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全国各地作文题及解析汇编 下载本文

也就是说,考生写的话题一定是“感知自然”,不能是“保护自然”“开发自然”“研究自然”“破坏自然”等话题,当然也不是泛泛而谈什么“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其次,就是确定作文的“含义”,所谓“确定含义”,就是要找到与话题相关的其他关键词,比如“看”“测”“知”“说”“点”“嗅”,以及“难逾目力所及”“乐趣”“名”“性”“清香”“气息”,前者是“感知自然的途径、方法”,后者是“感知自然的结果、意义”。材料中还有一组关键词,也值得注意,即“远”和“近”,这两个词加了引号,说明其包含的意思是异常丰富的,而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远与近。这里的“远”与“近”是精神心理方面的距离,而且含有辩证意味。当我们直接感受自然时,我们离自然很“近”,但是离自然之名称概念与物理性质就较“远”;当我们用认识的方式去获取了关于自然的知识时,我们离自然很“近”,但我们离真实的自然、具体的自然就很“远”。 因此,考生在立意的时候就有了三重维度:第一重是围绕“感知自然”中的“感受自然”展开,可以谈论感受自然的原因,也可以谈论感受自然的意义,也可以谈论感受自然的具体方式,当然,也可以辩证看待“感受自然”的局限。第二重是围绕“感知自然”中的“认知自然”展开,立意的方法与上述相同,可以谈论认知自然的意义与局限。第三重则是辩证立意,即认识到“感受”与“认知”两种途径的优点与局限,并将两种途径结合起来讨论。想获得自然之规律,譬如天气规律、花鸟树木的物理性质、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那就要采取“认知”的方式;要想在自然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心灵的慰藉、诗意的乐趣,那就要采取“感受”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同但不对立,我们在不同的时候,目的不同,对自然的感知方式也就不同,而很多情况下,我们既需要用理性的方式去认识自然,也需要用感性的方式去感受自然。

在写作模式上,考生既可以写成“现实评论”类的文章,例如围绕当今社会某种“感知自然的途径”,进行评论,也可以写成“寓意启发”类的文章,即提炼出一个普遍的一般的观点,然后运用道理论证、事例论证、正反论证等方法去证明。在文体选择上,考生既可以围绕“感知自然的途径”进行讨论,也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叙写与“感知自然”相关的典型事件,夹叙夹议。当然,热爱诗歌的考生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因为关于“自然”的话题是适合写成诗歌的,中国古代不就有大量的关于“感知自然”的诗歌吗?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本身就包含着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一种是审美静观,看半亩方塘,看天光云影,在云卷云舒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一种是理性认知,在清澈池水中,悟出关于读书、关于学问的道理。 在立意思维方面,考生可综合运用“定义分析”“原因分析”“价值分析”“结果分析”“措施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例如何为“感知自然”,这是定义分析;“感知自然”的好处是什么,这是价值分析;“感知自然”的局限性,这是结果分析;“如何感知自然”,这就是措施分析了。在行文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脉络结构,最好确保段与段之间有关系,而且最好要有标志词,例如并列段落要有过渡,正反段落要有“反之”,因果段落要有“因此”,补充段落要有“当然”,这些标志词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逻辑,更是考生思维逻辑的体现。

讨论类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关键在“参与讨论”,作为考生,必须参与进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而不能“超然物外”,不能“高高在上”。如果本文写成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功来源于多种方法的共同使用”等文章,那就等于是偏离了本次讨论的话题,即“感知自然的途径”,自然也就属于偏离题意的文章了。

总之,这样的具有“文艺性质”的材料,理科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表明观点并论证,文科生可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在文章的形式方面进行开掘。 15、重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这个作文材料虽短、事件虽小,但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兼具情感性与思想性。它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乘客们表现出的理解、体谅、关爱,展示了亲情的可贵、理解的宝贵、关爱的珍贵,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渗透着时代的正能量。

首先,领悟材料饱含的丰富情怀。

浓浓的母子情:刚上车的小男孩为什么让司机等他妈妈呢?因为母亲腿脚残疾,行走不方便。儿子就成了母亲的“小拐杖”,成了母亲的小向导。孩子请求等待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母亲的体贴和关爱,也体现了对母亲的孝心与呵护。 深深的大众爱:司机和乘客等了一分钟,孩子的妈妈没到,乘客们开始抱怨,认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产力,时间就是效率。在埋怨声中,母亲一瘸一拐地上车了,这时,车上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一沉默蕴含了什么?蕴含了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同情、尊重、包容,也蕴含了普通人的温暖情怀。 和谐的社会情:生活中,一个平凡的小细节、小场景,随时可以爆发由埋怨引起的争吵,甚至斗殴。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可贵的理性、理解、理智,同时也需要一种宁静、温润、成熟的境界。这个材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剖析材料蕴含的深刻思想。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一材料作文具有很强现实的针对性和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它能引导人们,沉静下来、反思自己、反思社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价值、认识崇高。

