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考试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第四章 血液

(一)、填空题

1.网织红细胞用 ( ) 染色呈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电镜下为残留的( ) ,因此网织红细胞可继续合成( )。

2.有粒白细胞中具有吞噬功能的是( )和( )。 3.中性粒细胞所含的颗粒是( )颗粒和( )颗粒。 4.血液中的无粒白细胞是( )和( )。

5.成熟红细胞无( )和( ),胞质内充满大量的( )。 6.有粒白细胞分为( )、( )和( )三种。

7.在红细胞发生过程中,最早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是( ),开始丧失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 8.血细胞形态结构的光镜观察,通常采用( )或( )染色的血涂片标本。 9.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的发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 )和( )。 (二)、单选题

1.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 )

A.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B.在发生急性炎症疾病时显著增多C.由多核巨细胞发生 D.细胞核分4~5叶E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 2.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后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层( )

A.血清,白细胞,红细胞B.血清,红细胞,白细胞C.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D.血浆,红细胞,白细胞E.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 3.在周围血涂片中,最难找的白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4.红细胞的平均寿命( )

A. 1周B.3周C.约1个月D.约120天E.半年 5.幼稚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结构是( )

A.游离核糖体 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 D.线粒体 E.滑面内质网 4.网织红细胞中,用煌焦油蓝染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A.破碎的细胞核 B.滑面内质网 C.线粒体D.核糖体 E.高尔基复合体 7.以下对中性粒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B.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C.细胞核分杆状核和分叶核D.细胞质内含20%的特殊颗粒和80%的嗜天青颗粒 E.能作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 8.以下哪一项不是单核细胞的特点( )

A.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B.占白细胞总数的20%~25%C.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D.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E.有吞噬作用,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9.人类红细胞不是真正的\细胞\,因为它们( )

A.缺乏细胞核 B.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胞浆内缺乏细胞器D.没有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能力 E.以上诸因素

10.下列哪种细胞体积最大( )

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 E.小淋巴细胞 11.红细胞能结合O2和CO2,是因为( )

A.外形为双凹圆盘状,无核 B.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C.能通过糖酵解产生ATP D.膜上有相应的受体E.膜有半透性,允许O2和CO2通过。

12.患有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病人,身体中哪种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 )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3.关于血小板的特征哪项错误( )

A.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形成B.可分为透明区和颗粒区 C.在血流中呈双凸圆盘状D.不含细胞器E.可伸出伪足而变形

14.关于血小板颗粒区以下哪一项错误( )

A.含微管、微丝,与血小板形态的维持及收缩活动有关B.含血小板颗粒、小管系、线粒体,与血小板的凝血功能有关C.有特殊颗粒、致密颗粒和少量溶酶体D.颗粒区在中央部,蓝紫色E.颗粒区含凝血因子

15.红骨髓的基本成分是( )

A.致密结缔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C.网状组织 D.脂肪组织 E.淋巴组织 16.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

A.胎儿羊膜血管B.胚胎卵黄囊血岛C.胎儿肝血窦D.胎儿脾红髓E.以上都不对 17.对造血干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

A.又称多能干细胞B.可增殖分化为造血祖细胞C.只能向某一血细胞系统增殖、分化D.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E.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18.下列哪一个细胞不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基质细胞( )

A.成纤维细胞B.网状细胞C.巨噬细胞D.血窦内皮细胞E.淋巴细胞 19.关于粒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哪项错误( )

A.胞体由大到小B.胞核形状由圆变杆状,最后分叶C.核仁逐渐明显D.特殊颗粒由无变有,再到多E.细胞分裂能力由有到无

20.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含有( )

A.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B.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C.酸性磷酸酶、组胺酶 D.肝素、组织胺E.5一羟色胺、多巴胺

21.区别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主要依据是( )

A.细胞大小 B.有无特殊颗粒 C.细胞核形态D.有无嗜天青颗粒 E.有无吞噬功能 (三)、多选题

1.网织红细胞含有( )

