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大枣综合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4.5分析项目的建设理由、政策依据; 1.4.6确定项目招投标内容;
1.4.7测算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 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指标名称 单位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亩 m 万元 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年 万元 % 年 万元 % 年 2指标 10 3.0 4.8 0.6 0.6 1.0 68.2 36486 106300 328 88400 4614 4413 55.4 41.5 29.1 5.1 21168.6 20.8 6.1 12097.6 60.1 5 备注 达产年 年平均 年平均 不含建设期 生产规模 其中:精品枣 枣浆 枣酱 枣粉 枣清汁 项目占地面积 项目建筑面积 项目总投资 项目定员 年新增销售收入 年新增税金及附加 年新增利润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 项目投资税前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财务净现值 12 项目投资税后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财务净现值 13 14 盈亏平衡点 借款偿还期 3
10万吨大枣综合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1.6项目综合评价
某省某公司年产10万吨大枣综合深加工项目,对调整某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推动林果产业化发展、促进项目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项目设计,从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出发,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项目建设的自然环境条件、市场需求前景和建设单位的经济技术水平,在建设内容和方案上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对提高项目产品产量、治理环境污染、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国家食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2009—2020年)。项目经济规模适度,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还款期等多项经济指标评价合理可行,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项目建设单位近三年经济效益良好,资本金落实,银行贷款可靠,具有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可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可以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循环,能够带动大枣种植、商贸流通等相关项目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体现当地政府对就业、增收等民生问题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重视。
4
10万吨大枣综合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基本情况 2.1.1基本市情 1、社会人口
某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隶属于某市,为某省西大门。全市国土面积3011平方公里(合451.1万亩),耕地面积84.5万亩,下辖10镇、5乡、2个管委会,441个行政村,3588个村民小组。全市总户数20.72万,社会总人口74.3万,其中农业人口62.1万,农村劳动力38万。
2、产业结构
某市是闻名全国的苹果之乡、黄金之城、旅游胜地,被誉为黄河金三角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民经济发展呈现效益显著、结构优化、速度较快、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53.2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7.4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31670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9.6:65.7:24.7,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经济结构
近年来,某市积极推进“工业强市、农业富民、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新型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工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快速成长。黄金产量突破80万两,是全国最大的黄金矿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解铅生产基地。围绕果、林、牧、菌、烟、药、菜等特色农业,全市建成了104万
5
10万吨大枣综合深加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亩果品、13.5万亩大枣、25万亩核桃、28万亩速生杨、5.2万亩烟叶、11万亩蔬菜、3600袋食用菌和1173个规模养殖场、35个养殖小区,形成了果蔬加工、中药材加工、林产品加工、畜牧水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链条。全市粮经作物面积比1:4.5,产值比1:9,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某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市。
4、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68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第六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评价中,名列全国县级第138位、中部百强县市第16位。
2.1.2转型背景及优势 1.转型背景
某市是依托黄金开采业而发展起来的典型资源型城市。40多年来,黄金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已累计向国家交售黄金740多万两(折230余吨),实现利税达140亿元,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某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经过40多年的高强度开放,黄金资源已进入枯竭期,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资源型城市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趋突出,成为制约某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是黄金资源枯竭,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截止2007年底,某市境内金属储量429吨,累计开采量312.45吨,保有金属储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