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地形 丘周围熔岩流呈片状分布,游地区。 形
并向四周倾斜,降雨渗入迅速, 岩体边缘有泉水出露。 盆地海拔800-850m,与周边
山峰比高天于100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盈江沿岸的平
堆积地
普遍发育河谷阶地及洪积原,太平、芒允、姐帽、弄
形
扇,仍数不等,高差不一,璋、岗勐、旧城、新城一带。 规模也各异。
2、地层岩性
盈江县出露地层以变质岩、岩浆岩分布为主,分布面积较广;沉积岩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上第三系上新统芒棒组中段,石炭系勐洪群,泥盆系下统关上组,志留系上统等。受“歹”字型构造体系弧形构造带和南北向构造带的影响,区内断裂发育,控制了区内岩浆活动。从华力西期、燕山期、喜山期等均有分布(表1-2)。 3、地质构造
规划区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西支中段与滇西经向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弧形构造和南北向构造组成了区域构造的基本格架。
滇西经向构造体系:该构造体系在区内有槟榔江南北向构造带,展布于大盈江断裂以西,苏典—盈江断裂以东,大约40km宽的范围,包括槟榔江两岸广大地区的构造形迹,自东向西分为三个构造亚带:即①古永-丝瓜坪南北向构造亚带;②关上-新城南北向构造亚带,包
括长岭岗-顿海断裂(F71)、大竹棚-拉利山断裂(F74)、芒章-新城断裂(F79);③苏典-盈江南北向构造亚带,包括苏典-盈江断裂(F100)、白岩头背斜(15)等。由于古永-丝瓜坪构造亚带分布于东郊边缘及腾冲境内,故以后两个亚带为主。
“歹”字型构造体系:该体系在盈江县自东向西展示了二个弧形构造带:①腾冲-梁河弧形构造带,主要断裂包括大盈江断裂(F21)、照壁山—老麻撒断裂(F22);②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展布于苏典、勐弄、昔马及铜壁关一带,构造带呈南北向,由一系列压扭性断裂和变质带组成。
表1-2 盈江县地层岩性一览表
统界 系
(群)
全新
Q4
第 统 四 更新新系
统 生界 上第上新
N2m
三统 系 古石 勐洪
Cmn3
顶部边灰色块状含砾杂砂岩粗玄岩、玄武岩。
2
代号 岩性
冲积、洪积、坡积、湖积之砾石、砂、粘土。
Q3 Q1
冲积之砾石、砂、粘土。 英安岩、安山质英安岩、安山岩。
灰黄、紫灰色橄榄玄武岩、
生炭 群 界 系
泥 盆
系 志 留 中统 系 高下
P
黎古z1 贡生
g山界
l
群 Cmn2
D1g2
D1g1
S3 Pz1gl2夹绿色板岩;中部为灰黑板岩,黑色片理化板块状含炭质粉砂岩;下部为深灰色杂砂岩、灰黑色页岩夹黄、绿色粉沙岩。
灰紫、紫灰色黑云母泥质砂质粉砂岩和同色含砾杂砂
岩,靠下部夹有灰白色大理岩,灰白色透辉石,长英质角岩。
泥质条带灰岩为主,夹粉砂
岩
炭质粉砂质板岩夹少量泥质
条带灰岩
白云岩
上部:深灰色黑云片岩,二云片岩为主,夹石英片岩,
含石墨二云片岩。
中部:灰白色石英片岩为主,夹矽线石二云片岩,鸭蛋绿
喜山期
燕山期
华力西期 Pz1gl1γ
1(2)6
γ1(1)6 γ
3(2)5
γ
3(1)
5
V4
色常石石英,变质石英砂岩。 下部:黑云微晶石英片岩,夹黑云微晶片岩,条带状中晶大理岩
上部:灰色薄层黑云二长变粒岩,钾长变粒岩为主,夹角闪斜长变粒岩,二云片岩、黑去二长片麻岩。
下部:灰白色眼球混合岩,黑云混合花岗岩。有较多似层状况,不规则团块状细粒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及黑云变粒岩残体。
浅色花岗岩、白云田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
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
辉苏长普岩、变质角闪辉长
岩、变质辉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