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是(A、B、C、D、E)
A、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C、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E、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军事学 E、 马克思主义法学
3、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人权宣言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 人生而自由平等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c) A、唯物史观 B、劳动价值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法 E、认识论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认识论 C、实践 D、唯物史观 E、人民群众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 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 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E、这是领袖的选择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 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9、科学社会主义(A、B、C、D、E)
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 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 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 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
二、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正确。
同历史上力图把自已的观点和学说说成是最终的、最后的封闭体系的形而上学观点相反,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看成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与时代密切联系,它注视现实、面对实际.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从不自认为是终极真理,而是强调创造性,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首先要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条件,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斗争,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后创立的。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具有高度的革命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各项基本原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其次,它所揭示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再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它的一些个别论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需要修正,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揭示的道理,决不能因此而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是“理论拼盘”。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块整钢”。
三、综合分析题:
1、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在人类历史上,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更精确一点说,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
马克思主义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使他们成为了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从来认为自己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是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参见列宁: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83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 第一,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彻底的革命性。首先,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出发,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其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二者统一于实践。
3、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过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己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的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目地。”(参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己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结合马克思恩格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为此,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即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坚持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离开实践的发展,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
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第二,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容。但是又必须看到,它们之间又是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论证,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把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是(B) A、原子 B、物质 C、精神 D、运动 E、实践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E、多样性
3、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4、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A、B、C、D、E) A、冰——水——汽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E、麦粒——植株——麦粒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D)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质和量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哲学基本问题是(A、C)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它的矛盾性 B、它的可知性 C、它的物质性 D、它的存在性 E、它的规律性
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C、E) 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 B、意识决定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
E、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9、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A、B、C) A、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 B、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
E、运动与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10、意识是(A、B、C、D、E) 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 C、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A、B、E) A、尊重客观规律 B、通过实践
C、超脱客观规律的制约 D、不讲任何条件
E、掌握必要的物质手段 12、发展的实质是(C) A、事物的一般变化 B、运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量变 E、过程
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E、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4、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B) 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 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 E、共性和个性
15、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是(B)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向没有矛盾的方向转化 D、向矛盾激化的方向转化 E、向矛盾调和的方向转化
1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C)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
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E、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17、量和事物的关系是(B、D) A、直接同一
B、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 C、量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
D、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并不导致事物质的根本变化 E、量对事物的实际存在是无关紧要的
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B、C、D)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E、辩证否定就是绝对否定
19、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C、D、E)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0、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表现为(B、C、D) A、量变就是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E、质变不依赖于量变,量变也不依赖于质变 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A、物质和精神 B、联系和发展 C、运动和静止 D、实践和认识 E、时间和空间
2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是(A、B、C、D、E)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2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A、C、D、E) A、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是认识事物的惟一途径 C、是认识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D、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E、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24、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是(A、B、E) A、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E、不可分离的关系
25、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指(A、B、D) A、意识是通过社会劳动创造的
B、意识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C、意识是社会的基础
D、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E、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B、C) 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
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C、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新的统一体的产生 D、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
E、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D、E)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促使事物灭亡 C、促使矛盾激化
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E、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B、D、E) 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
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的自相矛盾 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E、任何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属性
29、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B、C、D、E) A、事物的本质联系 B、事物的必然联系 C、事物的稳定联系 D、客观的
E、事物本身固有的
30、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E、意识能够创造发明规律
二、辨析题:
1、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因为(1)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2)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
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3)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2、和谐不包含矛盾,因而建立和谐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错误。
因为(1)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从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类的角度来看,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2)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3)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4)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并不会使社会发展失去动力,和谐社会建设会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
