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自测题 下载本文

.

B、肝细胞萎缩、脂变 E、肝窦内可见心衰细胞 C、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3、血栓形成的条件一般有

A、心血管内膜损伤 D、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流缓慢 E、血流速加快 C、血小板减少 4、血栓的结局有

A、机化 D、侧支循环建立 B、钙化 E、化生 C、溶解吸收 5、左心房血栓脱落常引起

A、脑动脉栓塞 D、下肢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E、脾动脉栓塞 C、肾动脉栓塞 6、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有

A、组织结构疏松 D、在细菌感染的基础上发生动脉阻塞 B、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双重循环 E、组织结构致密 C、动脉阻塞之前已有淤血 四、问答题

1、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理。 4、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5、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6、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标 准 答 案

一、名词解释题题

1、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

2、淤血:因静脉内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3、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4、栓塞: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某处血管管腔的现象。 5、出血:血液从心脏、血管内外出。

6、梗死:因动脉阻塞而侧支循环不能及时建立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二、填空题

1、动脉输入血量 轻度增大 鲜红 升高 2、静脉受压 静脉腔阻塞 心力衰竭 3、增大 暗红 降低

4、淤血性水肿或出血 淤血性硬化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 5、破裂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

6、心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液凝固性增高

.

.

7、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透明血栓 8、机化 溶解吸收 钙化 9、肾 脾 脑 下肢 10、肺

11、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 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 其他栓塞 12、锥形 扇形或楔形 不规则地图样 节段性 13、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C; 6、A; 7、A; 8、C; 9、A; 10、E;11、B; 12、E; 13、C; 14、A; 15、A; 16、B; 17、A;18、D; 19、C; 20、A;21、A; 22、C; 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D; 4、ABC; 5、ACDE; 6、ABC; 四、问答题

1、简述淤血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答题要点] 淤血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局部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多血;组织颜色暗红,体表皮肤和粘膜出现紫绀;局部温度降低。镜下观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了血液。淤血的后果有 ①淤血性水肿和出血。②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③淤血性硬化。 2、简述慢性肺淤血的病理变化特点。

[答题要点] 镜下观,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出现水肿液、红细胞、巨噬细胞和心衰细胞,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肉眼观肺组织质地变硬,呈棕褐色。 3、叙述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发生的机制。

[答题要点] 心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胶原纤维,血小板与胶原纤维接触、活化、聚集;裸露的胶原纤维激活XⅡ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心血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4、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何影响?

[答题要点] 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少数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血栓形成可避免破裂性出血。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是不利的 ①阻塞血管腔,若阻塞静脉引起淤血、水肿;若动脉腔阻塞,侧支循环未有效建立时,可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②栓塞,血栓脱落后,引起栓塞。③因心瓣膜上的血栓反复形成,反复机化,使心瓣膜变硬、增厚、粘连,从而形成心瓣膜病。④广泛性微血栓形成,并可伴发出血、休克。 5、简述栓子运行的途径。

[答题要点] 栓子运行的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常见的运行途径有 ①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最终栓塞在肺动脉。②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最终栓塞在体循环动脉系统的分支,但以脑、肾、脾和下肢多见。③来自门静脉系统的栓子,一般栓塞在肝内门静脉分支。少见的有交叉性栓塞和逆行性栓塞。

6、简述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的特点。

[答题要点] ①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心、脾、肾等器官,梗死区因含血量少,呈灰白色,梗死灶周围有明显充血出血带。镜下观,早期可见该组织轮廓,晚期呈红染均质状。②出血性梗死多发生于肠和肺,梗死区呈暗红色,有明显出血现象。

.

.

第五 章 炎症

一、名词解释

1. 炎症 5.肉芽肿性炎 2.炎性息肉 6. 脓肿 3. 炎症介质 7. 蜂窝织炎

4. 假膜性炎 7. 绒毛心

二、填空题。

1.炎症的原因有 、 、 及 。 2.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 为主的反应,其中心环节是 。 3.炎症的渗出过程包括 、 、和 。 4.游出血管壁的白细胞,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移动称为 ;其吞 噬和消化病原体及组织崩解碎片的过程称为 。

5.炎症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依次表现为 、 和 , 甚至发生 。

6.在急性炎症中常见的炎细胞是 ;在慢性炎症中常见的炎症细胞是 、 和 。

7.白细胞在炎症病灶中的作用包括 、 和 。 8.炎症介质是 ,可来自于 ;也可来自于 。 9.血浆中存在三类重要的炎症介质,即 、 和 ,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10.炎症典型的局部表现为 、 、 、 和 。 11.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 、 、

和 。

12.假膜性炎是发生于 的 ;绒毛心是发生于 的 。

13.化脓性炎是以大量 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 和 的炎症。 14.根据化脓性炎症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15.化脓是由于炎症病灶内坏死组织被 释放的 溶解液化的过程。 16.深部脓肿出现一个开口的排脓管道,称为 ;若出现二个开口且相通的排脓 管道则称为 。

17.根据病因及形态特点不同,肉芽肿性炎分为 和 。 18.炎症的蔓延扩散主要有 、 和 。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炎症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 白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 B. 损伤引起的细胞变性. 坏死 C. 机体对损伤因子发生的清除反应 D. 损伤引起的血管反应 E.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防御为主的反应 2. 炎症反应的本质是

.

.

A. 血管对致炎因子的反应 B. 炎细胞对致因子的反应 C. 机体防御为主的反应 D. 机体对损伤的修复

E. 损伤为主的反应

3. 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

A. 生物性因子 B. 物理性因子 C. 化学性因子 D. 免疫应答 E. 氧化应激 4. 炎症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

A. 细动脉充血 B. 静脉性充血 C. 细动脉收缩 D. 小动脉持续痉挛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5. 下列哪项不是渗出液的特点?

A. 蛋白含量在25g/L以下 B. 相对密度.>1.018 C. 细胞数>0.50×10/L D. Rivalta试验阳性 E. 能自行凝固 6. 渗出液能自凝主要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

A. 血小板 B. 凝血因子 C. 凝血酶 D. 蛋白质 E. 白细胞 7. 急性化脓性炎症时,组织中最多见的炎细胞是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8. 慢性炎症组织中浸润的细胞主要是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9. 在寄生虫感染灶中最多见的炎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浆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0. 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的炎细胞是

A. 巨噬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1. 具有较强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病原体、异物等的炎细胞是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2. 对巨噬细胞的描述,何者错误?

A. 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 B. 具有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 C. 可转化为多核巨细胞 D. 对趋化因子反应弱,游走能力差 E. 常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 13.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

A. 组织损伤 B. 发热. 致痛 C.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D. 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 E. 干扰能量代谢 14. 组织胺和5-羟色胺主要来源于

A. 肥大细胞 B. 淋巴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血浆蛋白质 15. 引起组织损伤最明显的炎症介质是

A. 5-羟色胺 B. 前列腺素 C. 白细胞三烯 D. 溶酶体酶 E. 缓激肽 16. 炎症早期出现大量巨噬细胞增生见于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