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闹出这样的笑话 - 兼谈范蠡故里争论的由来和发展 下载本文

不要再闹出这样的笑话

——兼谈范蠡故里争论的由来和发展

□赵宗礼 于金献

在某些享有很高信誉度的网站,却在春秋名人范蠡故里问题提上闹出了低级笑话,頓让我对一些网站的看法黯然失色: “范蠡, ‘楚国宛地三户’ (今河南淅川滔河乡人) ” ; “范蠡, ‘楚国宛地三户邑’ (今淅川县人) ” ,这是某网站对范蠡故里所做的注释。

先不说把范蠡故里注释到 “淅川的滔河乡” 和 “淅川县”完全是根据“杜撰说”演绎而来,但就《吴越春秋》 “本楚宛三户人”原著来说,第一个引用时增加了一个“地”字,而第二个则是在“三户”后边增加了个“邑”字,这即不是出自故意的,最起码也是很不严肃的。

闹出此等最低级的学术笑话,怎不贻笑大方?固然,该文库也标出了“南阳”等不同认定的说法,但明显的以毫不沾边的“淅川说”为主,这就不得不对此说来一次彻底地清算和纠正了。

在写这篇文章前, 先让读者看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年多前转发 的一篇当地主流媒体一篇有关范蠡故里的报道:

河南省范蠡研讨会筹备会在宛举行

来源:南阳日报2014-01-02 作者:赵宗礼

2013年12月31日,河南省范蠡研讨会筹备会暨宛城区范蠡研究会成立仪式在宛举行。省市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1994年《南阳地区志》说范蠡“春秋时楚国宛三户人”,也就是现在的宛城区人。近几十年来,在范蠡故里问题上出现了争论。为此,河南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了于金献先生写的《范蠡故里在宛城》一书,用大量的史料进行了再考证。特别是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祖亮

和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丁宏健合著的《范蠡故里考》一书,进一步肯定了《南阳地区志》关于对范蠡故里认定的客观性、正确性。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两部书的作者提供的史料丰富、翔实,有理有据,可以为故里之争画上句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钟永新)

另外,再告诉读者一个新的信息:经河南省民政部门批准,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在宛城区成立, 《范蠡研究》专刊也得到批准创办,河南省和南阳市热心于范蠡研究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 正在为全面研究范蠡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2000多年来的“宛县说”

范蠡籍里的“宛县说”(即原南阳县说)有九大直接的历史根据:其一,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该书(卷41)?“正义”云”:“范蠡,字少伯,楚宛三户人,佯倜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 “后知种必来谒,谓兄嫂曰,今日有客来,愿假衣冠。有顷,种至。”这里不仅十分明晰地注明了范蠡故里在宛县,还详细地记载了宛县“父母官” “宛令”文种发现范蠡的经过。(“正义”, 即“正当的或正确道理”的意思,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740面》 ,也是史记校勘者考证多种说法后取其中他认为是正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常用它作注释经史的简约定论)。 “太史公素王(有王者之德,但不必居王位,是说他的权威性)妙论日:“蠡,南阳人”,时“南阳人”仅指 “宛城” 或”“宛县”人而已,详细地论证在此文章的后边。

其二,出自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该书中云:“大夫种姓文名种,字禽,荆平王时对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

其三,?吴越春秋?还特用“正义”文字为范蠡故里正名。 “范蠡,本楚宛三户人也。”唐代史学巨擘张守节在?史记正义?援引此书时,再次肯定“楚宛三户”的说法,足见对范蠡在宛的肯定性。

其四,晋盛弘之的?荆州记?“正义”亦说:“范蠡,本楚宛三户人也,与文种俱之越”。

其五,东汉袁康撰写的、 同代无名氏补著的?越绝书?中说, “蠡,宛县人,生于宛囊或五户之墟......大夫种入其县,得蠡而悦。 ”这里的 “五户”可能是笔误,或原始材料的误传所致,应为“三户之墟”,“墟”同“圩”,即农村小集市。古代:“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见《辞海》对古代“里”字的注释。“三户里”应该是居住七、八十户人家的大村庄、小集镇,而“五户之墟”则应该是居住百户人家的大一点的村庄或集镇,这些都与1990年版?南阳县地名志?和1998年撤地设市后的 《南阳市地名志》 关于“三户里”的解释:“三户里,春秋时行政区名?旧址在今南阳县三十里屯村附近)属楚国宛县,春秋末政治家、军事家范蠡故里”,特别是与郦道元所作的《水经校注》书中“城南三十里的” “故宅”说相吻合。至于“或” 字呢?

