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解析版 下载本文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摘编自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进教化,立官制,重文士,轻武夫;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有董仲舒参与、确立于汉代的政治教育系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了解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重大关键之一。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内容及实施教化的措施。(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善出性中”得出性是善的载体,据材料一“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得出性非全善,据材料一“性待教而为善”得出重视教化;第二小问,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为维护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发挥创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三纲五常”;第二小问,据材料二“立大(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得出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得出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重用儒生。第(3)问,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辩证分析说明。

答案:(1)观点:性是善的载体;性非全善;重视教化。 背景: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2)内容:“三纲五常”。

措施: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学;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重用儒生。

(3)影响:发展了先秦儒学;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禁锢人性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秦 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西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5

魏晋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商业中心 明 清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论题,据材料“部分朝代移民情况”“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等得出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论证,根据材料中各朝代的移民情况进行概括归纳,如秦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然后再结合材料对魏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移民情况进行论述,最后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示例

论题: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

阐述:秦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经济手段鼓励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

综上所述,移民活动,尤其是内地至边疆的移民,扩大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