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理念及主要特点 下载本文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理念及主要特点

一下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语文园地”安排复习,一三五七后面各有一个口语交际。每个单元有三到四篇课文,间隔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间有字词句,还有“我的发现”“书写提示”,之后是“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板块,我们在板块上做了区分。

一下教材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我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个是梯度。

每个单元的目标都很清晰,难度合理。每个单元每个年段,语文学习安排都能体现一个规律。在一下已经有体现。

一下又一个要素是“找出明显的信息”。比如,《青蛙写诗》,谁来帮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来了哪些小画家?《乌鸦喝水》,它怎么喝水的?我们都可以直接找出答案。我们发展一个能力,做简单、合理的推断。阅读能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逻辑发展。

口语交际安排四次,教材分解目标落实,慢慢提升。以“听”这条线为例,注意听、没听清请人重复;说,大胆说,敢说,加上动作说。交际习惯、规则、场合意识、规则意识,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第二个词是弹性。同一个年龄的孩子也存在差异。我们加大了选做题,开放性题目。比如,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端午节;语言表达的,画太阳的颜色;相似的经历,姓氏歌;一分钟能做什么;游戏和活动,猜字谜的活动。这些开放性活动的设计是比较丰富的,可以

使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产生有利的联系。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像课文,《要下雨了》《棉花姑娘》,这些都是向同学传递知识,学科融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现在我们进入每个具体版块的建议。 首先是识字写字

识字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识字课,课文,识字加油站。课文最少8个,最多14个。

专设了两个识字单元,和7个识字加油站。三单元没有识字加油站,安排了查字典。教材中采用个了大量的文化味浓的课文。识字加油站,每一次我们都安排了一个小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安排识字。小女孩在树下读书,认识一些量词词组。第五个给出了夏天的情景,第六个加一加减一减。生活情境,排列也是有意思的,有规律的。这是两种集中识字的方式。

识字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种。一下主要是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比如小青蛙,字族识字,动物儿歌,姓氏歌,等等,都是采用了这样的识字方法。另外按事物归类识字,如,老的课文操场上,卫生间的识字。还有,趣味活动识字,猜字谜。

不管是一上还是一下或者低年级,有一点要强调,关注兴趣,培养能力,在教材的编排中怎么体现呢?

教材编排了不少字理识字的内容。比如上册的日月水火,象形字,日月明,采用了会意字的方式。

一下主要是呈现形声字为主。动物儿歌也是通过展示各种虫字旁

的名称来展示。操场上展示了手字旁和足字旁的字

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其中的名称,体现形声字的规律。语文园地和各种动物有关,旁边有泡泡提示,反复强调形声字的规律。我们是从汉字的特点出发考虑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是根据语言的意义来展示的。我们根据规律来识字会让识字变简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字理识字我们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表意的性质。我们可以想想,当孩子发现横竖撇点折有规律,肯定会对汉字发生兴趣。我们再想想,女字旁的字,他们知道了意义,肯定能记住这些汉字。我们安排这个单元的第二个原因是,汉字都是有系统性的。只有通过感受字理,孩子才能感受到这个系统,关心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如提手旁都是和手有关系的。

一下教材还安排了学习音序查字法,通过大小写字母的对照呈现,让学生熟悉字母。后面又通过打乱的方式来识字。

语文园地三,我们就开始真正学习怎么查字典。语文园地五就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巩固。这里也有一个理念,要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技能。

写字方面,我们安排了多次书写提示。

另外,教材也鼓励多安排几次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来识字。各种媒体,我们的身体,到处都是识字的资源,为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在生活中识字,不但可以学习课文中的400字,还可以认识更多的字。这应该贯穿于更多的阶段。

阅读部分的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

我们前面已经反复提到了我们按照“双线”来安排了单元。

语文要素的安排见下表:感叹号,长句子,推断,疑问,祈使句,问号。

从教材中我们能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主题,这个主题并没有明确命名。

语文要素在每个单元中,第七单元,《一分钟》,需要基于内容,还需要脱离课文推断。

比如,第三个单元,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重复了三遍只有,应该可以推断这个“孤单”的意思。这个“泡泡”,也是一直贯穿到所有的学习中。

