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1年中考备考之诗词赏析20首试题汇总 下载本文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1、D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5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5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5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5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53、D

5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8、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79、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7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9、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

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政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

是 , 。(①《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 。②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名句是 , 。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民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的“ , 。”就是这种历史的真实写照。) 《水调歌头》

1、《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诗句是 , 。(①《水调歌头》中道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②《水调歌头》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8、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8、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点出送别地点和行人去向的诗句是 , 。

2、将作者与杜少府的境遇和感情自然地沟通在一起的诗句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留下真诚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

是 , 。(①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②一扫送别诗悲伤之气,独标高格的名句是 , 。)

4、唐朝的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联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 。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

起。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

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前。 , 。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

处达, 。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