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试题汇总 下载本文

小学教育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夏朝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4.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5.“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6.“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7.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8.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9.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

A.田径 B.乒乓球 C.武术 D.游泳 11.现代教学技术是教学的

A.主要手段 B.辅助手段 C.中心手段 D.内在手段

12.学生王明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明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4.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15.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科技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2.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4.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

A.社会舆论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 C.个人意志 D.社会政治经济 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5.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教师

小学教育学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3.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6.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8.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9.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0.《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2.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做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二、填空题

1.教育_________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2.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_________的人,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_________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4. 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

5.根据一节课主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课和综合课。 6.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_________,培养能力的教育。 7.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_法。 小学教育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 5.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 6.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课程目标 B.教学大纲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7.学科课程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A.教学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课程 D.教学大纲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_________教学的原则。

A.循序渐进 B.启发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_________较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0.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1.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2.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_________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1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_是关键。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二、填空题 1.现代教师的专业基本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_________ 和 _________。 2.师生在人格上是_________的关系。

3.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_________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4.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______、批评惩罚、评比和_________等方式。

小学教育学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2.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3.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5.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对影响人的诸多因素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传对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