这里并不是指的“另一个地方” ,而仅仅就是古“域”字,见《辞海1989年版.3536面对“或”字的第2个注释》 。据此可以理解为,范 蠡故里的大致范围就在宛县一个地域形状像“橐” ,即“口袋型”的农村小集镇。 《越绝书》的作者袁康是史地学家,所以在该书中对山川地貌的描写特别多。 袁康是最早写越国历史和范蠡籍贯的史学家,但他却没有到过南阳,他对范蠡籍贯的认知很可能根据听到的大致情况和“文种为宛令”的主要根据而认定的,所以选用那个“或”字,即“域”字来标明。现宛城区三十里屯村的地貌、地理特征及多方面的地理条件有诸多相似之处。当时的“宛三户里”以南北方向的坐姿位于四季通航的淯水东畔,集镇中有从宛城通往南方的重要通衢-----“宛襄古道” ,集镇的南北两端设有两个渡津,是楚国宛县最繁华的水旱码头,商贾往来频繁,加之这里“距城南三十里” ,信息反馈灵通,有造就像范蠡这样治国安邦人

才的诸多天时、地利、人和条件。

其六,?水经注?定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淯水篇?中说:“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关于“三公城”,?南阳县地名志?解释是“在三户里附近”。

其七,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邓州人物?载:“范蠡,楚宛三户人”,又载:“范蠡祠,即故宅也”。

其八,历代方志都明白地把范蠡籍里锁定在原南阳县(即宛县,今宛城区)。明代邓州人李贤是位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对南阳府的历史沿举和南阳历史名人应当是最为清楚的,他著的?明一统志?中说“范蠡,南阳宛人”,把司马迁泛指的“蠡,南阳人”缩小和界定到原南阳县和南阳城内。?明嘉靖南阳府志?不仅进一步确认了范蠡的故里在南阳县,还特意标出了范蠡庙的具体位置:“府南三十里,祠越大夫范蠡庙”。 清康熙年间的?南阳府志?中有张地图,还清楚标明了范蠡故里在今宛城区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方位上。清雍正年间(1723年)纂修的?河南通志?的记载,与上述几种志书的记载一脉相承,都坚持范蠡籍贯在“宛县”此处。现仍然健在的宛城区文化馆老文物工作者吴湛曾在?宛城胜迹?史料刊物上撰文说,三十里屯村附近“原有范蠡故里碑一座,1958年拉到瓦店南垫桥使用。”1991年在瓦店镇界中村发现的清乾隆27年刻的“古范蠡乡碑”,很可能就是散落在民间纪念范蠡的碑坊之类实物的其中一块。1994年版的?南阳地区志?说的更明白:“范蠡,春秋时楚宛三户人(今南阳县人)”。1985年,时任?南阳地区志?主编的肜良翰先生还在?南阳志通讯.第3期?上发表文章,鲜明指出了范蠡故里在宛城的历史根据,对清初以来突然冒出的“范蠡故里在淅川”说,进行了批驳(见南阳晚报2005年2月2日第

13版) 。

其九,各种工具书的认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工具书,“是中 国社会科学院各个研究所对各种问题的研究成果”,它们都认为范蠡籍里在原南阳县或县级南阳市城内外(即今中心城区)。如1979年出版的?辞海·缩印本?就这样注释:“楚宛三户人(今河南南阳县1991年版?中国古今名人辞典)对“楚宛三户”解释为“今南阳市人)”,即原县级南阳市所辖的范围(今中心城区内外),这都是对“楚宛三户人”的“正义”解释。

清初出现的“淅川说”

