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习题集 下载本文

《微生物学》习题集

绪论

一、 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 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2免疫学——预防接种 3 证明发酵由微生物引起4巴斯德消毒法;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德国的柯赫,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病原菌的研究和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3.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1 、史前时期2 、初创期_3 、奠基期4、发展期5、成熟期。我国人民在后魏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腌菜技术。4.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进一步交叉、渗透和融合,至今已分化出一系列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如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5.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二、问答题

1.“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答: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 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微生物 ? 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有机酸、酶、各种药物、疫苗、面包、奶酪、啤酒、酱油等。 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

鼠疫、艾滋病(HIV病毒)、疯牛病(朊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一种冠状病

毒)、禽流感病毒

可以说,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2.简述科赫原则。(如何判定某种微生物是病原菌?) 答:柯赫法则:

1.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2.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3.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4.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1) 2) 3) 4) 5)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并由此而产生其余四个共性。

4.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学是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任务:

(一)防止和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

(二)发掘微生物资源,利用其有益活动,发挥其有利作用。 (1)发挥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微生物加工或生产各种工农医产品:食品、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化工原料、饲料、生物农药等。

(3)利用微生物处理三废、防治公害、保护环境。 (三)人工定向选育和创造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菌种。 (四)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进一步探讨生物学的基本问题。 5.简述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何重大贡献? (1)促进许多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的突破.

1、基因和酶关系的阐明及“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2、遗传的物质基础的阐明3、基因概念的发展;

(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 细胞的人工培养; ? 突变体筛选;

? 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 (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 作为模式生物;

? 基因与基因组的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 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a 一、 概念:

1、细胞壁 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2、周质空间 又称壁膜间隙.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宽约12~15nm),呈胶状。 3、菌落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和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4、荚膜 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粘性多糖类物质

5、芽孢 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这就是芽孢。

6、糖被 包被于某些细菌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7、气生菌丝体 由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分化出繁殖结构,即孢子丝。

8、原生质体 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9、营养菌丝体 放线菌培养基内匍匐生长的菌丝,功能是吸收营养。

10、细胞膜 是紧贴在细胞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11、间体 是一种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 12、羧化体又称羧酶体,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 13、核质体 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14、鞭毛 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波曲形蛋白附属物。

15、菌毛 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面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16、隐生态 17、球状体 采用上述同样方法,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处理后而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外壁层)的球形体.与原生质体相比,它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18、L型细菌 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19、肽聚糖 又称黏肽,是真细菌类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20、溶菌酶

21、磷壁酸 :是结合在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醇糖磷酸。

22、伴孢晶体 :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23、基内菌丝:培养基内匍匐生长的菌丝 24、孢子丝 :

25、支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26、衣原体 27、立克次氏体 28、螺旋体 29、螺菌

30、PHB :聚β羟丁酸,碳源类贮藏物

31、原核微生物 是指一大类细胞微小、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二、 填空:

1、 细菌的形态十分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大类。 2、 细菌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并是一种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3、 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量度其亚细胞结构则用nm作单位。

4、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通过染色、质壁分离、或制成原生质体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证实细胞壁的存在。

5、 原生质体和球状体有几个共同特点,主要是-------,细胞呈-----状,对-------十分敏感。 6、 基质蛋白使外壁层具有------功能,外壁蛋白是一类-------运送蛋白或受体脂蛋白,作用是使细胞壁的--------牢固地连接在由肽聚糖组成的---------上。

7、 细胞膜是-------和--------组成的,通过---------、--------、--------或--------等方法,可以证明细胞膜的存在,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是由--------整齐地排列而成的。

8、 磷脂双分子层通常呈--------态,不同的-------和--------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作侧向运动。 9、 异染粒功能是贮存磷元素和能量,并可降低渗透压。

10、放线菌是一类呈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