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在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的生物所提供的能量,上一位营养级生物通常只能利用其 ( B )

A.1/20 B.1/10 C.1/5 D.1/2

2.“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出自( C ) A.荀况的《王制》 B.秦朝的《田律》 C.西周的《伐崇令》D.《韩非子内储说上》 3.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国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 B )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 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C.核试验案 D.加拿大金枪鱼案 4.下列各项中,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B )

A.环境基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经济上的合理性 D.技术上的可行性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 A )

A.《我们共同的未来》B.《内罗毕宣言》 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6.具有正反两方面刺激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 A )

A.税收 B.财政援助 C.低息贷款 D.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 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B )

A.天然气 B.淡水 C.太阳能 D.铂

8.有关防治环境污染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法律规定,其生态学依据主要是( D )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有额”律 C.“相生相克”律 D.“能流物复”律 ⑴“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时应当注意调查研究和统筹规划。

⑵“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

⑶“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停地循环。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鼓励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规定。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防止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⑷“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⑸“时空有宜”律:即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有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环境管理中的区域性原则,即往往实行地方法规优先原则。 9.在我国,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A )

A.农民集体所有 B.全民所有 C.农民个人所有 D.无主土地

10.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的行为( B ) A.实行审批制度 B.予以禁止 C.征收一定的费用D.进行监视

11.在我国环境立法中“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源于( A )

A.1978年《宪法》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保护法》

12.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 C ) A.可以进行皆伐 B.只准进行择伐 C.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D.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

13.《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D )

A.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14.下列有关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B ) A.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B.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单位与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C.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单位与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争议,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D.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5.《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倾倒未列入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低毒或者无毒的废弃物,应当事先获得( C )

A.紧急许可证 B.特别许可证 C.普通许可证 D.临时许可证 16.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 B )

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件》 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17.我国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D )

A.以捕捞为主 B.以加工为主 C.以养殖为主 D.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18.《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D ) 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 D.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9.以下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尚未明确规定“目的二元论” B.“二元”是指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C.其前提是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D.“目的二元论”有利于企业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 E.它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直接目的

两种目的(目的二元论)概括和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环境法关于目的性的规定,可以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为两种:

一是基础的直接的目标,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二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包括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20.我国目前征收的自然资源费包括( ACDE )

A.开发使用费 B.污水处理费 C.资源补偿费 D.保护管理费 E.惩罚性收费 (1)我国自然资源税,在立法上称为“资源税”,而且其范围界定较窄,主要指的是矿产资源税。

(2)自然资源税四种形式:从广义上说: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林特产品税、水产品税

也属于自然资源税。

2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 ACDE )

A.油类 B.含热废水限制性规定 C.工业废渣D.城市垃圾 E.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是( ABDE )

A.农药 B.放射性物质 C.含热废水 D.电磁波辐射 E.有机汞

23.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BCDE ) A.禁止围湖造田 B.保护和改善植被 C.限制坡地垦荒 D.加强林业管理 E.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关于水地流失预防措施规定:⑴保护和改善植被;⑵限制坡地垦荒;⑶加强林业管理⑷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24.以下各项中,属于陆地生物资源养护国际公约的有( ABCDE )

A.《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 B.《世界遗产公约》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养护公约》 E.《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5.自然资源许可制度:是指在从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

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它是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自然资源

保护管理机关进行自然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26.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7.环境噪声:环境噪音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 声音。

28.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

表现为土地植被遭到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使土地逐渐失去生物生长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9.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国环境法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为了提高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地位,许多国家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的国家把环境保

护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2)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少国家规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3)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采取了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4)把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 (5)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也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在民法、刑法、经济法、诉

讼法等部门法中也制定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的法律规范。 (6)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法从传统法律部门分离出来,形 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0.简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在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作用。 答:《人类环境宣言》是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不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

文件,属于“软法”的范畴,但由于它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信念,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作用表现在:(1)第一次概括了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其中某些原则和规则成为后来国际环境条

约的有约束力的原则和规则。 (2)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上所遵守的规范。 (3)为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国内环境法提供了可资遵循和借鉴的原则和规则。 31.简述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有关野生植物生长环境保护措施的规定。 答: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的主要措施包括:

(1)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依法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其他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重点保

护野生植物的保护点或者设立保护标志。 (2)要求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监视、监测环境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的影响;采取

措施维护和改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 (3)建设项目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

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五、论述题(第1小题8分,第2 小题12分,共20分) 32.谈谈我国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改革方向。 答:(1)缺陷:1排污费的性质不明。排污费到底是污染损失的补偿、税收还是对企业的经济性处罚,法

律未作出明确规定。 2收费标准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导致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 3收费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同一排污口排放两种以上有害物质的,只按照其中收费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征

排污费,而不是按照多种污染物质累计收费,使不同的排污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使削减污染物

种类的排污者在经济上得不到实惠,从而无法刺激排污者削减污染物。 4收费的使用不合理。原来将排污费的80%返还给企业治理污染,造成企业费用负担不均,影响污染治 理资金有效地发挥作用,并把治理费用转嫁给了消费者。对此,国务院于1988年9月颁布了《污染源治理

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办法》,规定从排污费用于补助重点污染单位治理污染的资金中提取20%-30%,设立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该项基金设在省、市、县环保部门,实行有偿使用,委托银行贷款。贷款对象为缴

纳排污费的企业,用于治理重点污染源和三废综合利用。对收费使用办法的这种修改,在一定的程度上有

助于解决把污染治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环保资金的利用率,但仍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

问题。 (2)改革方向: 1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排污费所具有的补偿环境损害、使污染者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的性质。 2提高收费标准,使收费标准略高于污染治理成本。 3实行多项污染物累计收费。 4对排污费全面实行有偿使用。

33.试结合各国环境侵权立法的规定,谈谈现代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