孩子要求司机等待妈妈上车,乘客由不满、抱怨到沉默,这一变化体现了什么思想?体现了和谐健康的精神走向。具有而言,可以从几点进行挖掘: 其一,宽容精神。宽容的人不会对他人有太多的挑剔,也不会一味喋喋不休地抱怨。宽容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停止抱怨。

其二,敬畏生命。生命是平等的,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正常人与残疾人。只要是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爱护、敬畏。

其三,道德价值。人活着,应当怀着温柔与悲悯,保持对善良、友好、光明的渴望。把道德的善,人性的美,作为生活的良方。

其四,平和心态。平和是社会和谐的基点,平和让人感受生命的温情。这个材料从侧面揭示了和谐心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保持乐观开朗、豁达舒畅、宁静安详。

总的来说,这次作文不容易跑题,审题的门槛并不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情意、深意、趣意,却需要平时眼观社会、思考社会、心系他人、胸襟开阔、情感饱满。写作时,考生们既可以从情感性入手,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要力争立意深远、视角独特、拟题新颖,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写出“人味”“情味”“思味”。

按照这个材料去进行发挥,这个写的角度非常多,从平庸的角度,可以这样思考,把这个事看成一个表象,人与人之间缺乏相应的理解,人们太容易根据表象去做一个武断的判断,理解是很重要的。

这是一个相对浅层的角度。如果往深的去想,我们可以不断去问,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着急,所有人都埋怨,为什么?因为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一下他的妈妈,过几分钟,他的妈妈还没有到,因为不是乘客的妈妈,所以大家都很着急。我们要说的是中国人不缺爱,从来不缺乏四爱,你爱爸爸、妈妈、大爷,但是你不爱你不认识的人。就像路边老人乞讨要5毛钱,你第一感觉他骗我,但如果大家上课准备5块钱,我准备五百块钱,我领着你们去给老人钱,我们就愿意给。所以,中国人缺乏大爱的东西,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什么让这些人埋怨,很简单,就是后上车的人不是我的亲朋好友,如果是我的亲朋好友,别说等十几分钟就是等半个小时都行。

因此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发生,两个人开着车,突然一个临时变道,躲闪不及,另一个一下车就说我得灭了你全家,这个人没有爱吗,他有爱,他爱自己的父亲,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对于一个陌生人马上就要灭了全家,我们今天的孩子都不傻,他们活在现实中,他们能看到我们中国人的爱出了问题,我们不是没有爱,而是只爱这周边的人,爱着父亲、母亲、亲朋好友,对那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就束之高阁。

孔子先生说过一个词叫“慎独”,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那就是你自己,周围没有人认识的时候,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你自己。然而在往往这个时候,中国人

没有表现出大爱。分析这个文章有两个层次,一是从表面上分析人与人相互理解的角度,大家应该慢下来静静去等待,去理解别人;二是从深层的文化内涵来讲,这件事情反映出我们民族对爱出现了偏差,这个角度有更加深刻的文字内容。如果写出这样的文章,成绩一定更高。

在持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或许是更多需要灵活应用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必须引起未来几届考生的严肃重视。新东方在线名师提醒各位迅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真正站在日常应用的角度学语文、站在培养能力的角度学语文,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不论改革的号角如何吹响,均可立于不败之地。 。 16、四川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学会做人”,给定了作文的范围。必须在这个范围内讨论“老实和聪明”。 “我看老实和聪明”,强调“我”,必须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个人观点,而非人云亦云,写出个性化。“看”标志文体——议论文。“讨论”更是强化了文体。“老实和聪明”表明话题,作文必须紧紧围绕这个话题来写,否则离题。 下面列出三种观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或同意,或不同意另说自己的看法。 在审题方面没有给考生设置太多障碍。“老实”和“聪明”是两种人生态度,作文着重培养和考察考生对社会、人生和人的关系的认识。比较辩证,具有开发性和哲理性,同时,此次的作文还考察考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维水平,学生可以不受限的多思考,作文让“人人都有话说”,但思维的优劣也能在考生行文中体现出来。总体来说,作文的出题范围,给定材料并不难,重点在于学生思考的角度和自身抱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写好这个题目,有三种方向。

一是写出大智若愚的意思,此处的老实若愚,只是龙潜深渊,深藏不露,不以真身示人罢了,这是一种老到、一种修炼。

二是写真老实即是真聪明,老实人不等同于笨人,老老实实为人做事,最终实现理想,获成功,因为老实人做实事,走一步是一步,另外老实人不可怕,易获他人好感、指点与帮助,没道理不成功。

三是所谓的聪明人,大多也伴随诸多毛病,骄傲、飘浮、懒惰、虚伪等等,这种聪明人很难成功。 (材料来自网络,谢谢!)