2006年,为了弄清范蠡故里所谓“淅川说”的来龙去脉,我用半年时间在南阳市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地方文献,发现“范蠡故里淅川说”的最早“创立者”原来是清初《新内乡县志》的编纂者。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时,现在的淅川县域归内乡管辖,因辖境内有一个叫“三户城”的和另一个叫“三户”的两个古地名。(其实《水经注.丹水篇》说:“丹水东南径一故城,名‘三户城’,昔汉高祖入关,王陵起兵丹水,归汉祖,此城疑陵所筑也。 这个“三户城”应是“汉三户城”怎可能与春秋时的范蠡有关呢?关于另一个叫“三户”的地方,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丹水篇》中说的更明白:“丹水县故城西南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戌也,春秋之三户也。 。而在前边”已经提到的《水经注.淯水篇》中却十分明确地注明了范蠡故里的所在处,特别是:“祠,即故宅也!”和对碑文“文勒可寻”的现场观感,充分说明了北魏郦道元对范蠡故里的明确态度)。可是,《新内乡县志》的编纂者据此便望文生义,把范蠡收录到《新内乡县志.“人物篇”》中:“蠡,字少伯,楚三户人(见史记注)。其实,这一段文字与《史记》毫无关系,是东汉献帝年间人士高诱为《吕氏春秋》“当染”篇作注时对范蠡故里的笼统表达,原文是这样的:“范蠡,越大夫,楚三户人” 《吕氏春秋》是“杂家学

说的代表作”,不是史书,古往今来谁也没有拿它作为人物籍贯考核的依据。更何况,高诱在这里作注时并没有质疑比他早300多年的“楚宛三户人”或“宛县人”之说,就好比说“毛泽东,湖南人”,并不等于不承认毛泽东是“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的详细说法一样,怎能用此作为标新立异呢?然而,《新内乡县志》的编纂者为了把范蠡故里装进辖境内的“三户城”或“三户”的“筐子里”,自知高诱在《吕氏春秋》里为范蠡故里的注释分量轻飘,便把此话“移植”到《史记》一书中。清咸丰年间,淅川境域脱离出内乡,改建为“淅川厅”,1860年(咸丰十年)《淅川厅志》的编纂者不仅沿袭康熙五十一年《新内乡县志.“人物篇”》中对范蠡故里的臆断认定,又在原来错误的基础上大胆推进曰:“范蠡,史记云,‘楚三户人’。三户城即今城南淤村保,明《一统志》谓,‘三户城’在内乡西南,彼时淅川并入内乡,未分县也今仍旧志,‘三户城 ’不远处有晋范晷、范宁、范泰、范晔等数墓,六朝去春秋未久,安知非少伯苗裔耶?”“与其昏昏”,还想“使人昭昭”,因为“六朝去春秋不远”,你怎么能说晋朝析县的范氏不是范蠡(子少伯)的后代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然而,《新内乡县志》和《淅川厅志》却成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所谓“范蠡故里淅川说”的最早根据。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许多所谓的“范蠡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竟对“淅川说的源头”懵懂无知,这正是问题的荒唐和可笑之处。

诡辩新论:“‘宛’管‘析’”

然而,近年来有的专家学者无视2000多年来史志一条线对范蠡故里的传承认定,在“楚三户”说缺乏县域标示的情况下,竟抛出了春秋时代曾经有过“宛”管“析”的“新说”“文种为宛令时,辖区广大,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也就是说,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约3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当为宛令所辖,‘三户’当在其中。”见《范蠡原籍考证》《河南名人籍里考证》《范蠡生平考证》三本书、中有关范蠡故里的说法。该书的作者们都是什么“教授”“学者”、而且是打着“考证籍里”的旗号,对范蠡故里“标新立异”“大胆臆断”的,其中有一个人还是南阳市“范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另两个人分别是河南和陕西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他们的技术职称确实都很高,可是他们的“新说”却是“荒唐的胡说”。根据“澄清谬误”的治学原则,在范蠡故里问题上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先说“宛”,1989年出版的《辞海》一书关于“宛县”的解释是:

