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介绍 下载本文

从运动员到CEO的华丽转身

—谈乒乓女皇邓亚萍

大庆实验中学 实验三部 孙婧姝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实验三部英语教师孙婧姝,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邓亚萍的故事。我生活中有两个爱好,一是英语,二是体育,因此,我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在清华英语系毕业的乒乓女皇邓亚萍。首先我们来看她的人物档案:邓亚萍,1973年2月6日出生,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乒乓球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参加2届奥运会共获得4次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 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CEO。她以150cm的弱小身躯,创造了中国女乒大刀阔斧、勇往直前的年代;她用鹰隼一般的眼神,猎豹一般的吼声,在运动生涯中拿到132个冠军,包揽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三大满贯冠军;她24岁从26个字母开始,把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刷新成清华学士、诺丁汉硕士、剑桥博士;从奥运冠军到博士再到奥运官员,“乒坛皇后”邓亚萍如今更多是以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身份出现。这位女英雄的经历可谓段段传奇、场场精彩。

接下来我设计了三组关键词:运动员、学业和职业,从这三个部分来深入介绍这位小巨人从勇者到智者的蜕变。

一、运动员生涯 —“萍”空出世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9岁,她就因为对乒乓球的兴趣而萌生了“我也要当世界冠军”的想法,自此“冠军”的梦想牢牢扎根。然而,这是个可以无限制异想天开的年纪,允许孩童们在现实世界寻找楷模、在自己的世界天马行空,可以完全不顾以后道路的坎坷。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 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 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 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 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 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 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可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邓亚萍还是因身体原因进军省队被拒。此时的她面临一个决定一生的选择——做一个平凡的小学生还是一个前途未卜的运动员?是选择逆流而上,还是选择做个平凡的郑州女孩?重新回到学校上学,乒乓球可以作为一生的兴趣爱好,上中学、大学,乒乓球仍可以作为自己的一项特长。而做运动员呢?在大浪淘沙的体育世界里,每一个运动员们都随时有可能“被判死刑”,结束运动生涯。

然而,面对这个“判决”,面对命运的抉择,邓亚萍仍旧不服输,不回头,她说,我一定要赢!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顺利地进入国家队。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饭时,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般打来,邓亚萍每次

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 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一次几乎是押上人生道路的选择,足见亚萍的坚定,更证明了一个有信仰的人抵得上九十九个只有兴趣的人。

而此后的事实证明,在新人辈出的泱泱体育大国里,在高手林立的世界乒坛,她最终将成为一个传奇。

“永远的乒坛皇后”在20个世纪90年代达到了成功的顶峰,1991年,邓亚萍就在日本千叶获得了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首次女单夺冠。随后第43、44届世乒赛上,她连续获得女单冠军。在第26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她又战胜当时代表中国台北出战的汉城奥运会冠军陈静再次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而在1996年的第一届女乒世界杯上,她战胜队友杨影夺冠。数不清的荣誉和奖牌,最终成就了她“凤凰涅槃”的传说。

对于乒乓界来说,邓亚萍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她怪异的条件,怪异的打法,怪异的成功之路。许多教练们至今仍然不懂,一大批技术不在邓亚萍之下、天赋却远在邓亚萍之上的运动员就是不能战胜邓亚萍。这个道理说起来其实很简单,邓亚萍有一种精神,这种被称之为“邓亚萍精神”的东西是绝大多数运动员并不具备的。

如果用心看一下她的成长经历,我们便可知如此“娇小”身体是经历了几番冰与火的考验,才让“邓亚萍”这三个字成为了中文语境中坚韧不拔、勇于求胜的同义词——体育竞技中的体弱志坚,研究领域的坚守攻关,人生境遇的逆流而上??甚至在英文世界里,她也成了一个与“巨人”同等涵义的指代。有国外媒体这样评论邓亚萍:“Her heart is strong!(她的心很强大)”,体育无国界,体育精神更加穿行无阻,人们对于强者的仰慕,自古以来,从未止息。

二、学业生涯—华丽转身名校学历大满贯

1.春分清华

1997年,因为无奈,因为伤病,当时24岁的邓亚萍选择了退役。退役之前她经常问自己,如果不去做教练,跟大学生到社会上竞争的话,她有什么优势?她没有答案,她认为要改变人们对于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看法,需要去努力学习。她当时被中国奥委会推荐,也由萨马兰奇任命,97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按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两种。因此,每一位国际奥委会官员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地使用英语和法语。然而,此时的邓亚萍,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法语更是一窍不通。当她以奥委会委员的身份首次走进奥委会总部大楼时,听到那些奥委会官员们流利自如地用英语对话,那一瞬间,她心里好生尴尬。

邓亚萍着急了,她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学外语已迫在眉睫。 1997年11月,邓亚萍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在确定专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走进了清华那幽静、雅致的校园。当天晚上,她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是文化知识领域里的一株幼苗,如今有幸植根于清华大学这块沃土,我要在这里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让自己尽快长成参天大树??”