3、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也有意识现象,所以不能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错误。
因为(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认识。(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4)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也有意识现象,但意识是派生于物质的,是第二性的现象,其本原仍然是物质性的。世界的统一性说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而不是世界的现象的多样性。在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意义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意识现象是派生于物质的第二性的东西,它不能与物质并列成为世界的本原,也不能单独构成世界的本原。
4、矛盾就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错误。
因为(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3)题目中的观点实际上只是说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略了矛盾的同一性,从而割裂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结合才是矛盾。所以说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5、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过“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可见,人们是可以创造发明规律的。 错误。
因为(1)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3)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发明或消灭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利用规律,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
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4)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观点认为自然规律是人为规定、创造的,这是唯心主义的规律观,它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
6、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物质性。 正确。
因为(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说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三、综合分析题: 1、分析题 材料1
17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爱尔维修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材料2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
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材料3
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的特性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请回答:
(1)材料1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2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3中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参考答案】
(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论证其唯心主义,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借用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2、分析题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还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这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 (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
【参考答案】
(1)材料1的第一句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句话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即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的或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集中起来,这两句话突出一个问题,就是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2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做纯粹主观的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它与材料1把矛盾看做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
(3)材料3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认为矛盾只存在于陈述中,即只存在于语句、字面上。材料1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矛盾,不是字面上的、主观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3的错误在于:一是否认自然界中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做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否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3、论述题
分析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参考答案】
(1)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指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如果不顾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在实践中受到惩罚,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
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3)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做到: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至于改造世界的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
4、论述题
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首先,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其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5、论述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参考答案】
(1)列宁的物质定义。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对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解。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建立为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现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分化与综合趋势,但无论它们怎样向广度与深度方面发展,取得了怎样的具体结论,它们都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上深化、丰富并不断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从现实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建立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为克服和抵御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 6、论述题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什么是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2)事物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 000美元到3 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应该认识并利用这一规律,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服务。 (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事物就是在矛盾推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由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向另一个过程、另一个阶段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只有不断地解决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7、论述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什么是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深化和发展,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针。
8、论述题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
(1)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4)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5)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 9、论述题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考答案】
(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E、辩证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A、B) A、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B、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而且是与被改造的关系 C、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主观与客体的关系 E、主体与客观的关系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不同表现在(A、B、C) A、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C、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E、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
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C、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E、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 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
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
7、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A、B、C、D、E)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C、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8、以下关于哲学中的“价值”范畴及其特性的阐述,正确的有(A、B、C、D、E ) A、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B、价值具有主体性 C、价值具有客观性 D、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E、价值具有多维性
9、任何真理都是(A、B、C、E)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C、具体真理
D、不可能向谬误转化的
E、从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过程
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A、B、C、D、E)
A、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
B、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C、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D、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E、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旧唯物主义只看到认识的摹写性 11、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的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不敢吃。16世纪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献给女皇伊丽莎白。从此在欧洲世代相传,但仍然没有谁敢吃它一口。过了差不多200年,法国的一位画家冒着风险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它含着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于是名声大振,广为传播。这个故事包含的哲理是(A、B、D、E) A、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无限的过程 C、人的正确认识经过一次飞跃不行,经过两次飞跃才能达到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E、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2、解放后,我们按照李四光的学说勘探石油,在所谓“贫油”的中国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藏。而在人口问题上,马寅初的理论却长期未予重视,致使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很大困难,这说明(A、B、C、E)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 D、 科学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E、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少走弯路
1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A、B、C、D、E) A、 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 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E、 科学的认识规律