《怎么都快乐》中的“独自”“静悄悄”,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

我们来看看语文要素的安排从一上到一下是怎么发展的 一上是分角色朗读,一下还要能演一演。 一上是找出信息,一下还能做出推断。 一下还增加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目标。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呈现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题目。课后思考练习题对语文要素的提示是很明确的。有个别的课后题,我们也需要和单元的要素进行链接。

三单元《小公鸡和小鸭子》,做这个题之前,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偷偷地”“飞快地”,需要老师挖掘一下。文中的泡泡不多,主要就是这三次。

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加强朗读的培养。朗读可以

增加孩子对文章的感受力,还可以增加口语的表达力。我们对朗读要重视起来。朗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思考来安排。

课标中具体到一下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不添字,不丢字,语速还要合适。流利不是说要读得有多快,而是像说话一样自然的读,语速也是合适的。

一下的朗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带感叹号的句子,《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听老师讲故事》,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感叹号里包含着强烈的向往的感情。这样也是指向一个有感情的朗读,为以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个朗读重点是读好长句子,这也是一下的重点。一上提出注意标点的停顿,我们现在还要学习语意停顿。第一次提出是在四单元《端午粽》里,但是我们在一单元《吃水不忘挖井人》里就有一个长句子。如果没有语意停顿就不可能读好。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长句子主要就是把握不好,该顿的时候没顿、不该顿的时候顿了。《端午粽》里有这样一句:外婆一打开锅盖,煮熟的粽子的香气就飘出来了。老师先可以感受逗号,然后从两个分句的结构入手,第一句,谁在干什么,后半句,什么怎么样,学生理解到这里就能理解了,加上老师的范读,学生就能读好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自然能读好长句,并能形成语感。

再有就是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第六单元《要下雨了》第七单元,第八单元《棉花姑娘》这样安排下来,每个单元都重点突出,要求明确。要读好对话要怎么做呢?首先要读好课文的大致意思,明确

角色的分工;第二结合生活的经验,读好对话的语气。在学生初学朗读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范读。建立在对意义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握上。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讲一个非常重要的连环画课文的阅读。学生有时候可能会过于依赖拼音,有时候就不会读了。一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看拼音,阅读丧失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就编写不全文注音的课文。学生完全可能直接推出读音。

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能力,主动性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这是我们安排连环画课文的原因。连环画课文的特点,第一是配有图画,图画与文本是一一对应的,学生可以借助图画阅读。注音方式上,只有部分的难字注音,不要求认读的渐变字,要求认读的生字中,学生无法猜出来的字。第三个特点是,连环画课文能体现出梯度。每一篇连环画课文都有不同的梯度。一上的《小蜗牛》,主要是从图画的方式来认读的生字。

最后一个特点是难度上加以控制,以学生常见的名词、动词为主。学生阅读连环画课文可以凭借什么手段呢?

借助图画,汉字的构字特点,上下文的语境,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生都是依靠这些手段来猜生字的。我们拿《咕咚》做个例子说明。这课有12个要求认识的生字,还有4个不要求认读的生字。这四个字都标出了拼音,而要求认读的,我们可以猜的都没有标出拼音。

首先我们看“咕咚”两个字,学生从上下文、语境中可以看到,

这是木瓜掉到水里的声音,借助生活经验,重的东西掉到水里可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最后利用形声字的规律,也可以拼出。最后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拼读,就会猜出读音。

在教学连环画课文的时候,老师不要过早的介入,也不要范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学生又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不要查字典,也不要问别人,可以先标注不认识的字,而是往下读,看能不能推断出读音。

教师还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别人分享。把模糊的思维过程变得很清晰。在反复交流的过程中,讲知识运用化。我们说,连环画的学习并不是直接指向学习的结果,而是为提升思维的品质。

长课文的编排大多有这样的他的。体裁多位童话,结构有反复,插图丰富。一般都是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更好的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们抓住重点适度的放手。《动物王国开大会》情境导入,听课文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时,会说什么?学生进行推测。学生推测完,老师继续讲,第三次,第四次,又请学生来猜。老师没有向我们通常的方式来读、圈画生字。而是采用了猜的方式,这是对孩子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同时孩子们还了解了通知的知识。讲完后,老师请学生读,为什么这一次小动物才会来开会?小朋友明白了时间地点很重要。最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录音,明白通知的内容,现在孩子才明白了通知的内容。最后老师才让孩子们读课文。读完识字,最后来学习第一个自然段。学完后,再读二到六自然段,学习第一次通知的内容。最后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