丰县恐龙山红层中小断层

位于禄丰县城4.5公里处,该区域滇西红层属于中生代J-K岩性红色、紫红色薄层状粉砂岩,砂岩。在此经过了地质作用、构造作用,地层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小断层,根据该断层的上、下盘来分析可判断为正断层,如剖面图示。两盘的岩性一致都是红色粉砂

岩。整座山均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由于这里出土了大量恐龙化石。禄丰恐龙化石于1938 年被发现的,是当今世界恐龙化石保存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统称为“禄丰蜥龙动物群”。

六、地震地质作用(大理三塔地震遗迹)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地球内部存在巨大能量的证明 192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