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A.①⑤②③④ B.⑤②③⑥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

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

A.1.75×10kg/m B.1.2×10kg/m C.1.16×10kg/m D.1.0×10kg/m

3.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 cm和20 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6.如图所示,小芳同学回过头来能看清掉在地上的书上的“物理”两个字,这是因为

A.书自身发出的光

B.书面反射的光射入了小芳的眼睛 C.光在“物理”两个字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小芳的眼睛射出的光在书面上发生了反射 7.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

①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②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③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①② 二、填空题

11.小雨用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白纸做实验,将凸透镜放在太阳光底下,然后调整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恰好为8cm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物体距凸透镜由30cm逐渐减小到10cm的过程中,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光屏逐渐_____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他发现像逐渐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2.黑暗的舞台上演员穿着白色上衣红色裤子,在绿色追光灯照射下,坐在观众席的观众 看到该演员穿的是______色上衣,_______色裤子.

13.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水结冰时要放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一定质量的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在学校科技节“我是小创客“活动展示中,一名学生用试管“排箫“(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吹奏乐曲。音乐声是由_____动产生的,吹不同试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5.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_____的,图是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巡航钓鱼岛的歼击机加油的情景,此时歼击机相对于加油机是_____的。

16.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犯了两处错误.”小华所说的两处错误是:___、___

三、计算题

17.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4.5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10cm(提示:表示长宽高的乘积,即体积),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为了使保暖效果更好,需在空心部分填充满一种密度为0.1g/cm的保暖材料,则填满后每块砖的保暖材料的质量为多少?

(3)填满保暖材料后,10块这样砖的总质量为多少?

18.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3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下列正确操作下顺序为_____ a.根据??m,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Vb.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c.往烧杯中导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d.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e.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体积

20.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他们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距离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4)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____透镜矫正。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 B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的____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____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