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审计学网上作业题 下载本文

7.对于出现错误或漏报可能性较大的帐户或交易,可以将重要性水平确定得高一些,民节省审计成本。( √ )

8.审计人员如果想要使发表的审计意见有98%的把握,那么审计风险便为2%。( √ ) 9.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高。( × )

10.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越低,审计人员就应获取越少的关于内部控制设计合理和运行有效的证据。( × ) 三、单项选择题

1.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在( B )之前起草。 A.签订业务约定书 B.外勤审计工作 C.了解被审计单位 D.接受客户委托 2.审计计划由( C )编制。

A.主任会计师 B.会计师事务所所长 C.审计项目负责人 D.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

3.编制完成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 D )审核和批准。 A.部门经理 B.所长 C.审计项目负责人 D.业务负责人

4.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 B )的金额和性质。 A.会计报表 B.错报和漏报 C.帐户或交易 D.审计收费

5.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 )。 A.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审计风险就会减少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控制风险就会减少

6.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C )。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抽样风险

7.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为80%和30%,则检查风险为( D )。

A.20% B.70% C.95% D.20.8%

8.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重要帐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C )。 A.详细审计 B.抽样审计 C.实质性测试 D.符合性测试

四、多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 AE )。 A.总体审计计划 B.审计职能 C.审计对象 D.审计作用 E.具体审计计划

2.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各具体项目的( ACDE )。 A.审计目标 B.审计对象 C.审计步骤 D.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E.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原则的情形有( CE )。 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B.商定审计收费

C.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D.安排审计人员 E.评价审计结果

4.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考虑的重要性包括( AC )。 A.会计报表层次 B.凭证层次 C.帐户和交易层次 D.业务经营层次 E.财务管理层次

5.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体出初步判断的,应当考虑( ABCDE )。A.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B.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 C.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D.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E.会计报表项目的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6.审计人员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依据,其包括( ABCD A.资产总额 B.净资产 C.营业收入 D.净利润 E.净负债

7.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包括( BCD )。 A.经营风险 B.固有风险

。 ) C.控制风险 D.检查风险 E.财务风险

8.评估与会计报表认定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审计人员应着重考虑( ABCDE )。 A.管理人员的品德和能力 B.管理人员的变动情况 C.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 D.业务性质

E.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 五、简答题

1.简述制定审计计划的作用。

[解答] 制定审计计划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可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2)通过制定审计计划,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通过制度审计计划,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2.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解答] 审计人员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有: (1)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3)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4)审计过程中,需要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和评价审计结果时运用重要性原则。 3.简述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解答]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4.简述审计风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答]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的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第七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内部控制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审计工作从( 全面详细审计 )发展成为测试为基础的( 系

统基础审计 )。

2.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单位的( 内部控制系统 ),这是( 现代审计 )的重要特征。

3.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和遵守情况,是审计工作人员确定其审计工作方法、( 抽查重点 )、( 审计范围 )和程序的依据,构成外部审计所依赖的工作基础。

4.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对某些( 不相容职务 )进行分离,应分别由两个以上担任,便于相互核对、( 相互牵制 ),防止舞弊。

5.对人员的素质的控制,包括对人员的职务进行( 定期轮换 ),以增加对某项职务的全面复核,从而达到( 控制的目的 )。

6.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将内部控制系统各种( 业务处理程序 ),以及各种文件或凭证的( 传递流程 ),用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

7.绘制流程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 横向流程图 );另一种是( 纵向流程图 )。 8.审计人员评审内部控制系统的最终目的,在于确定其健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水平,从而决定对它的( 信赖程度 ),确定采用抽查还是详查、( 抽取样本 )的规模和数量。

9.所谓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是指企业每一项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手续是否严密,( 环环紧扣 ),设计的措施和方法能否真正起到( 事先控制 )的作用。

10.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未加控制就容易产生( 错弊 )的( 业务环节 )。

11.评审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可以通过( 符合性测试 )和( 实质性测试 )来进行。 12.通过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符合性测试,可以最后确定进一步审计工作的( 范围和规模 ),以便进一步修改( 审计工作计划 )。

13.实质性测试,主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等的真实性、正确性作进一步审核,将审核的结果作为( 审计证据 ),并据以做出有关的( 审计结论 )。

14.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可信赖程度( 越高 ),必然是( 风险水平 )越低。

15.对于低信赖程度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可以考虑取消( 审计业务约定书 ),拒绝接受被审计单位的( 审计业务委托 )。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现代审计与内部控制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

2.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系统是一种单独的制度形式,它与各种规章制度并存。( × ) 3.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环节,会计与出纳员应由一人承担。( × )

4.定期进行结帐、对帐,定期进行财产清查、核对帐实,定期交换人员工作等,都属于察觉性内部控制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