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下载本文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14.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6.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7.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8.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9.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输出的有用能量 转换的能量

8.能量转换装置的效率= ——————————×100%

输入的总能量.

2009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浮=G – 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F浮=G

压强公式: p=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帕斯卡原理:∵p1=p2 ∴或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对于动滑轮而言: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 机械效率: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n=1 ∴F = G n=2 ∴F = G s = h s =2 h ∵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分压原理: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电热跟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电热跟电阻的关系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