1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C、D ) A、是主张意识决定物质的错误观点 B、是只承认理性认识的教条主义的主张 C、说明了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D、体现了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E、强调了实践必须依赖理论
15、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有(A、B、C、E) A、“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 B、“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 C、“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D、“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是真理”
E、“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16、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B、C)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E、理论对实践不起作用
17、真理向谬误的转化,具体表现为(D、E) A、人类并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B、真理与谬误这两个对立的方面都是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C、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二者之间既贯穿着斗争性,又具有统一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E、真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如果孤立其中某一个原理,它就会变成谬误 18、马克思主义是(C、D) A、相对真理 B、绝对真理
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D、人类认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段 E、无所不能的真理
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体现在(C、D)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片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必然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 E、理性认识产生感性认识
20、辩证的认识运动包括两次飞跃它们是(A、D)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理性认识又回到感性认识 C、从实践到新的实践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E、从具体认识到抽象认识
二、辨析题:
1、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是真理”。 错误。
其错误在于:(1)它用真理的有用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即真理把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看成是否是真理,这就把真理主观化了,不顾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属性。(2)它取消了真理的客观标准。有用即真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认为真理可以因人而异,这就必然导致混淆真假,颠倒是非。(3)它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界限。真理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取得有益的效用,但有用的认识却不一定是真理。歪曲事实的谎言和诡辩,虽然对剥削阶级混淆视听、欺骗人民有用,但它却不是真理。可见,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即真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认识是否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惟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真理和谬误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意义”。 正确。
(1)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那怕多走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只要它再度进入了原有的条件或范围,也就从错误恢复为真理。(2)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还仍然照搬老一套,或者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把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原则当作现实,都会使真理变成谬误。(3)真理是全面的。作为全面的真理性认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每一个原理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之中。如果把其中一个原理孤零零地抽出来,切断同其他原理的关系,或者把它们彼此对立起来,它也会丧失其原有的真理性,而转化为谬误。 从以上对真理和谬误二者间的相互转化看,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了。
4、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正确反映世界,获得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它是以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又能动地用理性认识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实
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体现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只有这样的认识论,才能称得上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绝对真理是不包含错误的真理,相对真理是包含有错误的真理。 错误。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2)真理的绝对性也称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因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3)真理的相对性也称相对真理指: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有限的,因而总是近似的、相对的。(4)任何真理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而包含有错误的认识就是谬误,而不是真理。
三、综合分析题: 1、分析题
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的意思),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2)材料2、材料3同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4)材料4揭示了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知与行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材料 1认为有两个知识的来源,一是“生而知之”即先天自生的,二是“学而知之”,即通过后天学习。 (2)材料2继承和发挥了材料 1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材料 3继材料1的“学而知之”说,认为人们的知识才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人的作为(即行动)而获得的。
(3)材料2的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
(4)材料4揭示的知识的来源是行动和人类文明的进化;知和行的关系是先行后知,以行
求知,然后多以知指导行,即行—一知—一行。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包含了唯物、辩证观点的合理因素。
2、分析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 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 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来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摘自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3、分析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所进行的巨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推动了全党的思想大解放和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才铸就了一个闪光的年代。创新,已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请结合哲学有关原理来分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性?
【参考答案】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它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才能充分发挥人对世界的能动改造作用。
(2)理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破解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完成新的飞跃的,同时又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推进历史变革中显示强大的活力和威力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注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3)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是用来解决时代提出的任务的;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者天经地义的历史使命。现实的实际
迫切需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上有新的发展。
(4)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4、论述题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参考答案】 (1)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应当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当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2)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或符合,又会变得不统一、不符合,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新的统一。总之,这种统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实践和事物的发展,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超越社会实践和事物的发展,是“左”的冒险主义的错误。 5、论述题
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
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6、论述题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参考答案】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①相对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②绝对真理之中也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永远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③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不同的极端割裂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也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因此,我们的正确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批判“过时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4)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挥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 A、B、C )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 ( C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 A、B、C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D )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C )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 (A、C、D )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直接由( A、E )
A、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C、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的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E、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 C、E )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
E、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11、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B、D、E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2、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B、C、D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A、C、D、E ) A、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B、是调节社会各种利益的机关
C、是统治阶段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是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的组织 E、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说法正确的有 (A、B、C、D、E ) A、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
的社会历史现象
B、 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科学的指导