“古县名,战国楚邑,秦昭襄王置县,隋改为 南阳县。宛县的范围有多大呢?据多种文献和《南阳县志.地域图》考证,春秋末至东汉期间,“宛邑”或“宛县”的管辖范围,西到今卧龙区王村乡西10公里左右,东到今宛城区金华乡的谢营一代,比后来的南阳县辖境还小。当然,后来也曾时大时小,但最大的时候东西长,南北宽都没有超过百里的距离。春秋末年的“宛县”治所“宛城”距离西南120公里的“析邑”治所,中间隔着“吕邑” (即今的镇平县),“郦邑”(今内乡县),,西南隔着“穣县”,与那些专家学者们一会儿说是“三户城”,一会儿又说是“三户” ,模棱两可的“范蠡故里”,无论哪个地方都相距180公里左右。 再说“析”,据民国初期《新淅川厅志》考证:淅川县“春秋时为鄀地(即古鄀国之地),归治所在今湖北的江陵的南郡管辖。周景王三十一年,迁许(国)于析实,改为析,属楚地”《南阳地区志》说:“秦时分‘析’地为‘析县’和‘丹水县’,属南阳郡。原来,现今的淅川县的属地春秋以前属于古鄀国,其后属于治所在今湖北江陵的南郡,秦以后始归南阳郡管辖。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析邑”,虽和“宛邑”一样同属于县级行政单位,但管辖的范围却比“宛邑”广阔得

多,大致相当于今淅川县和西峡县两个县的疆域。《史记.楚世家》说: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取析十五城而去。”足见当时“析邑”管辖之广。如果范蠡故里真的是“析邑”的“三户”地,根据古人惯用“望郡”“望邑”的写作规则,东汉末的高诱为《吕氏春秋.当染》篇中范蠡作注时,一定会用“鄀三户”或“析三户”的,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析邑”是秦楚经常发生争战的地方,相比而论要比当时的“宛邑”或“宛县”知名度高得多。更重要的一点是,范蠡时代的“析邑”归郡所设在今湖北江陵的南郡管辖(前边已经叙述) 而司马迁时代的西汉时期,无论当时的“析县” “丹和水县”都归弘农郡管辖(秦汉时代司吏部地图.引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和南阳郡毫无瓜葛,所以,司马迁说:“蠡,南阳人”,这是对“楚宛三户人”之说的泛指,并不矛盾。《吴越春秋》说文种被逼伏见剑自杀前,曾仰天长叹:“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的话,这里的“南阳之宰”,只能理解为“曾主管过南阳宛县的意思”,这和“楚宛三户人”的说法并不矛盾,只不过“南阳说”有点笼统,而“楚宛三户人”之说就具体明晰的多了。但无论从哪反面来说,都没有“宛”管“析”之说。说直白了点,近年来出现的所谓“宛”管“析”之说,那是专门为“淅川说”制造历史根据的,最起码是荒唐治学的。

三说“令”, 这里特指“县令”,古代的“邑官”,也即后来的 “县令”。按照《辞海》的解释:“令是百里侯”,令称‘百里才’。” 因此,《三国志.蜀志》说庞统:“谓其才高,不只是治理百里小邑的 人。”有关史籍告诉我们,春秋末、战国乃至秦汉时:“大县称令, 小县称长”“古时候一县辖地百里。“郡”的长官称“守””,相当于 现在的“省长”的职务,历朝历代都称之为“封疆大吏”“国之重臣”。如果当时文种的职务不是“县令”而是“郡守”,那也算“皇恩浩荡”

,怎会舍去高官厚禄,轻易地和一个刚刚结识的穷困潦倒的书生一起远离故国,跑到2000里外的越国去搞“二次创业”呢?有人说:“范蠡籍贯为‘三户邑’即古之丹阳......故属于南阳郡,郡治宛地,大夫文种与范蠡成为知己后,就邀请范蠡住在宛城”见《商圣范蠡研究》。这又是一个“新发明”,不知道“三户邑”之说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范蠡时代南郡所属的“析邑”什么时候划归了“南阳郡”?更不知道这些专家学者们根据的什么。所以,我把清初以来的“淅川说”归纳为:“始出于杜撰,后发展于臆断推进。具体说,杜撰‘史记云’ 缪言‘宛’管析’, 臆断‘范蠡后’ 发明‘两地住’”。此说虽误导了不少对范蠡故里缺乏研究的人,

