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义 讲解部分 第2篇 主题1 第1单元 物质的性质 下载本文

如何从图像中获取溶解度的相关信息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温度不变时,溶解度保持不变。因此科学上能利用横纵坐标绘制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在任何一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中,都包含着许多相关信息,如溶解度、温度、溶质质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如何透过图像提炼出重点?使图解题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现进行分类型讨论,重点弄清图像中的交点、各条线段(含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走向,挖掘图像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类型一 一条曲线 1.溶解度的判定

过任一温度作垂直于横坐标轴的直线,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纵坐标即为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图中a点表示:在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2.溶液饱和与不饱和的判定

以曲线为界限,曲线上方部分表示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曲线下方部分表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如图中c点表示:在70℃时,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在70℃时,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a、b分别是相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溶质、溶剂及溶液质量的计算

根据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完全溶解的溶质质量),进行质量计算。

如图中a点表示:在30℃时,溶液质量=100g+25g=125g。

类型二 两条曲线 1.交点的含义

交点表示两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如图中a点的含义:在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30g。 2.同一温度下,物质之间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同一温度下,位于上方的曲线所对应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下方曲线所对应物质的溶解度。

如图0~20℃时,乙的曲线在甲的上方,溶解度大小为甲<乙;大于20℃时,乙的曲线在甲的下方,溶解度大小为甲>乙;20℃时,甲、乙两曲线相交,此时溶解度大小为甲=乙。

3.降低相同温度,物质析出晶体多少的比较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其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在100g溶剂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即为其对应纵坐标数值之差。 如图在40℃时,甲、乙两物质分别溶解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均降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为50g-30g=20g,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0g-30g=10g。 类型三 三条曲线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①陡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图中甲,常见的有硝酸钾等;

②缓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如图中乙,常见的有氯化

钠等;

③下降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图中丙,常见的有氢氧化钙等。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对于甲、乙类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不饱和溶液

对于丙类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物质提纯或结晶的方法

饱和溶液

①曲线为陡升型,如提纯甲时利用的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②曲线为缓升型,如提纯乙时利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 ③曲线为下降型,如提纯丙时利用的是升温结晶的方法。

如何去除甲晶体中混有的少量乙:将混合物溶于溶剂中→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冷却结晶→过滤;

如何去除乙晶体中混有的少量甲:将混合物溶于溶剂中→蒸发浓缩至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得到晶体)。

4.温度变化后,溶液相关质量的变化判定

温度变化后,溶液中相关质量的变化判定方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变化时是否有晶体析出。 详情如表所示:

无晶体析出 有晶体析出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不变 减少 不变 不变 不变 减少 典例5 [2019·泰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t1 ℃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 1℃,可析出30g a物质

P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