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重点]自然地理学1 下载本文

10)白浆化过程是指土壤表层由于土体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发生在质地粘重或冻层顶托、水分较多的地方。土壤表层经常处于周期性滯水状态,引起铁锰的还原淋溶。其中一部分低价铁锰淋出土壤并逐渐脱色形成白浆层,另一部分低价铁锰旱季时就地氧化形成结核。

11)腐殖化过程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土体中尤其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它是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土过程。腐殖质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12)泥炭化过程是指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地表有积水的沼泽地段,湿生植物因嫌气环境不能彻底分解而累积于地表,形成了泥炭,有时可保留有机体的组织原状。

13)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是指在人类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人类通过耕作培肥和改良措施,消除土体的障碍因子,调节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和补充土壤养分,使土壤具有适合作物生长熟化程度的人为表土层。 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它包括由于气候和生物条件、纬度、经度及海拔高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 (一)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土壤是特定的历史——地理因子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土壤类型是随着空间转移而变化,是以三维空间(经度、纬度、高度三个方向)形态存在的。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壤带受纬度控制则形成纬度地带性,受经度控制则形成经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受高度控制可形成垂直地带性。 在三种土壤地带性中,纬度地带性是干湿度地带和垂直地带性的基础。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制约着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决定山地和高原的土壤分布规律。 (二)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 1.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依纬度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布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大致沿纬线延伸而横跨全大陆,这就是由北而南的冰沼土带、灰化土带和砖红壤带。

二是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由于地区性因素影响,使有些土带出现间断 、尖灭、偏斜,以中纬地区表现的最为典型。 2. 干湿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干湿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规律。一般是从沿海至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及干旱的荒漠土类,以中纬地区表现最为典型。 (三)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

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

在相似的纬度上,由湿润到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

在相似或相同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第五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土壤资源的概念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资源的特点

1)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

2)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

3)土壤资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4)土壤资源位置有其固定性,面积有其有限性,同时具有其他资源不能代替的性质。 二、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2. 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3. 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 4. 土壤盐碱化 5. 土地沙化 6. 土壤污染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 (二)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三)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防治土壤侵蚀、改良盐碱地、改良沙土地、防治土壤污染、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生物圈是指在地球上存在着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厚度约达20km。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一、生物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界 一、几个概念

◆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总和。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以及主体生物之外的其它一切动植物。

◆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 生存条件:指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那些因子;例如:光、热、水、气、土等。 ◆ 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寄生、捕食、合作等等。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1)综合性:各个生态因子并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

响并综合在一起对生物产生影响。

2)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因子是非等价的。有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子,也有起次要作用的因子。

3)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4)限制性: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存并非总是适宜的,因为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很大,而每种生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 第三节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生物种群: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在地表总是占据着一定的地区。占据着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叫做种群。 一、种群及其一般特征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增长 种群内部关系

◆ 生物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生境中的不同种群所组成的生物系统。它虽然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一个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不是杂乱无章地散布,而是有序、协调地生活在一起。 ◆ 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彼此在发展中有密切联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生物群体,叫做生物群落。 二、生物群落

三、群落物种多样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和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均匀度)。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多样性越大;各个物种的个体在物种间分配越均匀,多样性越大。 物种多样性大,群落中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复杂,每个种便具有更加自由和宽广的食物选择范围,生存的可能性也越大;即使一部分要素失调也不致破坏群落的整体结构,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和抵抗外力干扰的程度(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则)。

凡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程度大、生活能力强、对生境具有明显影响的生物种类叫做优势种;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与能量交换中作用最突出的生物种叫做建群种。群落中其他次要的种类称作伴生种。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

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叫做生物群落演替。 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群落的演替还因其发展方向不同分为顺行(进展)演替与逆行(倒退)演替。

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若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通过顺行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最后阶段的群落叫做“演替顶极”或“顶极群落”。

与此有关的概念:先锋植物群落、演替系列群落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其行为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 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即在一定限度内),其本身都具有反馈机能,使它能够自动调节,逐渐修复与调整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的损伤,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其相对平衡状态。 二、生态系统的性质(或特点) 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动态系统,其演化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它的早期阶段与晚期阶段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生态系统的这一发展规律为预测未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生态系统的组分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以吃和被吃的关系,即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即为食物链。

2. 食物网: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联结形成复杂的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网络。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 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食肉动物止,在各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像其它系统都执行着一定的功能一样,生态系统也有其基本功能,这就是单向的能量流动、循环式的物质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能量流动的过程 1. 输入:

起 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数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 传递: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各级消费者 腐生生物分解死亡动植物残体,能量释放到环境中 渠道:沿食物链和食物网

3. 散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以及排泄作用) 能量流动的特点

1.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2.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后一营养级所获能量约为前一级能量的10%,这就是林德曼的“百分之十定律”。

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顺着营养级序列向上,能量或生产力便梯级般地递减,出现“金字塔”特点;生物的个体和生物量也顺序向上递减,形成个体数目“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三者总称“生态金字塔。”

因此,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到第五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已减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所需的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首先被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