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文本)-【提高绩效推荐】 下载本文

现旅客 “零距离换乘”,货物“无缝隙衔接”。(见图19) 15

图19 对外交通体系规划图

三个系统,即城际铁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快速路系统。 建设“V+环状”城际铁路系统,实现都市区全天候、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见图20)。

图20 城际铁路系统规划图

加快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轨道交通线网。科学规划地铁线 网,对地铁环线做进一步研究,规划轨道线网长度由目前的251.8km增加

到500km以上。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建设城际铁路与地铁、地铁与常规公交的大型换乘枢纽,实现旅客出行的“零距离”换乘(见图21)。

图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图

构建 “小环相接,大环包容,放射连接,环内成网”的主城区快速 交通系统。西咸绕城东线可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安排建设时序。 建设旅游观光道路,形成完整风景环线。观光道路自南向北展现秦岭 自然风光、沣镐文化遗址、沣渭生态湿地、渭河生态长廊、灞河湿地公园、 浐灞生态新区、杜陵文化公园等。具体线路,西沿沣河、北临渭河、东抵 浐灞、南滨潏河,形成风景旅游环线(见图22)。

图22 城市快速干道系统规划图 17

大力发展地面公交。特别进行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研究,组织强 大的地面公交系统,弥补轨道交通运输覆盖面小的缺陷。

建设都市区停车换乘系统。在完善市区常规停车系统的基础上,布置不同规模、等级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的停车枢纽。

充分挖掘主城区现有道路通行潜力。完善次干路系统,加密支路,改善局部快速路节点,保证快速功能,重要区域预留人行地下通道建设条件。

建设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结合西安古城特点,注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交通的统筹,建设完善、系统、连续的自行车道、步行系统。 第二十条 供水保障体系

面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供水发展需求,构筑安全、高效、完善的区域供水保障体系。

重点实施以“引汉济渭”、“引红济石”跨流域调水,建设东庄水库、李家河水库等重点骨干水源工程为主的多水源联合供水保障体系,整合现状地下水源,纳入城市应急备用供水体系,提高供水保证率。

西安主城区近期以曲江水厂、南郊水厂、东南郊水厂、子午水厂等为区内主要供水水厂,适时扩建子午水厂、东郊水厂、东南郊水厂等,形成

渭河南岸输配水网络系统。

咸阳主城区近期以引石过渭水厂为主要供水水厂。

泾渭新城近期采用地下水资源作为过渡性水源,建设泾渭水厂,建设 引石过渭复线工程与东庄水库输水工程,作为咸阳东部、空港新区与泾渭 新城的主供水源,新建咸阳东水厂,扩建泾渭水厂,形成渭河北岸输配水 网络系统(见图23)。

图23 重点水利设施建设图 第六章 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

通过重点工程建设,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整体地位和形象(见图24)。 1、“八水绕长安”的河、湖、渠、池、水系统恢复工程, 2、渭河百里生态长廊工程,涝河至泾河,, 3、大都市南北核心轴带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