谈何容易呀!邓亚萍终身难忘上第一节课时,那是初冬里的一个日子,当她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同学们齐唰唰地将目光投到这位世界冠军身上。亚萍懂得,那目光不仅传递着钦佩,也夹杂着神秘。

老师问邓亚萍:“你的英语基础相当于什么水平?”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达道:“几乎是零!”就在她的声音传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里射出的全是惊讶! 尽管老师内心里也有些吃惊,但还是平静而亲切地说:“没关系,你试试看,能不能将26个英语字母分清大小写,默写一遍。”

看着老师那慈爱的目光,亚萍虽然有点犯难,但还是勇敢地点点头。花了半个多小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26个字母还是没有写全,大小写更是难以区别。 回到宿舍,这位曾经在世界乒坛上叱咤风云的姑娘竟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她打开日记本,一串泪珠洒在那白花花的纸上,晶莹的泪珠犹如一颗颗星星向她眨眼。她赶紧拿出钢笔,用笔尖吸干本子上的泪水,然后端端正正地写下整整两页的“拼”字。看着这些用自己眼泪和着墨水写下的“拼”字,她有些激动,干脆把这两页纸揭下来,订在自己宿舍书桌的对面,让它时刻提醒自己要在学海里拼搏。

学校对邓亚萍进行了简单测试之后,根据她的实际水平,单独为她制订了教学计划,遴选了系主任、副主任和一位教授作为她的专业老师。尽管老师们水平很高,讲授的很透彻,但对毫无基础的邓亚萍来说,听起来还是十分吃力。一向要强的灯亚萍又岂能被吓倒?她暗暗告诫自己:打球你是世界冠军,学习上你决不能自暴自弃、甘拜下风。

于是,她给自己订下了近乎苛刻的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即从书的第一页开始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开始背,毫不马虎;一天必须保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清晨5点准时起床,预习功课、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每天早上起床都能发现枕边大把大把掉落的头发。 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英语会话能力,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外,她还买了一部多功能复读机,不论是在去教室的途中,还是整理宿舍内务,或是在校园散步时,她总是一边听英语磁带,一边不厌其烦地跟着读。

有耕耘必有收获。由于邓亚萍刻苦、勤奋,学业成绩提高很快。很难想象,那段时间,邓亚萍一边参与紧张的北京申奥工作,还一边坚持学习。临近毕业,还要撰写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看见自己的学生学业如此出众,学习态度仍如此诚恳,清华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6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外语系会议室里,专门为邓亚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会上,邓亚萍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戴上校领导颁发的“学士帽”,实现了她多年的梦想,此时此刻,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2.雨水剑桥

为了给邓亚萍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入学不久,清华大学就将她作为交换生选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语言中心,主攻英语。1998年3月26日,邓亚萍披着明媚的春光,登上了飞往英伦的民航班机。飞机上,邓亚萍凝神思索:我曾经作为运动员多次从这条航线上飞往赛场,经过激烈的赛场拼搏后,每一次都载誉归来,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如今,我的身份变了,不知能否再创辉煌?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邓亚萍虽然学得十分投入,但效果却不十分理想。亚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更需要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无论如何,我也不能示弱,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她全身心的投入学习,除了像在国内那样,夜以继日地整理讲义、查阅资料、练习听力外,还创造自己的“实践学习法”:课余时间她经常带上袖珍录音机,专门到英国人中间,先是听他们谈话,然后慢慢试着与他们对话。每次归来,她总把录音反复听,将英语语言特点和汉语语言特点加以比较,仔细琢磨,然后整理成书面材料,并从中进一步挖掘英语的文

化背景、历史沿革、语言规律,以便帮助自己理解、分析,寻找学习规律。经过1年多的努力,她的英语会话已相当熟练。

在近3年的留学生活中,亚萍从剑桥到诺丁汉,又时常回到清华,她在不同的学校,要选修不同的科目,有有不同的学习侧重。在国内,她重点学习语法,在英国她重点练口语、听力和写作。在这样的交叉学习优势互补中,她进步特快。在她离开诺丁汉时,她的口语和听力已进入班里的优等生之列。

2001年2月22日,邓亚萍回到北京。第二天上午,一身西服、长发披肩的邓亚萍就出现在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进行评估陈述现场上。她首先用英语热情地与评估团成员互致问候,接着她陪评估团参观了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每到一处,她都用英语准确地向评估团作详细介绍,听着她那非常到位的陈述和评价,评估团成员们一次次竖起了大拇指。 邓亚萍告诉记者,作为申奥大使,她当然希望奥委会委员支持中国,支持北京,让每个委员都投北京一票。为此,那段时间,她一直在积极地宣传中国,宣传北京。她平均两天一个国家,三天一个往返地来回奔波。 在这段工作中,她几年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运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次申奥工作中,我所学的知识都派上了用场。可以说,受益匪浅。”

记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我们相信邓亚萍小姐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萨翁的预言今天已得到了初步的印证。

3.惊蛰诺丁汉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导师对我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请你多费心了,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要强,性子也很犟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呈饱和状,每周天天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周而复始。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下了课,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个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生活,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征服了考官,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的小学“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4.小满剑桥

知识,没有止境。2003年,她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2008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2008年11月29日,攻读了五年博士学位的邓亚萍终于以《全球竞争中的奥运品牌》的论文题目和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