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说课稿 下载本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展开。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工具,在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的《数学七年级(上)》第5章第二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二课时。这节课与小学的方程内容衔接,并在学生学习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运算的基础上延伸。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数有重要基础作用。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这种类型

的方程。 (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3)、会处理分母中含有小数的方程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依据方程的特征,灵活机动地设计求解步骤,

使解法简便,并提倡一题多解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如何去分母),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点:方程变形中的去分母

(四)教学难点:例4的方程分母中含有小数,解方程过程较为复杂,

以及灵活掌握和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

二、说教法:

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用引导发现、小组合作、归纳概括、目标检测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形成能力。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四、教学设计

为了整体把握教材,构建高效课堂设计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拓展新知

目标检测 归纳小结 作业布置

(一)复习引入 1、解下列方程解

2

(1)2(3y+1)=7+y (2)2x-5(3-2x)=10x (3)5x-(1.5-x)=1

①指定三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自主完成解题。 ②问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程序是什么?

由学生归纳基本程序:(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等式两边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5)验根。

③问解方程的基本程序中,哪些是等式的变形,哪些是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变形,它们分别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的系数都属于等式的变形;依据等式的性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是代数式的变形。分别依据去括号法则(或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设计目的:回顾以前学的解方程的知识,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 探究新知

例1、解下列方程 (1)

3y?13?7?y6 (2)

x5?3?2x2?x

问题:(1)观察以上两个方程与前两节课解过的方程有何不同?

(2)如何求方程的解?

设计目的:由问题(1)让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对比法即可发现以前学过的方程的系数都是整数,而此题的系数是分数。通过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等式性质2即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既是3的又是6的倍数,6即可使方程中没有了分数,得到2?3y?1??7?y。

3

此时让学生想一想: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怎样的数?(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体验到这样计算较简便。由问题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便引入新课和板书课题。 利用同样的方法解(2)成10(x5?3?2x2)?10xx5?3?2x2?x,建议方程两边同乘以10时写

形式,防止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利用去分母将方

2x?5?3?2x??10x程变形为(1)2?3y?1??7?y,(2) ,学生已会解决,

使新旧知识整体化,通过上述探究过程,问学生解方程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由学生归纳,教师板演)

基本程序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式两边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

同时教师要强调去分母时注意:①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区别于代数式的变形;不漏乘不含分母项,应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②注意当分子是多项式时应添括号渗透整体思想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不仅落实本节课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分析、类比、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利用课本p110做一做解方程使学生逐渐形成基本技能。 利用去分母 12??

x3?x?612?2?23x进行必要的训练,

x?3?x?6?2????12?2?x? 12?3??4x??x?6??24?8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