C、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D、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E、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15、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E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E、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16、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E、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17、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A、B、C、D、E) 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创造了人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18、社会形态更替有规律,但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ABD )。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 D、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E、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否定了社会形态的统一性。
1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A、D、E)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0、历史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 A、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
B、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
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C、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殊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
D、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E、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选择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
二、辨析题:
1、国家的产生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国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为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总之,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国家的产生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的观点抹杀了国家产生的阶级根源。
2、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错误。
因为,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中心展开的。所以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3、社会改革和革命没有根本差别,因为它也是解放生产力。 错误。
因为:社会改革与革命有根本差别,但是从解放生产力来说有很多相同。 (1)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而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从实质来说,它们有不同的。
(2)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从它们的作用来说,有相同之处。
所以说社会改革和革命没有根本差别是错误的。
4、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正确。
(1)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观点(2)人不仅仅与动物有本质区别,而且,人与人也有本质区别;(3)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而不是自然属性;(4)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在经济关系中;(5)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可以随心所欲。 错误。
因为,(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3)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有直接的影响;(4)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三、综合分析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错误决策指导下,我们曾于195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 99% 以上参加了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俱。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后来,自 1979 年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逐步推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 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达 93%, 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关系。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所以,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同于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经济,它没有否定合作化以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而是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既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这种制度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见效之快,是人们没有预想到的。许多地方一年就见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
请回答:怎样理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存在,但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它们的矛盾关系有不同的情况。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解放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
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只能助长“一平二调”、瞎指挥, 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无数的损失浪费,带来的是经济的停滞、倒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终究难以维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几经风雨而不动摇。这表明人们所选择的各种生产关系及其具体体制,归根到底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合。
2、试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极为复杂。(1)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2)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第一,尽管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存在对抗性矛盾,但是仍然存在着非对抗性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答案】
(1)科学技术象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
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大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当前,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做到:第一,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第二,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三,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两者不矛盾。因为,从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来看,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同时,社会发展又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人们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第一,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自然历史过程”这个整体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恰恰是通过历史主体、即通过人的自觉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
第二,历史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是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历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历史规律。因此,历史规律的形成必然有主体因素的参与,而且历史规律也必然通过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历史规律只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大致趋势,它的实现取决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历史“合力”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这样的关系: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5、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有一个英雄名叫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力大无比,谁也战胜不了他。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 据说,安泰对他的生身母亲—大地,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 每当他和敌人搏斗遇到困难时,就往母亲身上一靠,于是就获得了新的力量。但是安泰的致命弱点也在这里,他最害怕别人使他离开地面。后来,果然有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敌手,利用他的这个弱点,不让他和地面接触,就在空中把他扼死了。斯大林曾用这个故事作比喻,安泰和他的大地母亲的关系,好像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任何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因此,离开了群众,他就一事无成,就会失败。 请回答:
(1)怎样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2)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
(1)这则故事说的是安泰与大地的血肉依存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也是这种依存关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大地,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样的
基本观点出发,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8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战胜许多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2)党的群众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特征。是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决定了党的根本性质和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就无往而不胜;反之, 就会失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存在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是(A、E)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
4、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体现在(A、B、C、D) A、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创造剩余价值 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E、它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5、商品的价值量 (A、B、C、D)
A、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E、与劳动时间无关
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有 (A、B、C、D、E)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7、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 (A、B) A、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B、价值量只发生转移 C、不转移价值 D、不被消费 E、不改变物质形态 8、可变资本是 (A、C)
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9、剩余价值率是(A、D、E)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 C、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之比 D、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
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 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依靠(B、C)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E、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 11、超额剩余价值(A、D)
A、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是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E、超额剩余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B、C、D) 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C、 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 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E、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13、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 A、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B、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