A.核糖体B.嗜天青颗粒C.血红蛋白D.线粒体E.溶酶体 2.关于嗜酸粒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 )

A.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B.胞质内颗粒是溶酶体C.颗粒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D.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患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减少 3.有关红细胞与血小板错误的是( )

A.均为圆盘状 B.均与血凝块的形成有关C.均无核 D.均无细胞器 E.都有颗粒 4.不含特殊颗粒的白细胞为下述哪些细胞(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 5.关于血小板正确的是( )

A.体积最小,呈双凸扁盘状B.受刺激后呈多边形,聚集成群C.对止血和凝血起重要作用 D.胞核小E.有细胞核无细胞器 6.具有吞噬能力的血细胞有( )

A.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 7.血液中最多和最少的血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 8.关于单核细胞正确的是( )

A.离开血管后分化为巨噬细胞B.由淋巴组织发生C.含有许多嗜天青颗粒D.核可分叶 E.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 9.红骨髓的结构有( )

A.发育各阶段的血细胞 B.网状组织 C.血窦D.淋巴窦 E.疏松结缔组织 10.出生后的造血器官有( ) A.脾B.淋巴结C.红骨髓D.肝E.黄骨髓 11.关于网织红细胞,正确的是( )

A.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比成熟红细胞小C.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胞质内可见蓝色的细网或颗粒D.胞质内有核糖体存在 E.能合成血红蛋白 12.下列哪些细胞既无细胞器,又无细胞核( )

A.淋巴细胞 B.血小板 C.脂肪细胞D.红细胞 E.角质细胞 13.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颗粒中含( )

A.肝素 B.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白三烯 D.组胺 E.碱性磷酸酶 14.红细胞发育的形态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胞体由大变小 B.由球形变为双凹圆盘状C.胞核由大变小,最后变无 D.胞质由嗜碱性变为嗜酸性 E.核糖体由少到多 15.下列哪些血细胞的颗粒是溶酶体( )

A.嗜天青颗粒 B.特殊颗粒C.嗜酸性颗粒 D.嗜碱性颗粒 E.血小板颗粒 (四)、名词解释1.网织红细胞2.造血干细胞3.造血祖细胞

(五)、简答题

1.结合功能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2.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六)、论述题

1.试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试述单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七)、思考题

1.何谓巨核细胞?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二、答案与题解 (一)、填空题

1.煌焦油蓝 核糖体 血红蛋白2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3.嗜天青 特殊4.单核细胞淋巴细胞5.细胞核 细胞器 血红蛋白6.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7.早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8.Wright Giemsa9.原始阶段 幼稚阶段 成熟阶段 (二)、单选题

1.E 2.C 3.C 4.D 5.A 6.D 7.D 8.B 9.E 10.D 11.B 12.C 13.D 14.A 15.C 16.B 17.C 18.E 19.C 20.A 21.B (三)、多选题

1.AC 2.ABD 3.BDE 4.BE 5.ABC 6.CDE 7.AE 8.ACE 9.ABC 10.ACDE 11.ADE 12.DE 13.ABD 14.ABCD 15.AC (四)、名词解释

1.网织红细胞是一种接近成熟的红细胞,比红细胞略大胞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仅有少量残留的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表明其仍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2.造血干细胞起源于人胚卵黄囊血岛,出生后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基本特性是:有很强的增殖潜能;有多向分化能力;有自我复制能力。

3.造血祖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方向确定的干细胞,也称定向干细胞,分别分化为各系的血细胞。 (五)、简答题

1.答题要点:(1)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这种形态使红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携带O2和CO2的功能。(2)红细胞具有形态的可变性,这种性质可使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改变形状。(3)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结合和运输O2和CO2的功能。

2.答题要点:血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其形态变化规律是:(1)胞体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由小变大;(2)胞核由大变小,红细胞核消失,粒细胞核由圆形变成杆状至分叶,核着色由浅变深;(3)胞质有少变多,胞质嗜碱性逐渐变弱,胞质内的特殊结构或蛋白成分从无到有;(4)细胞分裂能力从有到无。 (六)、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