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校训:论语 - 图文 下载本文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复旦校训由来考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校训是近代大学的产物,是各个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凝结。它用最简洁

的文字(一般不超过10个字),向学生指明在校期间应做什么,要把自己培养成怎 样的人。同时它还表明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如何,文化底蕴是否厚实。所以这次评选出的前3名校训都取自古籍《周易》(清华)、《论语》(复旦)、《中庸》(中山),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典籍中的经世格言,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复旦的校训出自《论语·子夏》,寓意深远。笔者个人理解,前一句讲做人,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做人和做学问都要立志,而且要志向专一(笃志),不能朝秦暮楚、见利忘义,要坚忍不拔、奋斗到底;后一句讲做学问,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院士在我校90周年校庆时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做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问题,问对了就可以求得正确答案。所谓“切问”,就是经常问,而且要问得中肯;所谓“近思”,就是把问题放在脑子里经常思考。所以李政道院士对复旦学生说:“你们要相信自己,要对?志?作深刻的考虑。你们的志是什么?心之所向在哪儿?你的志愿在哪儿?将来你要做什么样的事业?这些问题都是年轻人必须考虑的。所以,我觉得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非常有意义的。”

复旦在吴淞时期(1905-1911)校基未固,6年换了5位校长,依次为马相伯、严复、夏敬观、高凤谦、马相伯。当时复旦在困境中度日如年地求生存,无暇考虑校训之类的事。

1913年1月,李登辉在马相伯等人的推荐下,出任复旦校长。上任伊始,他雄心勃勃,依托校董会,打算募款在郊区购地,筹建永久校园(见1915年以李登辉名义写的《复旦校史简介》)。越二年,适逢复旦建校10周年,李登辉仿美国名校制度,为复旦规定了校训、校标(徽)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就是在这时由国文部的教师从《论语》中挑出来的(其它条目尚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等)。李校长从海外归国不过10年,自知古汉语不如马相伯,便请马相伯选定(马相伯曾助其弟马建忠著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古汉语造诣颇深)。从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便成为复旦学生的座右铭。此后李校长还陆续规定了复旦的校旗、校歌、校庆日和校花(白玉兰)等。 这次评选获前3名的校训中,以复旦校训的确定时间最早,为1915年;中山大学次之,为1924年;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确定为校训则在1931年之后,因梅贻琦在“九·一八事变”后始任清华校长,而清华校训正是在梅校长任职期间确定的。

这次校训评选中获第四到第十名的依次为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得票率33%)、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得票率29%)、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得票率28%)、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得票率27%)、中国海洋大学的“海纳百川,至人至德”(得票率26%)、苏州大学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得票率22%)、北京大学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得票率20%)。此外还有17所学校的校训或因使用了口号式语言,或因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或因晦涩难懂,故不为受调查者认同,未能入选。

校训、校歌与大学精神 复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周双全《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日第3版

复旦校园里有一条梧桐林阴道,笔直幽深,每次骑车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给人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像急速推移的镜头,从教学楼、老宿舍、生物楼间一一掠过。就在这条被复旦人称为“南京路”的林阴道尽头,是一面镌刻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墙。校训墙由大理石贴面砌成,魏碑字体,凝重而不失洒脱。伫立墙前,你可以体会时光流逝中,总有些不变的东西一直在敲打着复旦学子的心。

复旦校训来自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复旦老校长李登辉(1873-1947)。老校长李登辉早年留学美国,1899年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位。

留学耶鲁的背景,自然而然影响老校长。李登辉把耶鲁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和人文精神引入自己的教育实践。1915年,适逢复旦建校10周年,李登辉校长参照美国名校制度,为复旦制订了校训、校标(徽)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就是在此时,由国文部的教师从《论语》中挑出来的,暗合耶鲁大学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自由精神的特色。有关的校旗、校歌、校庆日和校花(白玉兰)等制度后来陆续也都由李登辉校长制订。

校训墙建于1995年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5月27日揭幕仪式上,物理学家李政道(复旦大学校董事会名誉会长)发表了即兴演讲。他觉得复旦大学的校训好就好在每一句的第二个字,“学”与“问”。李政

道寄语复旦学生,学习要有创见,不能只学着回答问题,还要学会提问。所谓学问就是学会提问。当时的校长杨福家也强调,要使学生有更多的问题问出来,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明白,“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这两位科学家提出的见解,对复旦校训中的“学”与“问”作出了新的阐述。

熟悉儒家经典的人都知道,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源于《论语·子张》一节。原文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此句和《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互为发挥,讲的是儒家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功夫。将其作为复旦的校训,不仅说明复旦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坚守,更说明传统文化有它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对中国读书人的意义。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就说:“……博学不一定有用,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有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近思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思想要有中心,一个是不要想得太虚玄太高远,要切近的其实的思想。”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走过坎坷而光辉的百年历程,倏忽间又迎来十秩开一的喜庆,我不禁想到她的校训,想为之说几句话。

训者教诲也,无非叫学生有所遵循吧。那是简明爽朗的十个大字:博学而笃志,切向而近思。译成白话,大概就是“广泛学习而矢志不移,切实联系学问进行贴近实际的思考”。

百年来复旦师生共同遵循、实践、弘扬着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

校训是近代大学的产物,是各个大学精神的概括、提炼和凝结。它用最简洁的文字(一般不超过10个字),向学生指明在校期间应做什么,要把自己培养成怎样的人。同时它还表明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如何,文化底蕴是否厚实。所以这次评选出的前3名校训都取自古籍《周易》(清华)、《论语》(复旦)、《中庸》(中山),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典籍中的经世格言,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复旦的校训出自《论语·子夏》,寓意深远。笔者个人理解,前一句讲做人,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做人和做学问都要立志,而且要志向专一(笃志),不能朝秦暮楚、见利忘义,要坚忍不拔、奋斗到底;后一句讲做学问,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院士在我校90周年校庆时校训墙揭幕仪式上的讲话,做学问就是要学会怎样问问题,问对了就可以求得正确答案。所谓“切问”,就是经常问,而且要问得中肯;所谓“近思”,就是把问题放在脑子里经常思考。所以李政道院士对复旦学生说:“你们要相信自己,要对?志?作深刻的考虑。你们的志是什么?心之所向在哪儿?你的志愿在哪儿?将来你要做什么样的事业?这些问题都是年轻人必须考虑的。所以,我觉得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非常有意义的。”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同为复旦学子,方永刚同志把校训完美地体现在了他的人生价值中。他以坚定的信念长期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刻苦钻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