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史上最全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 图文 下载本文

2017届三中高三地理葵花宝典之

----- -你不能错过的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

一、特征类答题模板

1、☆☆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 (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3. 地势起伏状况(xx边高,xx边低)

4.主要典型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黄土地貌,雅丹地貌,有就写,没有省略) 【例题答案】:该地主要由低山丘陵构成,东北部有少部分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起伏较大。

2、☆☆☆如何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有无断流(看河流流量取决于该地降水特征,一般降水丰富的地区河流流量大,内陆地区/内流河河流流量小;看河流季节变化,一般河流流量在冬夏季流量有明显变化的可称流量季节变化大,如长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如欧洲西部河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流量,如流经地区植被较完好,则含沙量小,如流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则含沙量大,比如,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区,含沙量大。也可以看流量,一般来说,流量大的河流含沙量会相对较小,反之,含沙量较大。

3、结冰期:有无、长/短(热带亚热带(包括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区的河流没有结冰期,因为这些气候最低温都大于0℃,反之,如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结冰期,因为冬季气温会低于0℃)在我国,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没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

4、汛期:主要回答有/无汛期,汛期主要在xx季节(指河流在冬夏季水位会有明显变化,如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汛期主要在冬季,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所以这些气候区的河流没有明显汛期)

5、河流补给类型:以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补给,以我国为例,东部季风区河流一般以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较高纬度的平原地区(东北地区)则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海拔较高的高山或高原,则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如青藏高原,西北地区)

6、水能:判断河流谁能是否丰富有两点:①流量大②落差大 【例题答案】:如长江水文特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汛期主要在夏季;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上游水能丰富,下游航运价值高。

3、☆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程(流程即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流源头到河口的长度)、流向(主要根据地势判断) 3.流域面积大小

4.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水系类型主要分为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海河五大支流在天津汇合,并经由同一条干流流入海洋,形似芭蕉扇的茎与柄,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其与干流组成的形状像树干与枝丫,故称其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的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都与干流垂直,形似梳子,故称其为梳

1

状水系;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形似羽毛,为羽状水系。)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放射状水系

简述B河的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从西向东流入渤海,流程短,支流多,扇状水系。 B

4、☆☆规律特征

总:分布不均衡

分:xx边多,xx边少。Xx边差异大等

2

二、因素类答题模板

5、☆☆☆影响气温的因素(题目变式:试分析A地比B地气温略低的原因、试

分析C地区等温线向下弯曲的原因/D地区温差较大的原因等等,凡是关于气温、等温线方面的题目)

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太阳高度比高纬度大,一般而言,低纬度气温比高纬高,气温年较差比高纬小。 2.地形(高度、地势):①看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有的时候看地形单元,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越强,温差越小;反之,大陆性越强,温差越大。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6、☆☆☆影响降水的因素(题目变式:试分析A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等等关于

降水或降水量线的题目):

1.气候: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降水较充足,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或东南信风带一般降水不足,但信风带的风经过海洋的话降水会充足。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降水充足,反之,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降水不足。 2.地形:①迎风坡、背风坡,相对于有一定高度的山,迎风坡降水充足,背风坡降水不足。②特殊地形特殊时候会带来降水,如谷地在夜晚由于气流上升,带来降水。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通常针对于山区,有地形雨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特殊的天气:如冷暖峰过境时,台风都会带来降水 7.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8.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把热带雨林砍掉,世界气候会变得干旱,同时温差加大。

注: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其实差不多,只是分析的角度不同,建议理解性对比记忆! 7、☆☆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一般低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比高纬要强很多。但在冬季,由于高纬地区昼长更长,所以太阳辐射有所增加,与低纬地区相差得就相对较少。

2.云量(由海拔高度或气候决定,海拔高,云量少;天气干燥,云量也会少)(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较少,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因为晴天多,太阳辐射也较强,但我国四川盆地因为阴雨天气较多,所以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8、☆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阳坡气温高,融化得多,所以雪线高)

3

9、☆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热量越充足,降水越充足,同一带谱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10、☆☆☆影响交通运输线路选线的因素: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11、☆☆☆☆影响一个地区风能大小因素:(题目变式:影响地区建风电场的因

素、A地区多风沙天气的原因)

1.天气状况:降水稀少的地区或台风天(如一个地方相对降水较少,大风日数较多,则

风能丰富;又如东南沿海多台风天气,所以其风能也比较丰富)

2. 大气环流,季风影响(某些地区距风源地较近或受某季风影响强烈,则风更大,如西北地区近冬季风风源地,则风能丰富)

3.摩擦力(如果近水域,则摩擦力较小,风会更大;如果地面植被覆盖率较少,摩擦力小,则风也会更大。)

4.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内地丰富

5. 地形:峡谷、谷地地形造成狭管效应(风在谷口吹入被挤压使得等压线密集风力变大)

6.地势:地势平坦,缺少高山阻挡,风能相应更丰富

若是问地区建立风电场,则在以上点上还要加一点:7.土地面积较广。

三、区位条件类答题模板

12、☆☆☆☆☆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总的思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

生产的有利或不利条件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但农业着重于自然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写有时省略。 是否光照充足(判断光照充足可以看这个地区的纬度和晴天日数 光照 进行判定) 气候 气温 有利条件可写: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 (热量) 物糖分积累//气温较低,虫害较少;不利条件:气温较高,蒸发 旺盛,可能导致水分不足//气温较低,农作物易发生冻害 降水 可以通过气候进行判定,降水多、气温高,可写雨热同期。不利 条件:降水和气温不在同一个时间,写雨热不同期。//降水不足, 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