但由于谁也无法把“楚宛三户里”,改为“楚析三户”这个代表县域符号的“宛”字,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不了2000多年来史志一条线的传承认定,所以“淅川说”就好像没有装任何实物的空袋子一样,立不起来,更谈不上站着脚了。

其实,淅川县真正遵史求是的“文化人”就根本不承认“范蠡 是淅川人”的荒唐说法。1990年版《淅川县志》的总编辑王本庆, 就没有沿袭旧志,信讹传讹,也没有被现代某些专家、学者及新闻 媒体所误导,再次炒作,把范蠡这个本可以是淅川山水增色和“锦 上添花”的大腕级历史名人,收录到《淅川县志.人物篇》中。2004 年底,宛城区史志办公室主任于金献和一位姓白的老学者与本人一 起专门对王本庆进行了电话采访,询问他为什么不把范蠡收录到《淅 川县志》中去。当时已经78岁高龄的王本庆回答说,淅川历史上虽然“三户”和“三户城”的古地名,但经几年的反复考究,始终没有中找到 能与范蠡故里产生联系的内在的史料,也没有在县域内发现什么给范蠡建庙、立碑及谱牒之类的物证,所以,我们考证一番后就放弃了。我的处事

和治学原则是,与我们淅川无关的人,即使是帝王将相,也不能当自己的老祖先摆放到淅川的神龛上。淅川县识之士的风骨、治史、治学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谁占有史料,谁拥有范蠡

“没有资料就没有历史,资料的缺乏就意味着历史的贫乏”;“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史家 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没有史料,就无从谈及治史,也就等于没有历史。因此,研究历史须从史料出发,史料占有的多少和质量,决定一项研究的价值,《历史学家的修养”和艺术.182面》。

综上可见,范蠡故里的“宛城说”文字根据正宗、权威、具体、充分,而且是,上下2000年,史志一条线,还有碑证、庙证、地图作证等,历史已经给范蠡印制了十分清晰的“身份籍里证” “dna”和检验标准,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不可更改的铁案。1991年,淅川县花费巨资,把城东南方向的“马尾巴山”改建为“范蠡公园”,雕铸了范蠡、西施的塑像,作为纪念性建筑本是个好事,但据此就认为这是“范蠡故里”,这起码很不严肃了。当地党政部门据此有作为“政绩工程”,那就大错特错了。2007年9月花费大几百万元,扩大规模,又邀请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到这里开会,让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说“这就是范蠡故里”,并在国家权威媒体上办专页、讲座广为宣传,大造声势等,“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范蠡故里问题上达到了极致。只是,章学诚有句名言:“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史学家第一道德,莫过于忠实”《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术.182面》。现在一些所谓的“范蠡问题”的专家学者们,出于地域观念、商品意识或“打造历史上名人文化品牌”的政治需要,把一些原本十分明晰的“故里问题” 故意设局搅浑,或让它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譬

如,把“宛令”的升格为“宛郡守”的问题,随意将顺阳的范氏与范蠡联宗问

题等等,此说若能成立,那诸多史志书籍都得修改原版,民国以来所有关于范蠡籍贯注释的工具书都得因之而改动,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要事呀!所以眼下就《百度》来说,无论按照那一版的《辞海》中的注释都不会引起歧义,唯独不能再按照现在的注释行事了,把一个与范蠡毫不沾边的所谓“淅川说”当作对范蠡故里的第一注释。当然,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举措,对《百度》来说,当然也是有失面子的,这需要敢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的勇气。但只要“尽力摆脱各种制约,力求持论慎重而公允,力戒偏见、武断和臆断”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本文作者简介:

赵宗礼,南阳日报社退休记者,南阳理工学院客座教授,近几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刊物《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以‘左’反‘左’的唐河事件??南阳专区信访工作的历史教训??发生在南阳的电报事件??潘复生晚年一席谈??南阳县交心活动纪实?等6篇重要文章;在 《共识网》《胡耀邦史料信息网》、《新浪网》《凤凰网》发表万字篇幅的文章近20篇,是《百度》网站的忠实粉丝。

于金献:原宛城区史志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著作《范蠡故里在宛城》在河南史志系统受到很高的评价,对《百度》一向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