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详解 下载本文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 读下图,完成1~2题。

1. 该河段水文特征

A.无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小 C.没有凌汛 D.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2. 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 该河段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属于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有明显夏汛,A错误。该河段经过农业发展区,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越少,B正确。该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向高纬流,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C错误。该河段河道较平直,水流平缓,D错误。故选B。

2. 该河段的沙源,根据图示分析,来自流水侵蚀黄土和风力搬运沙漠区沙子,①②正确;流经区域主要由黄土和沙漠构成,地质不稳定,河岸有可能崩坍形成沙源,③对。由于地上河,地势较高,河水由黄河流向较低的农业灌溉区,不可能出现灌溉区泥沙进入河床,④错。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 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 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 3~4题。

3. 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 C. 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 4. 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A.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春枯、夏平、秋枯、冬平 【答案】3.A 4. B 【解析】

3.从图中可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候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A正确;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不相符。

4.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图”可知,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流量最小,为枯水期,B正确。

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下面5~7题。

5.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6.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7.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答案】5.C 6.C 7.D

【解析】本题以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为例,考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湖泊水文特征及面积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本题考查河流流量的变化,据图分析R河发源于祁连山两山之间,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水量不断增加,逐渐流出山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量减少,并出现断流,据此判断R河流量:先增大后减少,故选C。

6.本题考查湖泊水量变化的原因,L湖“一分为二”说明湖泊水量减少,面积萎缩,结合选项,人类过度引用河水、流域内蒸发量增大、湖泊中部地势较高都会造成湖泊一分为二,A、B、D错误;而源头冰川融水增加会增加湖泊的水量,湖泊水位上升,不会造成一分为二, C正确,故选C。

7.据材料分析,L湖萎缩,说明水量减少,会导致农业灌溉水源减少,但不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A错;湖泊面积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错;当地气温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一致,C错;当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萎缩会加剧当地土地的荒漠化,D正确。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推冰”奇观是博斯腾湖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每到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其中以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最为壮观。据此回答8~10题。

8. 博斯腾湖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 当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出现壮观的“推冰”奇观时,湖区的风向主要是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0. 博斯腾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纬度高,蒸发量小 C.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D.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答案】8. A 9. B 10. C 【解析】

8. 有材料可知,推冰是冰雪消融季节,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冰雪消融说明温度升高,气候回暖,湖面上的冰面破裂说明当时是冬季结的冰,博斯腾湖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容易导致冰雪消融。因此选A正确。

9. 结冰是从表层向下进行的,湖面表层刚结的冰凌会被风吹向下风向,在下风向的湖岸堆积当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出现壮观的“推冰”奇观时,是湖冰被风推到西岸和南岸,即吹东北风。选B正确。

10.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以天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天山积雪较厚,每年会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流入湖中,更新湖泊水体又是一条河流的源头,即有河流流出带走盐分,因此虽位于内陆地区,但是成为淡水湖。选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容易成为咸水湖, 气温高,蒸发量大,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处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ABD错误。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1~13题。 1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1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13 .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答案】11. D 12. D 13.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影响河流水量的主要因素,区域的典型植被等自然地理内容。 11. 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12. 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