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 下载本文

求,供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内部和合作厂商共同使用,是M2M业务开展、终端设备开发方面的技术依据,适用于GSM/GPRS网络环境。

使用WMMP便于管理终端,提高通信的安全性,提高M2M终端的兼容性。

5-8 给出搭建一个M2M应用系统的步骤。

答:(1)使用P2P模式

选择需要的终端与M2M模块,通过移动运营商接入通信网络,与自己架设的M2M网关交互信息(管理信息与业务信息),同时制定应用完成期望的功能。

(2)使用M2M平台的方案

选择需要的终端M2M模块,接入运营商的M2M平台,管理流与业务流的格式需要符合M2M平台的标准(如WMMP),M2M应用业务平台通过M2M平台管理M2M终端并获取业务信息。

5-9 M2M模块与手机通信模块有什么区别?

答:广义的M2M模块是使用AT指令或M2M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而现有的M2M模块很大一部分与先有的手机通信模块无太大区别,甚至就是普通的手机模块,有一部分对M2M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比如缩小体积,取消不需要的功能(如语音通话),能够适应较为严苛的工作环境,内置M2M协议等。使用AT指令的GPRS模块和内置M2M协议的模块都是M2M模块。但是,目前较为成熟应用的是使用AT指令的GPRS模块。内置M2M协议的模块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5-10 M2M终端通过M2M模块接入互联网有哪几种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第一种方法:按照AT指令的规定,使用相应的AT指令接入网络,发送接收信息。 优点:对终端的要求比较低,只要可以进行串口变成的终端均可使用这种方法。缺点:功能单一,需要某些复杂功能时编程难度大。

第二种方法:对于安装有PPP协议的终端,可以用PPP协议与模块连接实现对网络的透明链接,此时模块相当于DTU (Data Transfer unit)数据传输单元,这时在终端上即可进行相应的网络编程。

优点:使用方便,对于现有的一些通信程序可以方便的移植,可以实现较为复杂的功能。 缺点:对终端的要求较高,一般都需要终端上运行操作系统。

5-11 请写出常用的AT指令集。

答:M2M模块常用的AT指令:

功能 拨号命令 挂机命令 短消息格式 读取短消息 新消息提示 发送短消息 TCP/UDP 连接初始化 建立TCP/UDP连接 服务器侦听命令 TCP/UDP 数据发送 TCP/UDP 接收数据缓存查询 TCP/UDP 数据到达指示 关闭TCP/UDP连接 AT指令 ATD ATH AT+GMGF AT+CMGR AT+CNMI AT+CMGS AT^IPINIT AT^IPOPEN AT^IPLISTEN AT^IPSEND AT^IPGETDATA AT^IPDATA AT^IPCLOSE 详细 后面紧跟拨打电话号码 挂机 选择短消息模式(TEXT或PDU) 读取短消息 选择新消息到来时的提示方式 发送短消息 初始化TCP/UDP连接 与设定的IP建立TCP/UDP连接 打开服务器侦听功能 选定链路发送数据 查询某链路是否有数据到达 当有数据到达时可主动上报 关闭指定的连接

第6章答案

6-1简述云和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答:云也叫做资源池,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

6-2简述私有云、公用云和混合云的基本概念。

答:私有云也叫做专用云,是由单个客户所拥有的按需提供基础设施,该客户控制哪些应用程序在哪里运行,拥有服务器、网络和磁盘,并且可以决定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基础设施。

公用云是由第三方运行的云,第三方可以把来自许多不同客户的作业在云内的服务器、存储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上混合在一起。最终用户不知道运行其作业的同一台服务器、网络或磁盘上还有哪些用户。

混合云把公用云模式与私有云模式结合在一起。客户通过一种可控的方式对云部分拥有,部分与他人共享。

6-3简述云计算的四个本质特征。

答:云计算的本质包括:

(1) 虚拟化,即把软件、硬件等IT资源进行虚拟化,抽象成标准化的虚拟资源,放在云计算平台中统一管理,保证资源的无缝扩展;

(2) 多粒度和多尺度,即灵活的面对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3) 不确定性,因为云计算是一个人参与的计算,是群体智能的体现,表现出自然界不确定性特征;

(4) 软计算,即如何让网络明白一些定量、定性的转换,如一些大约的量词等。

6-4简述云计算与并行计算的关系。

答:并行计算式云计算的萌芽阶段。

在并行计算中,为了获得高速的计算能力,人们不惜采用昂贵的服务器和购买更多的服务器。因此,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需要巨额的投资。并且,传统的并行计算机的使用是一个相当专业的工作,需要使用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而云计算将服务器等设施集中起来,最大程度地做到资源共享,能够动态地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随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6-5简述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的关系。

答:分布式计算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分布式计算依赖于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由通过网络连接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网络把大量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每台计算机都拥有独立的处理器及内存。这些计算机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或者计算任务。

分布式计算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不是分布式计算的应用已经很少了。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

6-6简述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关系。

答:通常意义的网格是指云计算以前实现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网格。网格计算不仅要集成异构资源,还要解决许多非技术的协调问题,非常重视标准规范,也非常复杂,但缺乏成功的商业模式。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一种简化实用版本,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推动。但如果没有网格计算打下的基础,云计算也不会这么快到来。所以说,云计算的成功也是网格的成功。

6-7论述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答:物联网的规模足够大之后,需要与云计算结合起来。云计算中心对接入网络终端的普适性,最终解决了物联网中M2M应用的广泛性。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如智能电网、环境检测网等等,都需要借助云计算来解决海量信息和数据的管理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云计算解决了物联网中服务器节点的不可靠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器的出错 率。物联网中的海量数据和信息需要巨大数目的服务器。随着服务器数目的增多,服务器节点出错的概率也会随之变大。而利用云计算,云中有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即使某些服务器出错了,也可以利用冗余备份等技术迅速恢复服务,保障物联网真正实现无间断的安全服务。

(2) 云计算可以解决物联网中访问服务器资源受限的问题。服务器相关硬件的资源的承 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访问超过服务器本身的限制时,服务器就会崩溃。物联网要求保障对服务器有很高的访问需求,来满足数据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但这种访问需求是不确定的,它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少云中服务器的数量和数目,随时满足物联网中服务器的访问需求。

(3) 云计算让物联网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物联网中的信息直接存放在 云中,而每个云中的各个服务器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物体只要具有传感功能,就可以被感知到,云中的服务器就可以接收到它的信息,实现物体最新信息的共享。

(4) 云计算增强了物联网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并提高了智能化处理程度。物联网应用的 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通过云计算技术,云中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庞大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自动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任务,快速对海量业务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和挖掘,在短时间内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