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第一章 活动背景及地点

活动背景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建国6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校庆69周年。于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情系红色村庄,寻路皖南井冈”团队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宗旨策划组织了此次三下乡活动。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促进社会发展,新政策的宣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时锻炼我们的能力,激发我们的斗志,提升我们的道德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大学生做好准备。

2.活动地点

位于旌德版书乡碧云村的黄高峰,是皖南事变后坚持了八年多、策应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皖南游击战争的主要策源地和坚实的保障地。

旌德珍藏有全国仅存的一尊1925年共产国际赠给中共的马克思银像。旌德诞生了全国最早的红色县长谭梓生(1898—1930)。

旌德县白地镇江村、版书乡碧云村、兴隆乡新四军根据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俞村乡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恢复,已经作为旌德“红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2009年的工作目标是完成“红色旅游”综合开发规划。

第二章 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及成员

“情系红色村庄,寻路皖南井冈” 赴旌德寻路——皖南井冈黄高峰调研团队

- 5 -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第三章 活动概述

1.活动目的

信息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带领我们一行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队

十名成员以探索以皖南井冈黄高峰为核心的旌德红色历史为主,赴旌德政策宣讲为辅展开了“情系红色村庄,寻路皖南井冈”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项目本着“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的思想,从“溯源”、“寻路”、“追梦”三个方向开展。

(1)“溯源”:本着“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的思想,追溯当年革命的脚步,寻访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让当代大学生感受红色革命的历程,感受红色革命对于新中国的意义以及革命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改变。也使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争做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

(2)“寻路”:探寻当年胡明同志和孙宗溶同志在黄高峰顶居住三个月的狮子洞,寻找当年游击队的革命道路;前往江村,与当地居民交流,深入了解红色基地旌德县,此次活动通过口述采访革命老人及其后辈,还原革命时期的真实生活经历,探寻革命对于革命经历者的生活影响;宣传国家新政策及十八大精神以及与农民贴切相关的政策,旨在宣讲新政策的过程中领悟理解新政策的实施过程,并且在实践中动员皖南地区的青少年学习党史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3)“追梦”:前往明德小学,了解旌德小学生为其梦想所作出的努力深入基层;了解旌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科学、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化更多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了解当代高中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实践情况;使团队成员充实精神生活、磨练意志品格、增长知识才干,在实践中学党史、知党情、坚党性,进一步坚持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理解“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向外界多方面展示旌德近些年发展的新面貌,传递正能量。

- 6 -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2. 活动意义

(1)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青年人投身支援农村建设。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广大学生通过调研、宣传、采访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最新的观念带到了群众中间,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去。

(2)有利于了解民情体察农村生活的艰辛。从而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感情,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和农民的心贴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社会的和谐。

(3)寻路——皖南井冈黄高峰,通过攀爬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寻找山顶的指挥所的艰辛感受当时皖南事变之后游击战士为革命付出的汗水和血水;体味黄高峰精神。让同学们重走革命道路旧址,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4)与队员们一起合作学习,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在这次活动中体现得尤为重要,任何组织、团队都需要一种凝聚力,而团队精神正是凝聚力的主动力。

(5)调查“政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国家新政策在农村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杰出成果,了解当代高中生、大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6)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提高政治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我们确定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

3. 活动内容

我们将这次活动分为三个版块,分别是: 溯源——饮水思源,以史为鉴 寻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追梦——放飞梦想,着眼未来

- 7 -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3.1 溯源

【溯源忆古表哀思】

a.前往龙川烈士陵园,学习皖南事变历史,了解烈士英勇抗战的故事,举行默哀仪式,向皖南事变死难烈士表达沉重哀思。

b.前往龙川村梅大梁故居,感受革命烈士的生活氛围,了解梅氏兄弟的生平事迹。 c.前往版书乡仕川农民暴动发生地,学习了解当时历史。 3.2 寻路

【登峰寻路抒壮志】

a.前往版书乡王家庄,攀登皖南井冈黄高峰,重走当年游击战争的革命道路。 b.寻找黄高峰顶的三个山洞(包括当年皖南事变后期胡明同志和工大老校长孙宗溶同志居住三个多月的狮子洞“胡明指挥所”),探寻皖南井冈黄高峰与工大的渊源。 【入乡敬老敞心怀】

a.前往白地镇江村,了解黄高峰脚下的革命烈士后代的生活状况;通过交谈的方式学习革命时代的历史。

b.在江村开展政策宣讲环节,深入基层,对十八大三农政策和养老体制改革进行宣讲;并围绕当地新政策实施带来的丰硕成果及当地居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展开问卷调查。 3.3 追梦

【携手集资赈灾区】

团队在校区男寝1号楼下进行募捐活动,使得同学们有机会献出自己的爱心,募捐物资寄往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爱心育苗铸梦想】

前往旌德俞村明德中心小学进行我们的“追梦之爱心育苗铸梦想”活动,将之前募捐的书本杂志以及购买的文具等赠送给当地小学的孩子,并以“梦想是什么”为主题与孩子们进行交流。 【传梦感魂显精髓】

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上进行了调研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在青少年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的具体举措和方法。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