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的制度 下载本文

订和补充。

8.3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彭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 8.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彭山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

17

附图

彭山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

省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

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市卫生局 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市人民政府或突发救援机构 市人民政

县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 卫生救援机构 县卫生局 县人民政领导或

业务指导

配合

18

彭山县人民医院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为加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我院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将突发危机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省、市、县及彭山县卫生局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1 总则

1.1 彭山县人民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要求

1.1.1彭山县地处眉山市北大门,成乐高速、成昆铁路纵贯全境,交通发达,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危旧房多,经济、社会活动频繁,安全隐患较多,存在诸多产生突发公共事件的自然社会因素。

1.1.2 当前,彭山县正处于“大力溶入成都经济圈”的发展阶段,县委、政府制定了彭山县

应急处臵总体预案,增强区域应急反应能力,积极防范和及时处臵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保证彭山县经济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院作为彭山县“医、教、研”的中心必将在处臵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制定彭山县人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2 彭山县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1.2.1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自然灾害主要为水旱灾害、浓雾、冰雪、地震等;事故灾难主要为供水、排水、供电、供暖等城市生命线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和工程质量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表现为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近两年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社会安全事件主要为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医疗纠纷引起的围攻医院干扰医院正常工作,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

1.2.2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由于彭山县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区人口稠密、危旧房较多,城市拆迁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形成了人为致灾因素突出、处臵难度大等城市灾害的显著特点。 人为致灾因素突出。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生命线工程、火灾、群体性事件事故灾难经常发生,群体上访事件、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次数较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灾害将仍然是发生次数较多、伤亡多、危害大的灾害事故。

社会影响大。彭山县地处眉山市北大门,距成都仅有60余公里,突发公共事件的辐射效应强,媒体报道快,影响面广。

处臵难度大。彭山县是农业县,外出打工人员多,有矿山等较多的化工企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增加了突发公共事件处臵难度。

1.2.3 随着城市拆迁建设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生命线工程事故、火灾、群体性事件仍将是彭山县的主要人为灾害。浓雾、水旱灾仍将是彭山县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地质灾害,地震、信息灾难、城市流行病等将是主要的潜在灾害。

l.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彭山县公共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彭山县人民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3.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彭山县人民医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靠群众,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是彭山县人民医院的重要职责。

19

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臵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坚持分类管理、专业处臵的原则。建立彭山县人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形成在县、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完整的组织机构,分级负责、分类指挥、综合协调、逐级提升的突发公共事件处臵体系。

1.4 目的和依据 1.4.1目的

针对彭山县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和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编制预案,达到如下目的: ●有效整合现有的突发公共事件组织管理机构和信息等资源,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指挥、处臵体制和机制;

●通过规范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分类,确定不同等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启动程序,明确医院各部门及相关组织的职责和权利;

●通过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处臵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突发公共事件处臵保障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机制优化、反应灵敏的信息支撑系统。

●通过总体预案的实施,切实加强基础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防范系统化、决策科学化,指挥智能化、保障统筹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彭山县人民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4.2依据

以国家、四川省及彭山县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彭山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依据,严格实行依法行政,依法实施。

1.5 适用范围

用于指导、预防和处臵发生在彭山县内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1.6 事件等级

为有效处臵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依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彭山县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臵的紧急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多个部门、相关单位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臵的紧急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县内多个部门或街道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臵的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Ⅳ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只需要调度县内个别部门或街道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臵的事件。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l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1 设立彭山县人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院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