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次序不一样,但是最后结果一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在次序中蕴含玄
机,围棋的次序是很重要的,次序的变更往往意味着变数、风险??
三路上的飞和跳类似:
这是一些常见的对付小飞的手段:
下面对应给出常见处理方法,×的位置是断点需要小心
点一点就挡住
1进来没有好后果
2很结实的长
对付大飞也是差不多的手段:
36
这是处理手法:
做成小飞
这个比较复杂
做成小飞
这是大飞比小飞宽松后的结果,对1的进入没有简单有效的处理手段,大家
可以在实战中多实验。下面给几个常见的变化:
37
不是很清楚的对杀
BC的断点是否安全
做成小飞?
详细内容分散于定式、布局、下一手等等各种书籍,注意借鉴棋谱中招法。
小故事:围棋的别名
围棋起源于中国,迄今为止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围棋最早被称为“弈”或
“碁”,后来,有人根据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碁”。
汉代,围棋虽已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出现,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围棋”还是被当作动宾词组使用。如古诗中“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昂头说《易》当闲客,落手围棋对俗人”都有是明显的例证。
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围棋活动极为普遍。文人学士中有的已嗜弈成
癖,有些遁迹沙门的佛门弟子也乐此不疲。这期间,围棋又得到了两个富有时代特点的别名。
东晋高僧支道林与颇负棋名的辅国重臣谢安等人相交甚笃,他长期枰边观战见棋手交锋时缄口不语,手起棋落,意蕴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于是说围棋是“手谈”。意思是对弈的双方通过一递一着进行着无言的交谈,同样达到了交流思想、融洽情感的目的。稍后,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运神凝思时
38
毫无喜怒哀乐表情的那副神态,比作是僧人参禅入定,故又称围棋为“坐隐”。
晋人的神话小说中有则故事,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见仙
者对弈,因在旁侧观棋入迷,虽岁移月逝斧柯烂尽犹不自知,待一局棋罢,“及归故里,无复时人”,王质回到故居方知同辈人皆已作古。由于这段故事流传极广,后人遂将“烂柯”戏作围棋的别称。至今,烂柯一词不仅在国内围棋书刊上屡见不鲜,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此馈赠海内外弈友。
围棋的棋子呈黑白两色,古代文人对此曾有一番别出心裁的比喻。“引如征鸿赴沼,布若群鹊依枝”,黑白子被喻为鹊鸟、鸿雁。五代时,有位年仅十岁的儿童叫廖凝,他随长者一起观棋,且赋诗一首以记其事,其中形容白棋优势“满汀沤不散,一局黑全输”一句,尤使闻者叹服。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
沙汀碛。”把黑白子比作羽色玄素的飞禽,这在宋词中更见神采。王之道有《蝶恋花》词:“玉子纹楸频较路。胜负等闲,休冶黄金注。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哔剥声中人不语,见可知难,步武来还去,何日挂冠宫一亩,相从识取棋中趣。”
“乌鹭”目前在国内用得不多,但在日本的《棋》周刊上每期可见。日本有
位漫画家几乎每期都要画一幅漫画,其作品专栏名就叫“乌鹭戏评”。
唐代诗人张说曾运云:“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元稹有诗“异日玄黄队,今
宵黑白棋”。宋王安石也有“战罢两奁收黑白”之诗,所以后人亦有用“方圆”、“黑白”泛指围棋。
自古以来,嗜棋成痴者沉湎枰中竟会废寝忘食,故而人说棋枰是“木野狐”,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