C、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A、B) A、c的比重不断上升 B、v的比重不断下降 C、c和v按相同比例上升 D、c和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E、v的比重不断上升
15、资本积累(A、B、C、E) A、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加剧两级分化 C、造成失业现象
D、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E、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积累了物质条件
16、关于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要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
B、要分别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 C、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D、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E、资本循环运动及其规律作用的发挥,受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 17、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 (C、D、E)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E、剩余价值
18、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A、B、C、D) A、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B、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实现补偿
C、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上保持一定比例 D、两大部类的生产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 E、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
1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B、C) 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 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 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 2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B、D)
A、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所以只能否定 B、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C、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糟粕,要全盘抛弃
D、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它的社会作用主要还是进步的
E、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未起过进步的社会作用
二、辨析题: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正确。
(1)这句话说的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2)它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些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商品的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正确。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3、相对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两者没有区别。 错误。
(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使所有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某些人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请分析这种观点。 错误。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错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正确。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7、“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剥削,不生产剩余价值,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资本。 错误。
资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资本的自然属性上来说,资本是带来价值增殖的价值,它是资本的本性,独立于制度因素而发挥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资本或者否定资本的重要作用;从资本的社会属性上来说,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占有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体现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我们不能只看到资本的特殊性而无视资本的一般性。
8、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正确。
(1)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 三、综合分析题: 1、论述题
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论述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及其构成。
【参考答案】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2、 论述题
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我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试论述什么是不变资本,什么是可变资本,二者区分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2)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3)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 论述题
价值规律是贯穿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参考答案】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但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但是,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4、 论述题
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参考答案】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论述题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谈谈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参考答案】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由于所处的时代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
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6、论述题
试述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过程。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目的是争得更有利的投资场所,采取的手段是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换。其结果则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具体过程是,利润率低的部门的资本家把资本自由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前者生产规模首先缩小,产品相应减少,造成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获得的利润量增多,利润率随之提高,与此相反,原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则是利润量减少,利润率下降。这样,通过各种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是使各个生产部门本来高低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7、论述题
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参考答案】
(1)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
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2)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8、分析题
“资本主义积累会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参考答案】 (1)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
(3)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9、材料题
材料一:从70年代开始,日本率先将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应用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到80年代,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建立起了高炉控制专家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发了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特别是冶金工业的热潮,正如美国钢铁专家指出的,\专家系统技术在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中大有用武之地\。
材料二:在英国, LINKman系统(自能控制系统的一种形式-专家控制)对水泥窑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作用显著,既提高了经济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实现商品化。可以说它是专家控制在工业上成功应用的典范。
材料三:美国的Foxboro公司在1987年时就已把 PID专家自校正控制方法应用于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体现了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过程知识在生产自动化应用方面的综合先进水平,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最合适的过程控制系统,标志着在美国智能控制系统已由研制、开发阶段转向应用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有些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或者高级的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它产生的原因有( A、B、C ) A、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B、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C、竞争各方损失越来越严重 D、企业的自愿组合 E、企业的良性竞争
2、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A、B、D、E )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垄断组织内部之间互相支持 D、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E、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 3、金融寡头是( C、D、E )
A、银行资本的联合 B、工业资本的联合
C、操作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D、以金融资本形成为基础的 E、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4、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来源于( A、B、C、D ) A、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B、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获得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额外利润
D、通过国家政权进行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E、借贷资本
5、垄断价格的形式包括( B、D ) A、成本价格 B、垄断高价
C、垄断利润 D、垄断低价 E、垄断效益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包括( A、B、C、D )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E、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B、C、D ) A、国家运用经济政策 B、反托拉斯法
C、公共事业规制 D、社会经济规制 E、国家采取降息策略
8、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包括( A、C、D ) A、借贷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商品资本输出 E、国家资本输出
9、经济全球化是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为( A、B、C、E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技术全球化 E、企业经营全球化 10、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A、B、D )
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
C、鼓励加班 D、职工持股 E、增加薪酬
11、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包括( A、B、D、E ) A、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的实际控制者 C、资本家和工人是平等合作关系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E、蓝领减少,白领增加
12、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包括( A、B、C、D )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B、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C、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E、制度具有共产主义性质
1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有( A、B、C、D ) A、国内过剩资本输出谋取高额利润 B、非要害技术转移国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E、抢占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
