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是金属元素
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g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H2:2 个氢原子 C.3N:3 个氮元素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变成Mg B.Ca2+ :钙离子 D.FeO: 氧化亚铁
2+
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5.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O2H2O+CO2
B.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了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反应后元素种类增多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锈蚀条件 A.A B.B B.验证反应放热 C.C C.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D.D D.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7.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干冰 C.单质:金刚石、液氮 如下反应: ①Si+O2③SiO2+2C
SiO2 ②SiO2+Na2CO3
Na2SiO3+CO2↑
Na2SiO3+2H2↑
Si+2CO↑ ④Si+2NaOH+H2O
B.混合物:空气、盐酸 D.碱:烧碱、纯碱
8.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三种可燃性气体 C.Na2SiO3 中 Si 为+4 价 D.Si 和 SiO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事实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B.B C.C 解释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甲烷中含有C、H、O元素 分子间隔变大 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D 10.欲鉴别石灰水、稀盐酸、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纯碱溶液 ②紫色石蕊溶液 ③酚酞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或②
D.①或②或③
11.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Fe+3O2点燃2Fe2O3 B.3Fe+2O2=Fe3O4
C.Fe+O2点燃Fe3O4 D.3Fe+2O2点燃Fe3O4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过滤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二、多选题
16.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 A.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B.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先往瓶中装适量的水,后引燃可燃物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先向锥形瓶内添加石灰石,再向长颈漏斗内注入适量稀盐酸 D.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 1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8.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成功提取青蒿素(C15H22O5)并发现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特效,对疟疾的治疗取得了质的突破.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三中元素
B.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5 D.青蒿素属于化合物
19.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A B.B C.C D.D
20.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既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又说明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燃烧
D.既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三、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