14、从资本输出的来源看,垄断资本向世界扩展形式主要包括( B、C ) A、产业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
C、国家资本输出 D、知识资本输出 E、文化资本输出
15、垄断价格由( A、D )构成 A、成本价格 B、商品价值
C、工人工资 D、垄断利润 E、超额利润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包括( A、B、C、E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 B、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C、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D、工人运动的需求
E、社会分工迅速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7、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E )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E、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18、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C、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B、各国文化的变革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E、国际关系的松散
19、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体现为( A、B、D ) A、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B、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对立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不再存在
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保护、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E、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20、法人资本所有制包括( C、D )两种形式 A、国家法人资本所有制 B、个人法人资本所有制
C、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D、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E、社会法人资本所有制
二、辨析题:
1、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面,因此垄断消除了竞争。 错误。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错误。 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3、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错误。 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获得较大利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4、资本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其经济发展,是绝对有利的经济加速途径。 错误。 因为: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
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联系也更为复杂,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和冲突也更为突出。 三、综合分析题:
1、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化” 请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以上材料。
【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有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学者看来,“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就是美国化,就是西方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发展中国家虽然有受限制的一面,但只要避免绝对的依赖性,还是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2、美国有比较完善的反垄断法,但是在生产力本已非常集中的飞机生产行业中,波音兼并麦道被认为是“合法”的,而政府和国会对微软的技术开发却总是虎视眈眈,微软甚至被勒令“肢解”,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有效形式。从表现形式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包括发挥国有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其中国家干预,调节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主要有财政货币政策,计划调节,福利政策和行政、立法等手段。
国家通过反垄断法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调节的职能的体现。
但是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是否干预,如何干预完全取决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取决于垄断资产阶级谋取垄断利润的需要,而不是法律本身的公正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波音兼并麦道,有利于美国航空业在国际上的扩张,有利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与欧洲空中客车的对抗,被裁定为“不违法”也就不足为奇。而微软公司的技术开发、连锁产品、整体销售等,显然有悖于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因为在技术、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垄断”只会使资本主义自身窒息,使资本主义经济的“龙头”陷于被困的境地,使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受阻。这正是微软被确认“违反反垄断法”的原因所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范围内的调整,尽管它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的矛盾。垄断作为自由竞争走向生产集中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2、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参考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会有消极影响: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为什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参考答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各国都建立了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全面统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普遍的发展,国家干预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最终得以形成。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5、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主要包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6、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参考答案】
尽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在造就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
衡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更为明显,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链条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B、C)学说,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A、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C、剩余价值理论
D、阶级斗争学说 E、无产阶级解放理论
2、下面选项中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说法是正确的有:(A、B、C、D) A、是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B、反映、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 C、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D、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E、只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3、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因为(C、D、E) A、没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C、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E、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
4、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A、B、C、D、E) A、彻底消灭一切阶级的革命
B、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的革命 C、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D、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的革命 E、彻底消灭剥削阶级的革命
5、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下面这些特征:(A、B、C、D、E)
A、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E、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可以具有多样性
6、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因为:(A、B、C、D、E)
A、这些国家必须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B、这些国家面临着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艰巨任务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 D、存在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E、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及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7、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A、B、C、D、E) A、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原则存在历史联系 B、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形式存在历史联系 C、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基础不同 D、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各自的经济本质不同
E、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等同。
8、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B),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9、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想,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从这个历史结果,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下面正确的结论有(A、B、D、E)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B、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特定的情况
C、突破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革命规律
D、历史发展的顺序是有可能出现跳跃的
E、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10、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这是因为:(A、B、C、D、E) 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 B、无产阶级专政的形态可以有这种那种 C、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可以有这种那种 D、时代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E、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会造成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二、辨析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正确。
因为空想社会主义不是成熟的社会革命的理论,它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没有看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
因为不同国家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同时,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种的,模式是多样的。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3、资本主义有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正确。
因为从理论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但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各国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统一的,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手段。 错误。
因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统一的,其实质就是全体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5、要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正确。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于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建设要正视自己具体国情,而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三、分析分析题: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并评价社会主义“早产论”?
【参考答案】
(1)马、恩曾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当然,马、恩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